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河套古大湖"对于研究区域环境及气候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其形成与消亡的时代仍存在争议.依托于哈素海西南岸边获取的HSH钻孔,采用AMS14 C、OSL测年方法确定了沉积物年代,结合岩心的岩性、沉积结构等特征,分析了哈素海的演化历史,并探讨了河套古大湖存亡的时期.结果表明,哈素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主要经历了...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Pi2脉动和地磁AE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北京地区1998年1月1日至3月26日和4月24日至6月13日共136天记录的Pi2脉动事件特性,并与同时期亚暴AE指数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在北京地区越靠近日侧,观测到的Pi2脉动事件越少,幅度也越小.并不是每次亚暴都能激发空腔振荡模,亚暴强度的增加也并不代表空腔振荡模产生概率的增加.随着亚暴AE指数的增大,Pi2脉动的平均幅度基本上也在增大.但也有例外,可能是由于北京观测地点距离亚暴电流楔位置较远造成的.北京地区的Pi2脉动可以发生于亚暴的整个过程中,从AE指数开始增长期间(亚暴增长相),一直到亚暴AE指数恢复正常(亚暴膨胀相后期).某些亚暴没有对应着Pi2脉动事件,其AE指数从小于200nT一直到800nT以上.从观测数据来看,北京地区虽然纬度分区在低纬区域,但其Pi2脉动的特性与中纬Pi2特性更为靠近.所以不宜用北京地区Pi2来预报亚暴,以避免误报和漏报.  相似文献   
13.
南黄海北部坳陷是在印支期前陆盆地基底上发育的白垩纪—新生代大型伸展盆地.笔者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南黄海北部坳陷周缘大地构造学研究、盆地内构造变形—陆相层序充填研究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比了中韩两国学者对于北部坳陷的陆相层序划分方案的异同点,列举了目前研究的薄弱点,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此研究对于东亚陆缘断陷盆地群地球动力学机制分析、扬子—华北碰撞造山带垮塌研究以及南黄海油气勘探突破均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开氏法测量煤中氮含量的重要性及其开氏法测定的原理,对测定过程中几方面主要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分析.指出在测定过程中,必须认真、细致的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才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立法部门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调研的不断深入,土地综合有效利用的主要措施——土地整理也已成为深化土地管理的一项新课题,因土地整理涉及环境和资源诸多问题,也是贯彻国家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组成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为不断适应国土资源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枣庄市国土资源局薛城分局创新学习方式,采取4项措施打造学习型机关建设。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地磁匹配研究中往往忽略地磁日变的影响,文中分别基于IGRF11模型和MAD匹配算法探讨了地磁匹配中的地磁日变效应.基于IGRF11模型的定性分析表明,地磁日变效应显著,即使在地磁变化较为平缓的区域,地磁日变仍给匹配定位带来较大影响.分别利用地磁平静时期广州、兰州、北京十三陵3个地磁台站分均值数据,基于MAD匹配算法定量分析了地磁日变效应.结果表明,匹配定位误差呈现出类似于日变形态的变化特征,且纬度效应显著,广州台站纬度方向上的最大误差达0.189°,经度误差达0.492°.  相似文献   
18.
安徽宣城黄土堆积的磁性地层学与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磁性地层学方法对安徽宣城剖面的研究表明,B/M界限位于剖面中网纹红土的中下部,结合光释光测年可以外推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典型风成沉积开始形成于0.85Ma前后。这一年龄对应于一次全球性的气候转型事件,在海洋沉积与我国北方的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均记录了这一气候转型事件。同时,0.85Ma对应于中更新世的两大地质事件,一是全球冰量的增加,二是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长江中下游地区风成堆积的开始,可能是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时间服务器——GPS同步钟赵华冯玉华张志中(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GPS同步钟的特点GPS同步钟是根据国家地震局“台网改造”项目而研制的新一代基本台网时间服务器。目前我国各地震台站均采用BPM授时方式,有些台站由于受...  相似文献   
20.
通过黄土高原西部平凉剖面的植硅体分析,对黄土高原西部全新世中晚期气候进行研究,将研究时期的气候分为5个阶段:8.43~7.78KaB.P.,气候凉湿;7.78~7.17KaB.P.,气候暖湿;7.17~6.27KaB.P.,气候总体仍为暖湿,但较上带有变冷趋势;6.27~5.55KaB.P.,气候特征为凉湿;5.55~0KaB.P.,气候特征仍为凉湿,但具有偏凉干趋势。明显的气候波动与全新世中晚期全球变化可以对比,与相邻区域的孢粉、粒度、磁化率等研究工作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