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186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464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海南抱板金矿田围岩蚀变带中绿泥石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肖志峰  卢焕章 《矿物学报》1993,13(4):319-324
通过对海南抱板金矿田围岩蚀变带中绿泥石成分的分析,讨论了蚀变带中绿泥石的成分变化,并由此确定围岩蚀为形成于290~300℃和氧逸度为10^-26~10^-34的条件下,结合含金石英脉的体包裹体研究,从蚀变到成矿物质沉淀,热液的温度和氧逸度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892.
倒置式大气平均电场仪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肖正华  惠世德 《高原气象》1994,13(1):106-112
倒置式大气平均电场仪是为雷电预警系统地面电场仪组网而研制的。要求能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工作,功耗小,单极性输出和有遥控输入端,本文叙述了仪器的技术要求,感应器结构,并介绍了线路工作原理和电路特点。最后了仪器的标定及环境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93.
我国抗菌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是一个抗菌植物资源大国,资源十分丰富。抗菌植物资源的研究是对该项资源更合理、经济、有效地开发利用的措施、原则、方法的综合性研究。根据大量抗菌植物调查研究数据,本文概述了该项研究及应用的最新进展、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并对其资源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94.
重庆是我国西南的经挤中心,我国矿泉水的重要产地之一。这里的矿泉水,种类多、分布广、资源丰富。七十年代开始我队在该区进行地下热水的普查、勘探,八十年代以来重点转向饮用矿泉水的勘察评价。至  相似文献   
895.
由于青藏高原(简称高原)是影响中国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关键区,对天气、气候预报有重要影响。因此,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共同推动了"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Ⅲ)"工作。自2013年的预试验开始,TIPEX-Ⅲ在高原西部狮泉河、改则和申扎新建全自动探空系统,填补了高原西部缺少常规探空站的空白;在高原中、西部建成土壤温、湿度观测网;实施了高原尺度和那曲区域尺度的边界层观测,那曲多型雷达和机载设备的云降水物理特征综合观测,高原多站的对流层-平流层大气成分观测。在研究成果方面,项目结果指出,在高原中、西部草原、草甸和裸土下垫面状况下地表热量湍流交换系数和感热通量明显低于过去较早的估计值;高原主体的对流云活动主要不是来自南亚季风区的向北传播,而可能是局地发展所致;揭示出那曲对流云日变化特征、云宏微观特征以及云中水不同相态之间的转化机制,提出了夏季高原加热在维持亚洲大气"水塔"中的作用,以及高原加热对亚洲、非洲、北美洲气候的调节作用。在数值预报模式中,Γ分布比M-P分布更适合于高原雨滴谱特征,通过改进高原热传导过程参数化方案可以降低模式中高估的地表感热,并提升模式对中国中、东部雨带的模拟能力;此外,考虑青藏高原关键区信号可以提升中国中、东部降水的预报技巧。TIPEX-Ⅲ还带动了地面和高空常规观测、天气业务雷达和风廓线雷达等观测数据加工处理业务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中国国家级土壤湿度、水汽含量等遥感产品和高分辨率多源降水融合产品的质量,促进了气象监测、预报和数据共享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96.
沿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出露的侏罗纪木嘎岗日群是一套复理石碎屑沉积组合,代表了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盆早—中侏罗世深海—半深海沉积。本文通过详细的地层剖面研究,依据沉积建造、岩性组合及古地理、古生物面貌特征,将原木嘎岗日群进行了重新划分。重新厘定的木嘎岗日群可划分为一、二两个组。在1∶〖KG-*2〗25万区调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重新厘定的木嘎岗日群的沉积层序、沉积构造环境及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897.
低渗透储层油、水两相渗透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认识、分析低渗透储层油、水两相渗流机理的重要途径,是合理开发油田的基础。本文在总结低渗透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的基础上,对以火山岩、凝灰岩岩屑为主的岩屑砂岩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低渗透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碎屑颗粒的成份、结构,其表面的粗糙程度,及其粘土矿物的产状对相对渗透率曲线有明显的影响。这一研究成果对合理开发此类低渗透油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8.
长江下游巢湖9870cal.aB.P.以来孢粉记录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巢湖490cm湖泊沉积物柱样7个AMS14C年龄的测定以及98个孢粉样品的分析,植物种类分属于86个(科)属,可以划分为6个孢粉组合带:孢粉带Ⅰ(9870~6040cal.aB.P.)代表了末次冰期之后全新世温暖气候到来之前气候转暖的早全新世过渡时期,气候呈现温和略干的特点,其中亚带Ⅰ-1(9870~7700cal.aB.P.),Ⅰ-2(7700~6250cal.aB.P.)和Ⅰ-3(6250~6040cal.aB.P.)分别对应温暖湿润→温暖较湿→温和干燥的气候波动;孢粉带Ⅱ(6040~4860cal.aB.P.)代表中全新世温暖湿润期,水热配置条件最佳;孢粉带Ⅲ(4860~2170cal.aB.P.)体现中全新世后期温和干燥的气候,约2170cal.aB.P.干旱程度达到最高;孢粉带Ⅳ(2170~1040cal.aB.P.)反映巢湖流域由干燥向湿润气候的转型,气候总体上温和湿润;孢粉带Ⅴ(1040~200cal.aB.P.)反映了晚全新世巢湖流域温凉稍湿的气候;孢粉带Ⅵ(200cal.aB.P.至今)则体现巢湖流域处在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植被类型演替大体为:以壳斗科的落叶、常绿属种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以落叶栎类、栗属、青冈属和栲/石栎属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以落叶栎类占绝对优势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以禾本科为主的草地→以禾本科、蒿属和蓼属等为主的草丛。  相似文献   
899.
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城市环境问题之一,城市绿地被认为是改善城市空间热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工具。然而,目前关于城市绿地冷岛效应的研究尚不充分。利用在西安市唐延路城市公园实测的夏季空气温度数据,分析了城市绿地冷岛强度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公园绿地的冷岛效应在夜间可达2.5℃,在日间则不明显;冷岛效应在夜间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扩散效果,在日间则主要集中在树木冠层以下。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规划中可通过城市公园布局改善城市微气候并为居民提供适宜的室外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900.
极地冰盖/冰川底部微生物的生命形态特征及其适应机制研究是当前最前沿的方向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极地冰盖/冰川底部存在液态水和有机质, 可以为微生物生存提供生境。此外, 微生物参与冰盖/冰川底部地球化学风化过程, 对受气候变化驱使的环境变化尤为敏感。围绕着极地冰川底部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主题, 重点介绍极地冰川底部微生物的生命形态特征、可能来源、所参与的地球化学反应机制以及与C、N循环的相互作用。旨在为未来关于冰川底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