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Landsat-7上搭载的专题扫描仪(ETM+)上的扫描行校正器(SLC)在2003年发生故障,导致影像出现坏行,丢失了约25%的数据。由于数据本身仍保持了良好的辐射和几何特性,且同一区域不同时相影像上坏行出现的位置具有随机性,使得使用同一区域不同时相的ETM+影像进行交叉修复成为可能。该文在总结现有修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相近时相、相同位置影像对ETM+影像进行修复的方法。首先利用两景影像中的准不变特征点(PIFs),以待修复影像为目标,对待填充影像进行相对辐射校正,消除不同时相影像间由于大气状况等外源差异导致的像元亮度值差异。然后运用局部相关分析法对待填充影像进行变换:构建一种同时考虑光谱距离和空间距离的权重系数,根据邻近光谱相似点在两个时相上的变化量对待填充影像进行变换。实验证明,该方法修复效果优于传统的局部回归法。  相似文献   
22.
水是诱发黄土滑坡最为积极的因素,以灌溉诱发型滑坡尤为典型.基于野外水工环地质综合调查,对黑方台地区灌溉渗透诱发滑坡的发育特征进行总结.通过分析特定孕灾地质条件下滑坡发育特征的差异,认为黄土滑坡形成的力学机制以滑移-压致拉裂-剪断型和蠕滑-拉裂-滑移型为主,而黄土-基岩滑坡以滑移-压致-拉裂型为主.滑移-压致拉裂-剪断型黄土滑坡为原位溯源后退扩展式,系灌溉水入渗后造成黄土饱和带厚度增大,不仅造成台缘周边地下水溢出带部位渗透压力增大,且抗剪强度显著弱化,从而在坡体自重作用下发生蠕滑剪切.锁固段突然破坏使滑坡快速启动,滑体冲击致早期饱水滑床产生液化,产生高位抛射,借助原始地形滑体加速运移形成高速远程运动.蠕滑-拉裂-滑移型黄土滑坡是黄土底部饱和带厚度较薄或灌溉入渗影响较小的地段,以后缘拉裂为主激发形成.渗灌溉水长期入渗造成下伏基岩顺倾泥岩层面软化泥化,从而在顺向坡段产生黄土-基岩顺层滑坡,该类滑坡以低速短程滑坡为主.  相似文献   
23.
黄河三峡库区的涌浪灾害风险不容忽视,经验公式是宜优先考虑的涌浪快捷评价方法.对黄河三峡焦家崖头2012年2月7日的黄土滑坡和涌浪进行调查,分析了黄土滑坡及涌浪的特征.采用9种涌浪经典计算公式,计算了涌浪的初始浪高、对岸爬高等特征参数.与调查结果对比表明,采用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推荐法、水科院算法、Huber and Hager模型和潘家铮算法获取的焦家崖头黄土滑坡诱发的涌浪特征参数均接近实际,其确定的校正系数分别为2.14、1.92、0.6和0.66,对比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后推荐采用潘家铮算法预测黄河三峡的涌浪.  相似文献   
24.
25.
构建一种适用于分级诊疗体系的,包含供需状况、便捷状况以及均衡状况3个维度的医疗设施空间综合评估方法,以深圳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评估方法是从空间入手深入解析医疗设施面临问题的有效工具,对于优化医疗设施服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深圳市综合医院和社康中心总体服务缺口均较大,需全面加强医疗设施建设,提升总供给水平;深圳市综合医院在布局上趋向于市级中心集中,应当在规划和管理制度层面加强引导;深圳市社康中心基本实现了均衡配置,但外围圈层地区未来还须适当增加布局数量,改善便捷度和均衡度水平。  相似文献   
26.
灌溉诱发黄土滑坡是黄土高原地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实质是地下水位上升,引起黄土基质吸力下降,强度降低,最终导致黄土斜坡失稳的过程。以甘肃黑方台典型黄土斜坡为例,在非饱和土特性试验基础上,通过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研究了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黄土斜坡内部渗流场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地下水位变化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位上升,对斜坡内部孔压分布影响较大;地下水位上升,导致饱和区域增大,非饱和区基质吸力降低;斜坡内部基质吸力的降低与地下水位呈线性关系。以渗流分析为基础,对典型斜坡进行了极限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位上升与稳定性系数下降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在距离坡顶100 m位置的黄土层中地下水位约21 m时,边坡出现失稳。  相似文献   
27.
