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223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207篇
地质学   433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41.
阐述了在地下水系统规划研究中引进工程经济分析观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系统地介绍了工程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以喀什市地下水系统规划为例,探讨了工程经济分析在地下水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2.
开发地下水的重要性: 开发地下水或矿产这类自然资源是为了人们的福利而最佳利用它们的一种活动。最佳利用的程度是一个动态概念,它受下述因素抑制:资源类型,已知储量,耗用速度,补充速度(如果有的话),效益(利用的成本率及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Tolba,1976)。  相似文献   
243.
244.
从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滋养体/包囊前体c DNA文库中筛选出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Ci GAPDH),定点诱变Ci GAPDH基因开放阅读框内的非通用密码子后,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3/Ci GAPDH,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异丙基硫式-B-D-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结果大肠杆菌成功表达了r Ci GAPDH蛋白。用抗r Ci GAPDH蛋白的鼠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抗血清能够识别刺激隐核虫各期虫体的天然Ci GAPDH蛋白,其表观分子质量为37.3 ku,与根据氨基酸序列推算的理论值相符;实验表明r Ci GAPDH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而且Ci GAPDH在生活史的各阶段均有表达,符合持家基因的特征。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实验(IFAT)检测天然Ci GAPDH蛋白在刺激隐核虫幼虫上的定位,结果表明天然Ci GAPDH蛋白主要分布在幼虫的细胞质内,且在胞口位置分布最多。对Ci GAPDH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刺激隐核虫感染的药物靶点的寻找多条线索。  相似文献   
245.
利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手段将煤层气储层按照日产水量的多少分为四种类型,即:日产水量在1 m3以下的为特低产水煤层气储层,日产水量在1~5 m3的为低产水煤层气储层,日产水量在5~20 m3的为中产水煤层气储层,日产水量在20 m3以上的为高产水煤层气储层。深入分析了煤层气储层高产水、低产水的成因,发现含水层富水性与构造条件以及压裂措施是煤层气储层高产水的主要控制因素,煤层气储层物性是煤层气储层低产水的主要控制因素,同时排采模式等也间接影响着煤层气储层的产水量。进一步给出了产气量不理想情况下的高产水、特低产水煤层气储层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246.
德勒诺尔铁矿赋矿地层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其后经历过多期多次构造叠加作用,变形变质作用较为复杂。成矿期后的断裂、褶皱、节理等构造十分发育,受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影响,矿体的空间形态和产状极其复杂,给钻探工程部署造成很大困难。本文在地面磁测数据处理、转换及构造增强的基础上,对其所蕴含的深部构造信息进行了提取和解释,初步建立起了矿区的基本构造格架,揭示了不同期次、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构造对矿体的控制作用,较好地解决了矿体形态复杂的找矿难题,有效提高了钻探工程的见矿率。  相似文献   
247.
选取12个微卫星标记对洞庭青鲫(Carassius auratus var.Dongtingking)、野生二倍体和三倍体鲫(C.auratus)、彭泽鲫(C.auratus var.pengzesis)4个鲫品系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在12个基因座位中,共检测出78个等位基因,其中14个为共有等位基因;每个座位检测到等位基因4—12个,平均等位基因数6.58个;4个鲫品系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633、0.750、0.800、0.717;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02、0.713、0.757、0.60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64、0.599、0.637、0.470。上述结果表明,野生二倍体和三倍体鲫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以三倍体鲫的遗传多样性为最高;而洞庭青鲫和彭泽鲫养殖群体存在杂合度降低,遗传多样性下降的现象,以洞庭青鲫的遗传多样性为最低。基于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聚类树表明,洞庭青鲫与彭泽鲫两个养殖群体聚为一支,而二倍体与三倍体野鲫群体聚为另一支,说明洞庭青鲫与彭泽鲫之间亲缘关系较近,野生二倍体与三倍体鲫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研究不同倍性鲫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对于探讨鲫的多倍体起源演化以及鲫品系的种质资源保护和选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8.
我国关于黄海的瓣鳃类化石的研究工作开展得较晚,资料少见,七十年代后期,在大规模的黄海沉积物调查中,取得了大量的海底沉积物的表层和柱状样品.发现许多瓣鳃类化石,经初步鉴定,瓣鳃类化石有46种.黄海瓣鳃类化石的成分复杂,有浅海种、滨海种和反映有淡水注入的河口或潮间带的半咸水环境的化石.通过瓣鳃类化石的属种和生态环境的研究,不仅恢复了黄海上更新统瓣鳃类动物群的面貌,而且为黄海晚更新世的古海流和古水温的研究,提供一些较为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249.
回顾了岱山栲门大坝1974年建成以来的运行情况,通过对该大坝破坏原因的分析以及大坝断面形式试验的研究,探讨了在风浪、涌浪作用下大坝的不同护面结构的稳定性.面对此类水深浪高且周期大的水文条件,大坝宜按允许部分越浪来设计,并采用三面保护以及防止坝脚淘刷的防浪冲刷措施,这对低滩上建筑海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50.
人工雌核发育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AFLP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E-AAG/M-CAG、E-AAG/M-CTC、E-ACA/M-CAA;E-ACG/M-CAT、E-AGG/M-CAA、E-AGG/M-CTA)对冷休克法诱导的大黄鱼雌核发育家系G1、G2和对照组C1、C2的鱼苗及其亲本进行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对引物共检出了33条雄亲特有条带(G1中13条,G2中20条)、31条雌亲特有条带(G1中16条,G2中15条)。家系G1的24尾鱼苗均无雄亲特有条带,雌核发育成功率为100%,G2家系中有3尾鱼苗各出现了不同数量的雄亲特有条带,属正常受精个体(12.5%),其雌核发育成功率为87.5%,两个家系平均雌核发育诱导成功率为93.75%。31条雌亲特有条带中有14条在雌核发育后代中出现了分离。对亲子间遗传关系的分析表明了雌核发育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小,与雌亲的亲缘关系最近。研究表明,雌核发育是促进基因纯合的一个有效途径,AFLP技术是鱼类雌核发育鉴定和遗传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