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164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81.
罗维  杨秀丽  犹俊  杨丽君 《贵州地质》2014,31(2):150-153,135
针对"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中的区域水质评价问题,项目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于地下水系统理论,在调查评价规范的基础上,以乌江中游鸭池河—构皮滩流域为例就岩溶地区区域地下水水质调查评价方法做了一些深入和拓展。具体为:在细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筛选控制性水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开展野外调查工作,结合调查成果和各系统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采样测试点,开展单点水质评价,对超标因子和原因深入分析,最终结合上述工作成果来划分区域水质分区。实践表明其评价结果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研究区区域地下水质量,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2.
在全球变暖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青藏工程走廊内的热融灾害普遍发育。研究走廊内各类热融灾害的发育现状及其对多年冻土的热影响对今后的工程规划和冻土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工作,总结了走廊内热融灾害的类型及其发育现状,并选取3种典型热融灾害进行现场地温监测,分析其对多年冻土的热影响方式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3种热融灾害对其发育区域及附近的多年冻土都产生了巨大的热影响,热融滑塌和热融沟主要影响浅层的地温状况,而热融湖塘的影响范围更大,其发育甚至会导致湖塘下部形成多年融区。此外,侧向热流计算结果表明,3种热融灾害全年都在向其周边的多年冻土放热,通过对比发现热融湖塘的侧向热侵蚀能力最强,其次是热融沟,侧向热侵蚀最小的是热融滑塌。  相似文献   
383.
采用同位素稀释ICP-MS测定法,对中国东海陆架及日本冲绳海槽的6个沉积物芯中U和Th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以了解氧化还原敏感元素U在近海次氧化性沉积物中的蓄积行为,并评价其在全球海洋铀平衡中的意义。东海沉积物芯中,238U浓度及238U/232Th比值随深度变化不明显。但是在冲绳海槽沉积物芯中,238U浓度及238U/232Th比值在沉积芯表层氧化带显示较低值,然后在次氧化层随深度增加而增加。230Th和232Th浓度在所有沉积物芯中基本不随深度变化。这些结果说明,冲绳沉积物中有“自生铀”的蓄积过程发生,蓄积速率约为(47±5)~(90±8)ng/(cm2·a),与文献报道的世界其他海域次氧化性沉积区大致相当。进一步证明了U在近海次氧化性沉积区的蓄积对于全球海洋铀平衡有重要意义。“自生铀”的主要蓄积机制是海水U(Ⅵ)向沉积物迁移,在还原条件下被还原为惰性的U(Ⅳ)并被吸附在沉积物固体相上。  相似文献   
384.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正式开通.BDS-3增加播发B1C、B2a新信号,结合原有北斗二号(BDS-2)的B1I、B2I、B3I信号,5个频点形成7种消电离层组合,进行双频精密单点定位(PPP)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组合PPP定位精度在厘米级.  相似文献   
385.
X波段岸基雷达作为一种新颖的海况遥感观测方式,可直接观测到实时的海况信息。通过对雷达影像的分析,能够获得海面上的波浪场。由于波浪在近岸的折射、浅化变形等原因,观测到的雷达影像场为近岸非均匀波浪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影像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的应用。针对波浪的近岸非均匀性,将二维小波变换应用于雷达影像分析,子影像中6个空间点的波数谱显示:影像中的波浪非均匀性显著,主能量的波数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二维小波变换应用到X波段雷达近岸影像处理中,可较好体现近岸波浪的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386.
利用GPS量测运动物体速度的功能可以用来进行波浪量测,由于卫星移动与波浪运动在频谱上有不同的特性,自GPS讯号中分离出波浪运动速度,通过方向波谱分析理论,可以计算求得波浪参数和波谱.但偶尔的卫星讯号漏损和水位谱低频噪声等问题会导致较大的误差,移动平均法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经实验室及海上实测验证的结果可知,用GPS与海上浮标量测波浪的结果一致,表明可以由GPS讯号中计算出正确且可信赖的波浪信息,其中波高和周期的误差均小于5%,波向约有10°的误差,此误差不随波浪大小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