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更好地表达地理与地形的结合效果,竖版《世界地图》采取将2005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2005年印制的1︰3 300万《系列世界地图(南半球版)》与竖版《世界地势图》相融合,根据线划图与地形图在世界地图相套合的基本特点,选择典型的地貌与其对应的地理单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线划图与地势图精确地融合在一起,不存在明显的形变误差,完美地展现了世界地理与世界地形的结合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研究了藏南地区被占领土所涉及的县数问题,并采用现代遥感影像地图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那种认为藏南地区被占领土涉及"错那、隆子、墨脱、察隅、朗县和米林6个县"的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藏南地区被占领土只涉及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和米林5个县,朗县不在其中.  相似文献   
13.
《系列世界地图》及其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列世界地图》是本世纪初诞生在我国的创新性地图作品,该图以东、西、南、北四种视角,从经度、纬度两种方向,准确地将世界地理和中国与世界的地理关系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回顾了新编《系列世界地图》的研制过程和基本概况,给出了近几年《系列世界地图》在国家科考、国防科研和地学研究中的应用事例,介绍了《系列世界地图》的普及和推广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介绍根据《系列世界地图》提出的“北冰洋是世界地中海”的新观念,讨论了全球变暖后北冰洋凸显出的战略意义。通过对东京到伦敦的“苏伊士航海线”、“巴拿马航海线”、“好望角航海线”和“北冰洋航海线”的对比分析,展现“北冰洋航海线”表示在“北半球版世界地图”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世界地势分层设色的原则和方法,即通过不同设色的比较,分析特殊等高线对表达地貌形态的作用,研究设计高度表色相、色调的意义和作用,最终确定正确的世界陆地、世界海域和南极洲与格陵兰冰川等区域的设色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纬线世界地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以纬线为纵坐标线绘制世界地图的设想 ,建立了“广义子午线”和“广义平行圈”以及“广义经度”和“广义纬度”的概念 ,推导出球面广义经纬度与球面常规经纬度的数学关系式 ,并给出了“纬线世界地图”的简图  相似文献   
17.
影响InSAR测高精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基线沿水平向分解和沿视线向分解的InSAR基本原理出发,分析讨论了InSAR高度测量的精度,详细给出了分解时的斜距、基线、相位以及高度等量的误差之间互不影响和相互影响下时目标高度精度的影响公式。从公式表迭可以看出,这些量独立时对目标高度精度的影响是不独立时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8.
基于DEM的地貌实体单元自动提取方法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我国传统地貌基本形态类型分类强调地貌单元的完整性,界线划分沿地貌实体边界而非规则统计单元,目前尚缺乏地貌实体单元的有效自动提取方法。针对这一难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EM的地貌实体单元数字提取方法。利用坡度分级,并搜索相邻栅格单元、计算坡度级别内相互连通栅格的面积,建立坡度、面积阈值综合判别规则进行山地平原的自动划分;利用地形倒置、水文淹没分析,将山体划分的二维判别规则扩展到实际三维地形中,并结合地形结构线提取算法进行山体界线自动提取、确定山地地貌实体单元。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我国传统地貌分类体系,能够较好实现山地/平原的自动划分和山体界线的数字提取。  相似文献   
19.
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航线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继新编《系列世界地图》(南半球版)被我国南极科考采用之后,采用新编《系列世界地图》(北半球版)编制出“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航线图”,直接为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提供了服务。航线在图上形成封闭环,直观地表达出“环球”概念。  相似文献   
20.
雪龙船实时航迹图中的技术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新编《系列世界地图》成果,结合GIS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于2004年11月首次实现了我国南极考察“雪龙”船航迹的网上实时跟踪服务。本文详细论述了“实时航迹图”的投影转换原理、图幅坐标与屏幕坐标的映射、航迹线剪裁、网上建立“实时航迹图”及利用可视化组件实现网上“实时航迹图”web应用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