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1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李森  董光荣 《中国沙漠》1994,14(2):55-63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我国沙漠化强烈发展的地区之一。根据“一江两河”综合开发部署和沙漠化的实际状况,制定了本区沙漠化防治的目标、对策和治沙工程布局。“八·五”、“九·五”期间治理沙漠化土地8.46万ha。治沙工程实施后,综合效益指数将比1990年提高33.7%,系统功能状况与效益水平在整体上提高1/3。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气候敏感的沙漠/黄土过渡带中湖沼沉积进行高分辨率的~(14)C年代学和气候代用指标的研究,揭示了东亚季风气候存在着干冷(11.2~10.6kaBP)、湿凉(10.6~10.2kaBP)和干冷(10.2~10.0kaBP)的颤动特征。沙漠/黄土过渡带地处欧洲下风区,通过西风带与极地北大西洋气候相联系。晚冰期上述地区大气和海面温度变化引起西伯利亚~蒙古高压强度的变化,进一步影响东西区域性海-陆气压梯度的增强与减弱。因此,这一时期东亚季风气候这种百年尺度的快速颤动可视为高纬极地大陆气团与太平洋暖湿气团相互作用的写照。  相似文献   
13.
西藏“一江两河”中游地区风成地层沉积时代、沉积相和磁化率等研究结果表明,早在800KaB.P.前西南季风就已存在,受全球气候波动和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其盛行衰变与东南季风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主要表现为本区地层所记录的气候变化信息不如东南季风区详细;而且西南季风因高原屏障作用给本区带来的降水愈来愈少,气候明显地向干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气流中跃移颗粒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气流中颗粒跃移过程中受力分析及其运动机理的研究在发展风沙物理学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受实验条件和实验手段的限制,关于此方面的认识还不统一,采用高速频闪摄影技术,在计算跃移颗粒各运动参数的基础上,反推出跃移颗粒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并将颗粒所受的阻力,升力和重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阻力最重要,重力次之,升力也不可忽略,它占重力的20%以上,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出了颗粒的跃移运动轨迹,与  相似文献   
15.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环境退化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64,自引:13,他引:51  
黑河下游的额济纳绿洲是内蒙西部阿拉善高原的主要天然绿洲。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10年来,由于不合理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黑河下泄水量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到本地区乃至周围广大地区的持续发展。通过分析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必须以水为中心,加快中游地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步伐,保证下游一定量的供水,并严格控制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力争在10~15年内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0.8MaB.P.以来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沙地演化和气候变化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靳鹤龄  董光荣 《中国沙漠》1998,18(2):97-104
根据地表沉积相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映,着重讨论了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沙地形成时代、演化过程和气候变化。沙地早在中更新世中期的0.8MaB.P.就已出现,经历了强烈发展、缓慢发展槿相对稳定和缩小与固定的多次迭覆更替,并呈不断扩大趋势。与此同时,气候也经历了冷干和暖湿的多次变化,并表现出不断向干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150ka以来毛乌素沙漠的堆积与变迁过程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在萨拉乌苏河流域新近命名的“米浪沟湾地层剖面”记录了 1 5 0kaBP以来毛乌素地区 2 7个旋回的沙漠与河湖相和古土壤沉积发育的交替演变的历史 .研究表明 ,这种沉积模式是由过去亚洲冬季风与夏季风相互对峙、互为消长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阿里地区狮泉河镇风沙危害与整治规划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金炯  董光荣 《中国沙漠》1991,11(3):20-28
狮泉河盆地风成沙丘主要分布于盆地中西部,风沙活动十分强烈,对师泉河镇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其成因是严酷的自然条件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共同的作用。通过对该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可能变化趋势分析,风沙活动在今后至少是下世纪初以前,仍将加速、加剧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沙整治目标、技术措施与分区方案。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高原的第四纪古风成沙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第四纪古风成沙,是指现代风成沙出现以前的第四纪期间由风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沙质沉积物。国外对第四纪古风成沙或古沙丘(又称化石沙丘)已有较多研究,国内不少地方亦屡有发现,但系统研究尚少。  相似文献   
20.
毛乌素沙漠南缘靖边海则滩湖沼相沉积剖面,真实地记录了晚冰期以来东亚季风气候和沙漠演化历史.在地层沉积相划分和测年基础上,据地球化学元素和孢粉等气候指标分析表明,该区古气候变迁序列为12 ka BP前干燥寒冷;12~10 ka BP气候转暖湿;10~8.5 ka BP以温湿为主,在10~9.5 ka BP出现Younger Dryas 冷干事件;8.5~3.0 ka BP温暖湿润;3.0 ka BP后气候趋于半干旱与现代气候较接近.这种气候演化规律是受地球轨道因素影响,通过东亚冬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