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0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759篇
测绘学   455篇
大气科学   656篇
地球物理   407篇
地质学   1646篇
海洋学   591篇
天文学   103篇
综合类   276篇
自然地理   36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5 毫秒
991.
利用1998-2013年TRMM卫星上携带的闪电探测仪(LIS)监测的闪电资料以及云南6个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云南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云南地区平均闪电密度为4.7 fl·km^-2·a^-1,闪电密度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自西北向东南呈"V"字型带状增大,滇南的西双版纳、普洱东南部和中越边境的闪电活动最为活跃,最高值为30.6 fl·km^-2·a^-1。(2)闪电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春、夏季闪电活动明显多于秋、冬季,其中春季闪电活动主要发生在滇南,而夏季则在滇东。滇北闪电活动的月分布呈单峰型,峰值在7月或8月,且闪电密度与降水量有较好的相关性,而滇西、滇南和滇东南则呈双峰型,峰值在4月,次峰值在7月或8月,闪电密度与降水量的相关性较差。云南大部地区闪电易发生在当地时间16:00-20:00,而密度高值区的闪电活动多发生在夜间。(3)云南闪电活动明显受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且与季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新旧站2010年1、4、7、10月平行观测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全年风向风速资料,采用差值分析法和t检验,分析了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风向风速在迁站前后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4个月份中,新站的定时观测气温、气压以及月平均气压、平均气温比旧站偏低;相对湿度7月份比旧站偏高,其他月份比旧站偏低;全年平均风速新站比旧站偏高,主导风向新旧站有差异;迁站前后气压和风速存在显著性差异。造成新旧站气象资料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探测环境和海拔高度等因素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93.
步巧利  洪莹莹 《广东气象》2019,41(2):43-44,62
利用广州和佛山2005—2016年的能见度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在将能见度换算成消光系数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对广佛地区干季空气污染形成原因进行解析,并计算广佛地区干季的"平衡风速"。结果表明:广州在水平风速≤1.8 m/s时,消光系数变率为正值,有利于消光系数的增大;而当水平风速>1.8 m/s时,清除能力大于积聚能力,使得消光系数减小;佛山的平衡风速为1.6 m/s,广州较佛山消光系数稍大,需要更大的水平风速才能将污染物清除,这也可能和广州的建筑较密集有关。  相似文献   
994.
2015—2016年在海南省昌江县霸王岭开展地面暖云烟炉随机化人工催化效果检验,共取得催化和未催化试验样本34个。利用TITAN风暴追踪系统结合自动雨量资料进行统计和物理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催化样本影响区平均增雨量为3.36mm/2h,未催化样本平均增雨量为2.97mm/2h,催化比未催化样本平均增加雨量0.39mm,相对增加11.4%,显著性分析差异显著;对于增长阶段的积雨云,催化样本反射率增强、含水量增大、回波顶高升高;处于减弱阶段的积云,多数催化样本回波减弱趋势趋缓。  相似文献   
995.
释光测年是可对冰川地貌进行直接定年的一种测年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冰川沉积测年中,推动了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深入发展。但冰川沉积释光测年还没有达到标准化的程度,实际应用中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探究,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冰川沉积物释光信号晒退不完全的问题,即样品在埋藏前因曝光机会有限导致信号没有归零或仅部分归零。冰川沉积释光信号晒退程度与地貌部位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冰川沉积释光采样需注意几个方面:(1)详细的地貌学和沉积学调查及对采样点的选择;(2)较适合释光测年的冰水沉积和冰缘风成沉积采集及其与冰川作用期次的联系;(3)冰碛夹层中的冰水砂透镜体的选取;(4)冰碛垄采样时垂直与水平方向上的考量;(5)岩石释光测年的发展使砾石成为当前第四纪冰川释光测年采样的一种选择。室内进行释光等效剂量测试时,也有几个关键的选择:(1)粗颗粒石英光释光测年是末次冰期以来冰川作用的首选方法;(2)如果样品年代老于石英测年上限,或者石英不适合测试,则可考虑钾长石后红外高温释光测年方法;(3)单颗粒、小测片和岩石释光埋藏测年技术可以鉴别样品的晒退情况,是目前最适合冰川沉积释光测年的几种选择;(4)如有条件,尝试用不同矿物、不同粒径、不同方法进行测试对比和交叉检验。要获得第四纪冰川释光测年的最佳年代学结果,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建立起重庆地区主要晚秋作物的气候生态指标体系,并基于变换界限法、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性分析方法等开发了晚秋作物精细化种植计划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系统采用B/S架构,利用短期气候预测资料,根据晚秋作物不同品种熟性对积温、播种适宜温度、灌浆终止温度的不同需求,提供格点化的适宜播种期、种植计划服务产品,在重庆、四川东部的泸州、广安等地开展推广示范表明,该系统有力提升了晚秋农业气象服务业务的客观化、自动化水平及业务产品质量,可为国内农用天气预报技术向定量化和精细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云对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湿度廓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试验基地的L波段探空数据和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采用MonoRTM辐射传输模型作为正演亮温模型,BP (back propagation) 神经网络作为反演工具,在由亮温反演大气湿度廓线的过程中,添加与样本匹配的云底高度和云厚度信息,建立新的反演模型,使新反演模型得到的反演湿度廓线和未添加云信息的反演湿度廓线分别与探空数据进行对比,获取两种反演方法各高度层的均方根误差,分析云信息对反演大气湿度廓线的影响。对比结果表明:未添加云信息时,测试样本的反演湿度廓线与探空廓线的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685,而添加云信息后,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805。相比未添加云信息的反演廓线,添加云信息之后多数高度层的均方根误差均有不同程度减小,而在有云以上高度层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8.
灵敏度是射电望远镜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它反映了望远镜监测弱信号的能力。基于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Mingantu Ultrawide Spectral Radioheliograph,MUSER)的调试观测,给出了日像仪灵敏度的测量方法,对天线系统以及整个阵列的灵敏度进行测量分析,得到了日像仪系统整体的灵敏度性能参数。测量同时给出了天线系统的效率以及接收机系统的增益,这将为下一步日像仪展开常规的科学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首先推导了最小二乘配置的数学公式,并对具有已测重力异常和平面坐标的区域进行了格网化处理;然后,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算法计算了各格网点的重力异常数值;接着,利用MATLAB语言编程,并对格网内部的重力异常进行了内插,绘制了重力异常的等值线平面图和3D图.最后,比较了加入新已知重力点和去除该点时两幅等值线图的异同,并对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广东罕见特大致洪暴雨形成机理个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常规观测、雷达卫星和NCEP 1°×1°格点资料,从形势场配置、水汽供应、动力机制等方面对广东罕见特大暴雨的形成机理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强度偏弱,副高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与西风槽前的冷空气共同作用是此次特大致洪暴雨形成的重要原因;强盛低空急流为暴雨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激发强烈上升运动;特大暴雨过程中垂直螺旋度量级(10-6hPa.s-2)比常规(10-8hPa.s-2)大2个量级,其正值区长轴与700 hPa的切变辐合线走向和移动方向一致;广东暴雨范围和量级增大期间,其上空垂直螺旋度具有中低层正、高层负螺旋度闭合中心向低层明显传送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