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52.
53.
台风及其生成的巨浪是严重的海洋灾害现象,历史受到人们的关注。台风浪场的预报方法大体上有三类,一是以天气学为基础的经验方法;二是统计预报方法;三是基于流体力学的数值预报方法。目前,我国在海浪预报业务中仍以天气学预报方法为主,统计和数值预报方法只起辅助作用。然而,天气学方法往往受到个人经验和手工操作的限制,不但工作效率不高,而且预报效果也受到明显影响。建立台风浪场智能数据库系统,是实现预报业务客观化、  相似文献   
54.
1996年5月31日~6月9日,笔者随“鲁辽渔业交流考察团”赴台进行了渔业交流和实地考察,对台湾渔业概况有了初步了解,现就所见所闻作如下介绍: 台湾除了本岛外,还有大大小小100多个附属岛屿,海岸线总长1600公里。台湾浅海广阔,海底平缓倾斜,是良好的近海底栖渔场,特别是寒流和暖流交汇的台湾海峡,既有寒水性的浮游生物,又有暖水性的浮游生物,还有大量从大陆随江河而来的营养盐类,使海水更加肥  相似文献   
55.
鏡怀同志在《漫談地质写作》一文中談到“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是定性的成份多于定量,但是一切科学都是趋向于定量方向发展的,地质学也不例外。………”讀了之后,深有同感。在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  相似文献   
56.
构造热演化的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模拟构造热演化的二维和三维非稳态热传导-平流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进行了研究.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别应用有限单元法和差分法进行离散化处理;推导了非稳态热传导-平流有限元方程.在求解技术上发展了“迎风”权函数方法,将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和“迎风”权函数法结合起来,使用变网格、变结点方法对地质体的运动介质、运动边界、多热源的非线性、非稳态的构造热演化进行了模拟.并对各种热源体的处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处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7.
四川石棉—西昌地区地震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荣昌  张耀国 《地震研究》1993,16(3):306-315
本文基于对石棉—西昌地区全新世断层活动与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强度上不均匀性的认识,结合四川省近廿年来对该区地震趋势估计,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编制了此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和地表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烈度和加速度的最高值均位于冕宁以南—西昌一带,这与该段全新世地表破裂最强烈、断错地貌和古地震遗迹相对集中、强震活动频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区划图等烈度线和等加速度线的总体分布形态近呈南北,与断裂走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8.
中国大陆强震轮回活动的计算机模型研究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40  
通过对中国大陆7级以上强震的研究发现,地震活动呈现为时间上轮回和空间上迁移的动态图像。为探索这种图像的物理本质,本文应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来模拟在统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含有多个活动地震带的地震构造块体的地震活动。文中用若干列并联排列的基本元件(由Maxwell体和刚性滑块组成)来模拟地震活动带,并用耦合元件来模拟地震活动带之间和带内各段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强震的轮回活动以及高潮中成组强震间的相互影响特征。  相似文献   
59.
地震孕育发生的场源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耿鲁明  石耀霖 《中国地震》1993,9(4):310-319
场和源在地震学和地震预报研究中已成为两个最重要分友。本文应用计算机模型研究地震活动中的场源关系。模型以非线性元件构成的网络系统来模拟含有多个地震活动带的地震构造块体的地震活动。在模型边界上加以定常应变速率,则在模型中可产生高低起伏的轮回式地震活动,并形成应力场强度和应变能高低起伏的准周期变化,各地地震活动轮回有其主体活动地区,不同的轮回之间常显示出地震主体活动区的空间转移。同时,若将模型中达到一定  相似文献   
60.
张永仙  石耀霖 《地震》1994,(6):26-33
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强震发生前孕震区的波速比及S波分裂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孕震过程中,随着应力的局部集中,岩体发生扩容,引起裂隙的增生及定向排列,从而使孕震区产生各向异性,引起波速比的变化及S波分裂现象,在不同阶段,穿过同一路径的地震射线其波速比和S波分裂特征不同;在同一时刻,沿不同路径传播的地震射线其波速比及S波分裂也不同。总体看来,平行于孕震断层传播的地震波速比变化比垂直于其波速比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