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36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5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鲁西峄山花岗岩中粗大钾长石斑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晚期(五台期)峄山花岗岩的黑石查和望子山花岗质岩体的岩石中,钾长石粗大斑晶内有自形程度较高的斜长石等矿物包裹体沿其环带定向排列.根据野外观察及岩石、矿物学特征测试分析,钾长石斑晶属于岩浆结晶形成的原生斑晶,受化学成分及侵位结晶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影响,钾长石的生长速度大于其成核密度,因而形成粗大斑晶.估算岩浆温度>950℃,钾长石斑晶快速生长时岩浆温度为750℃,过冷度△T≈150℃,基质结晶时岩浆温度为600℃,△T≈300℃.  相似文献   
92.
为了有效利用节能高效的LED光源促进节旋藻(Arthrospira platensis)这种具有高营养价值蓝藻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积累,提升节旋藻产业化水平,本实验研究了光照周期、光照强度、红蓝LED光比例对螺旋形节旋藻品系A.platensis OUC 623和直线形节旋藻品系A.platensis OUC 793藻株生长和有机物积累的影响,并进行正交实验,分别以藻株生物量、色素、多糖、藻蓝蛋白、蛋白质含量为指标,分析得到最适光照条件。实验结果证明红光LED可以显著提高藻株的生长速率,蓝光LED会促进积累有机物,实验中623藻株在红∶蓝=6∶1的LED光下比相同条件的白色LED光生物量提高了90.74%,在蓝∶红=6∶1的LED光下,藻蓝蛋白、蛋白质和多糖的积累量较白色LED光分别提升358.84%、342.11%和168.26%;793藻株在红∶蓝=6∶1的LED光下比相同条件的白色LED光生物量提高了61.74%,在蓝∶红=6∶1的LED光下,藻蓝蛋白、蛋白质和多糖的积累量较白色LED光分别提升了352.79%、955.42%和208.11%。实验中发现在最适光照条件下623藻株的生...  相似文献   
93.
远距离井间电磁成像方法可以实现500 m以上地层剖面成像,在资料反演中反演地层的精度以及速度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提出利用格林函数方法取代差分近似方法计算雅克比矩阵的快速算法,通过与全空间差分近似法对比,验证了快速雅克比矩阵算法的正确性,格林函数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反演成像效率;通过建立地质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格林函数方法求取雅克比矩阵的高斯牛顿反演算法完全可应用于远距离井间电磁成像,实现了对二维地层电参数以及边界位置的确定.反演速度是差分近似法的数十倍.  相似文献   
94.
白沙河流域地下水及营养盐向海湾输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白沙河流域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特征 ,在大量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分别运用水量均衡法、断面法和咸淡水界面法 ,估算了白沙河流域地下水向海湾的输送水量及营养盐输送量。 3种方法估算的结果表明 ,白沙河流域地下水向海湾输送量较大且受降雨影响显著 ,丰水年 (1998年 )地下水入海量高达 2 .2× 10 6m3 ,是枯水年 (1992年 )入海量的 2倍。另外 ,农田灌溉及大气降雨淋滤土壤中所施肥料使该区地下水中营养盐浓度 (尤其是硝酸盐氮浓度 )严重超过了饮用水水质标准 ,每年有 (4~ 11)× 10 6mol硝酸盐氮随地下水入海 ,相比之下 ,可溶性二氧化硅含量稳定 ,氨氮、亚硝酸盐氮、总磷含量较低 ,排海量较少。  相似文献   
95.
本文利用DMSP F13和F15卫星观测数据,对2001—2005年58个磁暴(-472 nT≤Min.Dst≤-71 nT)期间高纬顶部电离层离子整体上行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观测表明,磁暴期间,顶部电离层离子上行主要发生在极尖区和夜间极光椭圆区.在北半球,磁正午前,高速的离子上行(≥500 m·s-1)多集中在65° MLat以上;午后,高速离子上行区向低纬度扩展,上行速度要略高于午前;在南半球,磁午夜前,DMSP卫星在考察区域内几乎所有的纬度上都观测到了高速上行的离子;午夜后,各纬度上观测到上行离子的速度明显降低.离子上行期间,DMSP卫星在极区顶部电离层高度上也频繁地观测到电子/离子增温,且电子增温发生的频率要远高于离子增温.O+密度变化分析显示,DMSP卫星磁暴期间观测到的上行离子更多地源于顶部电离层高度.这些结果表明电子增温在驱动暴时电离层离子整体上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铜石金矿田是新发现的新类型金矿田,该矿田金矿化类型较多,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化是最主要的类型.但以往常用的某些化探指示元素在大型金矿床附近也只有孤立的Au、Ag元素异常;而在不具有工业价值的斑岩型、夕卡岩型金矿点附近形成了高浓度的多元素组合异常.以前常用的化探指示元素已经不能满足该区野外找矿的需要.为了强化矿致异常,弱化非矿异常,该矿田外围找矿应利用分散元素Te、Se和卤素元素F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7.
GPS地面台网和掩星观测结合的时变三维电离层层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GPS地面台网和掩星观测结合的时变三维电离层层析的原理、算法和基于实测数据的反演结果.反演结果的比较表明,联合地基GPS与掩星观测数据进行重建,电子密度整体图像的重建质量特别是其垂直结构的重建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平静日和磁暴期间两种条件下利用实测数据的重建结果表明,GPS地面台网和掩星观测结合的电离层层析可以获得电离层电子密度在高度-纬度-经度-时间四维空间中的变化.重建结果清晰地显示了磁暴期间电离层负相暴效应,表明结合GPS地面台网和掩星观测的时变三维电离层层析可以有效地监测扰动条件下的大尺度电离层结构.  相似文献   
98.
为了实现无人机视频影像的快速、优质拼接,结合灰色关联度与影像直方图匹配等技术,建立一种自动检测拼接线的无人机视频影像拼接方法。该方法拼接速度快,影像色彩变化平滑,并且无明显接缝痕迹,在简单、实用、可靠性方面优势明显;并通过实验验证,在硬件普通配置的笔记本电脑上也完全能够满足无人机视频影像实时拼接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
南黄海悬浮体浓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输运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南黄海悬浮体浓度的平面分布及其水平输运,结果显示悬浮体浓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区域化分布特征,其与该海域环流场的布局和季节转换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南黄海环流是该海域悬浮体运移的主要动力和控制因素;江苏近岸海域在一年四季均为悬浮体浓度的最高值区,其悬浮体主要来源于潮流和海浪所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以及苏北沿岸水的携带和输送,而且夏季悬浮体在该海域的累积还可为冬半年在黄海西部沿岸流作用下将其输运至东南海域提供很好的物源保证;长江口东北部海域在春、夏、秋三季出现东北向扩展的高值区,体现了长江冲淡水的影响;石岛外海在冬、春、秋三季也存在悬浮体浓度高值区,并具有向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扩展的态势,这是鲁北沿岸流将现代黄河物质输运至此的结果。发现调查海域中部表底层在春秋季均存在云团状高值区,而且该海域悬浮体浓度自春季至秋季出现"双峰现象",这与春秋季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繁殖所产生的有机碎屑有关,并使作为悬浮体组成的海洋浮游生物有机质向沉积物转移,据此进一步指出这一物源可能对南黄海冷涡泥质区的形成、发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该观点深化了对南黄海中部冷涡泥质区受上层生物活动影响以及泥质区物源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0.
基于国外城市群发展经验的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竞争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市在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是黑龙江省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充分利用本省优势,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哈大齐工业走廊城市群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城市群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发展中的症候的分析,提出了这一新兴城市群快速持续发展的竞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