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2003年4月至2004年5月,笔者对贵州七星洞(QXD)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监测,逐月采集了土壤水和洞穴滴水等样品,分别测定了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和水文地球化学参数。结果显示,9个滴水点同期的溶解无机碳同位素值(δ13CDIC)之间存在着大的差异,最大达6.9‰;δ13CDIC值偏重的Ⅰ组滴水,其Ca、Sr、HCO3、电导率(EC)和方解石饱和指数(SIC)等水文地球化学指标偏小,而Mg/Ca比值偏大,Ⅱ组则相反;不同滴水点的δ13CDIC值分别与相应滴水的Ca、Sr、HCO3、EC、Mg/Ca和SIC等水文地球化学指标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与土壤水δ13CDIC平均值-9.9‰相比,Ⅰ组1#、2#、6#、7#和8#滴水点δ13CDIC值偏重4.5‰~5.7‰,主要是由大量的基岩溶解以及前期方解石沉积(prior calcite precipitation,PCP)共同作用的结果;Ⅱ组3#、4#、5#和9#滴水点δ13CDIC值偏重0.6‰~1.6‰,受基岩溶解和PCP过程影响较小,尤其是9#滴水点受影响最小。因此,若不考虑基岩溶解和PCP过程影响作用,将会极大地影响洞穴化学沉积物碳同位素记录的准确解释。  相似文献   
53.
径流驱动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侵蚀包括土壤分离、泥沙输移和泥沙沉积3个子过程,研究这些过程发生、发展的水力、地形、土壤及地表特性等临界条件及各过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机制,是建立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继而准确预报土壤侵蚀的基础。为加强对径流驱动土壤分离过程的认识,推动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的研究,从径流水动力学特性、土壤特性、近地表特性、土壤分离过程的时空变异特性等方面对径流驱动的土壤分离过程影响因素及机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土壤分离过程研究的时空尺度、土壤分离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细沟发育及其形态特征、网络结构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机制、土壤分离与泥沙输移的耦合机制、土壤分离测定方法与标准、土壤侵蚀阻力参数获取与预报等方面,展望了该领域有待深化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4.
桩贯入地基过程的动画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三维显式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混凝土桩打基的过程进行了三堆动力反应分析,褡完成了此过程的动画仿真研究,研制成可携带的录相带工匠仿真动画,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了桩贯入地基过程中撞击波在桩体,地基中的传播,桩体与地基间的相对接触,滑移及桩锤与桩头部间的接触撞击过程。  相似文献   
55.
因钻孔中不断涌、喷出地下热水,给钻探工程带来了其它钻探工程所没有或少有的“热、烫、潮、喷、雾”的新问题,造成施工上不少困难。涌、喷出来的热水温度越高,水头越高,压力越大,流量越大,就会给钻探施工带来困难越大。 “热”指的是由于钻孔涌出的热水不断扩散热蒸气;从钻孔中提拔出来的热钻具引起的热辐射,提高了机场的温度,在南方炎热的夏季,特别使人感到闷热难受和精神疲乏。  相似文献   
56.
机械岩心钻探的轴向压力是决定钻进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与孔斜、矿心质量、孔内事故等也有一定的直接关系。因此,它受到钻探人员的相当重视。为了准确地测定轴  相似文献   
57.
神木大柳塔地区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神木地区的 1∶5万生态地质填图 ,对神木大柳塔地区煤矿开采造成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矿区地下水的污染因素进行了分析 ,对矿区的污染状况进行了测算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8.
对新疆铁陨石表面不同部位的26个样品进行了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了它们的Fe、Ni、Co、Cu.Cr,Mn、Ga、Ge、Ir、Au和As含量。证明这些样品中亲铁元素分布比较均匀,非亲铁元素分布不均匀。根据元素分布的规律讨论了铁陨石母体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地球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59.
一、引言暴雨通常产生于深厚对流云(Wilson和Kessler,1963)。一般说来,深厚对流云中的上升气流比浅薄的对流云要强得多,因此,其中可能存在较大的凝结速率。而且通常认为,深厚对流云中的冰晶过程(Ludlarn,1952)及凝结——并合过程(Bowen,1950)有利于降水的产生。然而,浅薄的对流云在某些场合下也会产生暴雨,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于浅薄的对流  相似文献   
60.
在贵州选择一组植被退化系列的4个洞穴系统(荔波凉风洞、都匀七星洞、镇宁犀牛洞和安顺将军洞)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地表植被生物量、植被和洞穴现代沉积物的δ13C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洞穴现代沉积物的δ13C值与生物量有着很强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洞穴沉积物的δ13C值在空间上可能存在生物量效应,与洞穴石笋所揭示的时间序列上的生物量效应相对应.根据已有的数据和认识,推断这种生物量效应主要由地表植被δ13C值及土壤CO2δ13C值的微生物作用共同控制:在地表植被生物量较大变化情况下,沉积物δ13C值的生物量效应主要受植被δ13C值变化主导;而在地表植被生物量较小变化的情况下,沉积物δ13C值的生物量效应主要受微生物作用主导,而植被δ13C值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