处于薄—中层倾斜层状岩体中的深埋隧道常会产生地质顺层偏压的问题,导致隧道局部塌方、偏压变形及支护结构破坏。本文以郑万线某隧道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对深埋顺层隧道的破坏机理及不同结构面参数下的破坏规律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深埋顺层偏压隧道洞周围岩将根据其切向应力与结构面夹角的不同发生岩层拉裂破坏、结构面剪切破坏及岩体自身破坏,其中切向应力与结构面平行位置,即反倾侧拱腰及顺倾侧拱脚位置主要发生拉裂破坏,此处围岩塑性区范围最广,围岩位移最大,围岩处于极不稳定状态;(2)顺层偏压隧道的破坏规律与结构面强度参数有直接关系,围岩塑性区范围及围岩位移均随着结构面摩擦角的增大而降低,且降低趋势逐渐放缓,当结构面摩擦角达到岩体摩擦角后,结构面摩擦角继续增加对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小;(3)围岩塑性区及围岩位移场偏压分布特征随结构面倾角的变化而整体旋转,且对于隧道底部而言,结构面最不利倾角为0°,此时隧底最大上鼓量大于其他倾角下的最大上鼓量;对于隧道拱部而言,最不利倾角为40°,此时洞周最大收敛值大于其他倾角下的最大收敛值,最不利位置位于反倾侧拱腰。  相似文献   
28.
基于遗传算法,采用Atkinson方法,选取2009-2017年内蒙古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内蒙古西部地区ML ≥ 2.7地震事件波形资料,反演得到83个地震的震源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拐角频率、地震矩、零频振幅与震级之间的相关性较好,而地震矩与应力降以及应力降与震级之间呈弱相关性,地震矩与拐角频率呈良好负相关性。其中,应力降集中分布在0.7-20 MPa,当ML > 3.6时,随着震级增大,应力降呈现较为离散的特征。  相似文献   
29.
异常气候和环境对刺参养殖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炜  李成林  韩莎  赵斌  徐涛 《海洋科学》2018,42(2):159-166
为有效化解或降低异常气候和环境对我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养殖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增强产业抵御风险能力,概述了近10年来"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世界性气候变化不同程度引发的持续高温、集中强降雨、长期大范围冰封等极端天气现象,以及海洋生态持续恶化导致的有害藻华泛滥、围海造礁等环境突变现象对我国刺参养殖产量、产品质量造成的直接影响,调查研究了灾害发生对刺参养殖业发展造成的次生影响,结合产业现状,分别从基础设施、苗种质量、技术集成创新、风险意识、产业链结构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刺参养殖应对异常气候和环境影响的短板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措施与防范策略建议,以期为保障我国刺参养殖产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0.
以大、中、小3种不同规格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对象,在pH为7.3、7.5、8.2、8.7、8.9不同环境中养殖30d,观测刺参行为、生长及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显示:当pH为7.5、8.7时, 3种不同规格刺参均能正常活动、摄食、生长,未表现出异常状况;若超出此范围,刺参出现粪便细短、残饵增多、摄食量减少等现象,尤其在pH 8.9时,中规格刺参有明显棘刺收缩的现象,小规格刺参不同程度地出现身体收缩、棘刺平滑状态,而大规格刺参无明显表观不适现象。不同pH对3种规格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有显著影响,随着pH升高或者降低,刺参SGR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规格越小刺参受到抑制作用越大;刺参LZM、SOD、CAT活性随pH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第10天时达到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至30 d胁迫结束时,在pH 7.3、8.9条件下,刺参免疫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pH为7.5、8.7时,刺参免疫酶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pH胁迫对不同规格刺参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在相同胁迫条件下,酶活性依次为大规格中规格小规格,当pH7.3、8.9时,小中大规格分别在胁迫20 d、25 d、25 d后免疫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 pH胁迫会对刺参生长及免疫产生明显的影响,在刺参养殖过程中, pH属关键的理化因子之一,应密切关注其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