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240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31.
一次强烈地震,往往伴随着大量余震,而强余震可使已经遭到破坏的地区受到新的破坏。因此,研究强余震的发生规律,是地震预报的一项内容。 本文用拟合误差寻找周期的方法,根根海城、唐山、龙陵等几次大震序列的资料,探索强余震的震前信息。  相似文献   
132.
从通海地震看天体位置的变化对地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和“地”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它天体对地球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强烈地震的触发作用不可忽视。“天”给“地”的影响因素很多,最直接的乃是月球和太阳。1970年1月5日通海所发生的强烈地震是天象变化而触发地震的实例。下面我们就从这次强烈地震来研究天象变化对地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3.
1956年,我們参加了中國科学院柴达木綜合研究隊構造組工作,得到了有关盆地西部第三紀地質構造的一些粗淺看法。我們希望这些初步意見能够对盆地今后工作有些帮助,并能得到專家和同志們的指教。工作范圍在柴达木盆地的西部,包括东經91°—94°,北緯37°—39°間。按1955年分区有:冷湖—鄂博樑区、大風山区、茫崖区及甘森区。  相似文献   
134.
(一) 一般的敍述一、取样方法的种类及其实質 現在的取样方法有全巷法,打眼法,抓取法,剝层法,刻槽法,方格法等六种。取样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取样的数量与取样点的分佈范圍。以下試从这一角度來分折一下各种取样方法的实質。 1.全巷法取样就是在一定地段將爆落矿石全部或选取其1/5—1/10来作为样品。 2.打眼法取样就是用集尘器在凿岩过程中收集岩石的尘泥作为样品。 3.抓取法取样就是在掌子面放砲后在崩落的矿石堆上  相似文献   
135.
在进行矿产资源评价时,需要综合利用多种地学数据。由于数据种类不同,数据格式各异,给数据的管理和使用带来了困难。这里通过将各种地学数据存储在网络SQL SERVER数据库中,实现了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动态查询,并有助于数据的共享和远程访问。  相似文献   
136.
基于GIS有利成矿信息的综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数字地球”的思想为指导 ,从信息数字化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GIS提取地质信息的原理、地质信息综合的方法 ,介绍了线型异常的找矿有利度和各面型异常的找矿有利度分析方法 ,提出了圈定地质异常的模型和各种有利成矿信息的综合圈定成矿靶区的方法 ,并以云南维西地区为例 ,利用上述原理圈定了成矿靶区  相似文献   
137.
哈密地区风沙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哈密地区6个气象观测站的资料,用地面资料多功能应用系统(SDMAS),对1961~2000年共40年哈密风沙天气的天气气候特征和沙尘暴环流形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沙天气中扬沙最多,占61.6%;沙尘暴次多,占22.1%;风沙大多发生在春季,其次是夏季,冬季最少;60~70年代是风沙高发时段,80~90年代(1983~2000年)风沙日数明显减少;风沙主要发生在15~21时,中午到午后最为集中;沙尘暴产生在6种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8.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地面沉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监测地面沉降方面的优势和缺陷.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方面主要具有全天候、大范围、高分辨率、高精度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则会产生去相关问题.探讨了利用该技术监测地面沉降的发展方向,认为应将InSAR与GPS及传统的水准测量等方法结合使用,合理利用各技术之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39.
基于MORPAS平台的甘南PbZn矿床远景区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首先建立研究区1∶ 20万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重砂地学空间数据库,阐述了MORPAS系统的特点和主要功能,系统地研究了甘南地区铅锌矿的成矿规律与控矿因素.在此基础上,从中优选出与矿床关系密切的7类20个变量,遵照一定的预测流程,在MORPAS平台上利用证据权重法对甘南临潭-宕昌地区铅锌矿远景区进行了圈定,共圈出10个一级远景区和9个二级远景区,为在该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0.
个旧地区地球化学元素的多重分形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重分形的“C-A”模型(即含量-面积)方法,对云南个旧地区的水系沉积物样品的20项元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成矿元素以及伴生元素呈模式Ⅱ的高丛集多重分形分布,非成矿元素呈模式Ⅰ的简单连续多重分形分布;根据个旧地区东部与西部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对比发现,在东部的分维值鲁遍比西部小,有的成矿元素如Cu、Au在东西部呈现不同的分布模式,而非成矿元素分布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