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42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679篇
海洋学   21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分析评价一种新型海洋多电极电阻率法对海底沉积物中冷泉气体渗漏过程的探测能力,根据前人理论研究,结合具体实例构建沉积物中快速及慢速冷泉气体汇聚、渗漏、喷发阶段地电模型,模拟采用海洋多电极电阻率法进行探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理论剖面图像,并和室内实验实测剖面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快速冷泉探测剖面图像中,含气层和渗漏通道会因冷泉气体扩散状态不同表现为不同的电阻率异常特征,但易于识别。在慢速冷泉探测剖面图像中,浅层沉积物中气体富集区呈明显的高阻异常区,随着气体渗漏异常区逐步消失。两种喷发过程形成的微地貌特征也可在探测图像中得到反映。海洋多电极电阻率法是一种可以图化描述沉积物中含气层、渗漏通道及气液界面空间分布位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42.
已有研究表明影响有机蒙脱石性能的因素很多,除了有机改性剂的特性外,蒙脱石的晶体化学特征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为了探讨烷基链链数和阳离子交换容量与有机蒙脱石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3种不同阳离子交换容量的蒙脱石为主体,4种季铵盐阳离子改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18)、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18)、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12)和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12)为客体,在不同添加量条件下(0.2、0.5、1.0、1.5、2.0、2.5、3.0、4.0CEC)制备了多个系列的有机蒙脱石,并用XRD、TG-DTG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容量与层间柱撑高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对表面活性剂在蒙脱石上的吸附量有显著的影响,吸附量随着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双链表面活性剂对蒙脱石层的撑开能力比单链更强,在层间具有更复杂的自组装过程,导致其热分解过程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943.
被动陆缘深水富油气区油气资源丰富、大发现接连不断,正逐渐成为全球油气勘探的新热点。2000-2007年全球被动陆缘深水区(300 m)共发现33个大型油气田,占全球同期油气大发现的42%。南海北部海域、南海南部海域及东南亚地区等属被动陆缘类型,近年来在深水区也不断有新的油气田发现。对比分析了我国南海被动陆缘深水盆地与典型被动陆缘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存在的差异,比如发育时间上我国南海较国外发育晚、时间短;在被动陆缘发育的4个典型阶段——前裂谷期、裂谷期、过渡期和漂移期中,裂谷期与过渡期发育明显不同;不同演化模式导致不同的沉积、成岩、热演化环境等;沉积层厚度差异较大,国外被动陆缘沉积层厚度可达上万米;大地构造环境造成油气疏导系统差异;双层结构发育的具体情况不同,使得膏岩岩层、上构造层烃源岩发育差异明显等。因此,寻找具有特殊地质条件(比如我国南海经历了特殊的洋盆扩张史,其南部挤压、北部拉张、西部走滑、东部消减)的深水海域;考虑生物礁储层比较发育的独特优势(比如南海北部的流花11-1生物礁大油田,地质储量1.64亿t,南海南部还有许多与生物礁碳酸盐岩有关的油气田),将是今后南海被动陆缘深水区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44.
在综合运用多种物化探技术开展隐伏矿定位预测的研究中,找矿预测技术的有效性定量评价可为最佳探测技术的优化集成和实现深部隐伏资源的三维定量定位预测提供最关键的参数。本文以经典的统计学理论为基础,首次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剖面对比的有效性定量评价方法并对物探CSAMT法应用于凤凰山铜矿找矿预测的有效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凤凰山铜矿床区,13条勘探剖面上的CSAMT法的找矿预测有效度均较高,说明此方法在该区的找矿效果好,可优选其作为该区深部找矿的主要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945.
基于大孔径闪烁仪(LAS)测定农田显热通量的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显热通量是反映地-气间能量交换强度的重要指标.随着涡度相关(EC)技术的快速发展,点尺度的显热通量测量已经变得比较容易和准确可靠,像元尺度(公里尺度)的显热通量的地面测量成为连接遥感反演和地面验证尺度扩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孔径闪烁仪(LAS)是目前唯一一种可直接用于像元尺度上显热通量测量的仪器.为了研究该仪器在使用过程的问题,比较了用2种方法同时在禹城农田上观测的显热通量,重点分析了两者之间产生误差或不确定性的原因.初步研究表明:①无论白天还是夜间,用大孔径闪烁仪(LAS)测量像元尺度上的显热通量是可行的,与涡度相关方法得到的结果总体相关性比较好,日变化趋势非常一致.②LAS与EC对比观测表明:白天显热通量较小时,HLAS比HEC偏大,白天显热通量较大时,HLAS比HEC小;当显热通量由小变大时,其平均绝对误差越来越大,相对误差越来越小.③由于下垫面的非均匀性,风速风向变化将会改变通量贡献区(footprint),从而造成2种结果出现偏差.另外,波文比、零平面位移和地表粗糙度等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影响LAS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946.
947.
付碧宏  贾营营 《地质科学》2010,45(4):917-929
乌什逆冲断褶带位于南天山库车前陆逆冲褶皱构造带的西段,对该地区晚新生代构造活动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南天山前陆逆冲构造带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卫星遥感影像和DEM数据的解译分析,并结合研究区野外考察及典型地震反射剖面的分析,表明乌什逆冲断褶带东部地貌演化受褶皱生长影响较为深刻,发育一系列由新到老的冲积扇和风口。台兰河中游河流阶地和冰碛物均被秋里塔格断层错断,阶地断距为3.1~6.7 m,台兰期冰碛物(M_2)断距约80 m。秋里塔格断裂第四纪以来水平缩短速率约为1.23~1.59 mm/a。西部地区发育一系列逆冲断层,并发育典型的活动断层陡坎。乌什凹陷地震活动也具有明显的西强东弱的特点,地震活动具有沿断层呈带状分布的特点。乌什逆冲断褶带位于南天山造山带东西构造的转换地带,地震活动西部明显强于东部,且具有呈带状沿南天山及其山前逆冲断裂带分布的特点。历史地震分析表明上个世纪以来该区域未有7级以上地震发生,但其西部地区6级以上地震频发,随着阿克苏地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乌什逆冲断褶带的地震活动性应该引起地质学家更加深入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48.
聊城市引黄灌区水费收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国华  逯根堂  宋秀宏 《地下水》2010,32(1):163-164
对聊城市的整体灌溉的情况作了简要概述,详细阐述了灌区水费收缴现状,分析了制约水费价格及收缴困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提出了拓宽投融资渠道,转变水费观念和探索可行的水费征收模式等五项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49.
贾亚平  孙军平 《地下水》2010,32(5):81-81,84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矿产资源丰富,但区内水资源紧缺,已有和规划的水源工程基本上都是按照各自的设计供水目标单独供水,目标单一,没有形成规模。对区内已有和规划的供水工程联网方案进行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工程的互补作用,提高能源基地的供水保证率。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50.
通过综合分析张马屯铁矿尾矿基本特性,对张马屯铁矿尾矿进行了铁尾矿砖生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张马屯铁矿尾矿,采用压制成型法,可以制备出MU10等级以上的建筑用砖,颜色一致性好,铁尾矿砖为灰色,抗冻性良好。认为利用尾矿制备建筑用砖是一条很好的尾矿利用途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