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4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594篇
测绘学   356篇
大气科学   450篇
地球物理   418篇
地质学   1532篇
海洋学   340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283篇
自然地理   23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东南亚海上地震勘探活动JohnBishop如果以地震勘探活动作为今后5-10年的勘探开发水平的指标的话,那么东南亚海上油气的前景并不乐观。随着在该区作业的地震队数量的大幅度减少,该区的地震勘探工作在最近3年内明显下降。该区承包者拥有的地震船从多达23...  相似文献   
32.
珠江口海域沉积物中汞、镉化学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研究过汞、镉在珠江口海域水体中的存在形态,为进一步弄清汞、镉在本海域水体中的迁移机制,本文又采用逐级浸提法研究了珠江口海域沉积物中汞、镉的化学形态,并把汞的形态分为水溶性汞、盐酸溶汞、碱性溶汞、硝酸溶汞及王水溶汞等五种形态;把镉的形态分为水可溶态、阳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水合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及残余态等六种形态。现把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采用RAPD技术对翘嘴红鲌养殖群体进行了DNA多态性检测.共采用40个随机引物进行扩增,其中14个引物可获得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扩增图谱,共扩增出121个RAPD位点,具有多态现象的位点为40个,多态位点比例为33.06%.翘嘴红鲌群体的遗传相似系数为 0.8878-0.9600,平均为0.9201,遗传变异度为0.0799.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0.8824,Shannon多样性值为0.0899.研究表明,翘嘴红鲌目前的种质资源状况令人堪忧,改变目前人工繁育模式,建立原种、良种场,丰富物种遗传多样性是资源保护的基础.  相似文献   
34.
面对日益严重的虾病问题,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用生态学原理作指导,因地制宜,改单一养虾为虾、贝、鱼、参等的同池立体综合养殖,形成配置合理的新的人工养殖生态,给对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包括采用优质配合饵料,才是解决虾病滋生和蔓延的一条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5.
36.
厄尔尼诺现象和浙江近海鲐Shen鱼渔获量变化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浙江近海1970年到9192年鲐Shen鱼渔获量变化与Elnino现象的关系,结合捕捞强度,长江中下游汛期(4 ̄9月)降水量距平年际变化综合分析,探讨浙江近海鲐Shen鱼渔获量变动规律,为合理开发渔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本文研究浙江近海1970年到1992年鲐鱼渔获量变化与Elnino现象的关系,结合捕捞强度,长江中下游汛期(4—9月)降水量距平年际变化综合分析,探讨浙江近海鲐鱼渔获量变动规律,为合理开发渔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氧同位素分析在东濮凹陷下第三纪沉积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氧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在沉积环境方面的指示意义,分析了东濮凹陷下第三系盐湖沉积的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尽管保存在碳酸盐中的氧同位素的值不能定量地反映原始氧同位素的值,不能够作为区分海陆相的标志,但它可以定性地探讨碳酸盐沉积时的沉积环境。通过对东濮凹陷下第三系盐湖沉积的氧同位素分析发现,从沙四上到沙一时期,除了沙三上的δ^18O有些突变外,基本上呈递增趋势。这反映出,从沙四上到沙一时期该区的气候逐渐向干早过渡;沙四上到沙三上一段δ^18O明显比沙一和沙二上伯低,说明在沙四上到沙三上时期,该沉积区的蒸发作用还不是很显著,而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由沙三上向沙二上过渡时,该区可能存在一次气候突变,使得沙二上和沙一时期的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δ^18O的值也因此迅速增大。同时,也做了碳酸盐同位素系数Z值的研究,其揭示的沉积环境特征与氧同位素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9.
华北地区海陆相第四系的生物地层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是我国第四系研究的典型地区,很多研究者曾对其作过较为全面的讨论.但过去仅研究陆相地层与生物群,缺乏海相化石与年代地层学控制,致使一些有关地层时代与地层对比问题未获解决.六十年代以来,华北地区第四纪海相层与化石的发现、为进行第四系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作者及何炎对华北第四纪有孔虫做了一系列研究.安藏生及本文作者对北京平原第四系磁性地层学、海相微体与超微化石做了研究.1975年与1978年,河北省地质局七队与其它单位对河北第四系作过比较全面的总结.基于上述资料及某些磁性地层学资料,我们有可能探讨华北海、陆相第四系的划分、对比及地层界线问题.一、华北第四纪海相生物地层系统作者将华北约300万年以来的海相第四系与上上新统划分为十个海相化石组合带(以有孔虫为主,见附表.)这十个带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年代学资料为佐证.各带多有可靠的区域对比资料确定其上、下接触关系,仅有Ⅰ、Ⅱ带的关系尚待进一步澄清.各带的代表性化石皆以它们在我国的首现资料为准.兹扼要分述如下:(一)Ⅰ组合带 代表化石为Ammonia tepida,Evolutononion weiheense,代表剖面  相似文献   
40.
某矿山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矿山工作场所和生活区分别进行了样品采集,并使用ORTEC公司生产的16000道HPGeγ能谱仪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该矿山工作场所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大多高于生活区,其中危害最大的为尾矿坝;某些生活区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比对照点和国家均值要高,但多数都在国家均值范围内,最高值出现在3号生活区的农田土样中,其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分别为:α(226^Ra)——750.4Bq/kg、α(232^Th)——91.5Bq/kg、α(40^K)——1202Bq/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