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4篇
测绘学   77篇
地球物理   2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充分研究现有几何方法确定局域似大地水准面的基础上,根据独立网内点间高程异常差的不变性和独立网间大地高起算基准面与WGS84椭球面的平行性,提出通过两步处理,获得大区域连续似大地水准面的思想和方法,即首先统一相邻两个独立GPS网大地高起算基准面,然后再利用几何方法确定大区域似大地水准面.该方法在长江口北岸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无验潮模式下的GPS水下地形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马小计  何义斌  赵建虎 《测绘科学》2003,28(2):29-30,34
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模式定型于利用GPS测定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利用测深仪测定水底点的深度,附之以瞬时潮位资料,获得点位的高程。这种模式在上述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取得完满的结果。但当验潮条件不具备时,该模式将不能获得测点的高程。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无验潮模式下的水下地形测量思想,该思想不用专门测定潮位,而直接利用GPS的RTK测量技术,辅之以姿态测量和补偿,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水底点高程。该方法被验证是正确的,希望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异常检测和滤波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根据较大区域的测深数据的分布特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滤波、局部方差检测和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定位异常数据 ,并滤去随机噪声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基于数据融合的侧扫声纳图像处理的特殊过程。根据现代侧扫声纳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声线跟踪法进行斜距改正,同时对目标阴影区进行了处理;对文献[1]的灰度不均衡的改正算法进行了改进。利用小波变换检测出灰度突变区,根据剔除突变区后计算的灰度改正系数进行航向上的灰度改正,并用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鉴于波束展宽效应对远场目标造成的拖尾效应,论述了对拖尾效应使用的去卷积的改正算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GPS高程信号和Heave信号的频段特征,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取了GPS高程和Heave中的有效频段信号,合成了一个全新的信号。该合成信号能够全面反映多波束换能器的实际垂直运动,并能够克服传统多波束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多波束在垂直方向的成果精度。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DGPS和信标系统在疏浚工程中的缺陷,以及软式扫浅在疏浚工程中所具有的优势,介绍了软式扫浅的基本原理和构架,以及在大唐煤码头工程中的应用,为其在疏浚工程中的应用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多波束波束脚印位置归算方法忽视收/发换能器位置差异给深水测深带来的显著影响,以及新算法虽顾及收/发差异但效率偏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顾及传播曲面的高精度快速波束脚印位置归算算法:①基于多波束测量和声线传播原理,提出波束传播曲面模型;②将扇区内波束分为插值结点和待插值点;针对前者,提出采用迭代搜索和插值的方法避免建立完整的传播曲面;③针对后者,利用插值结点参数,提出基于多项式插值的方法获取其发射单程时间和声线俯角、方位角;④综合完成所有波束脚印位置归算.浅水和中深水区试验表明,本文方法的交叉线检验精度与Cari s相近,且均优于传统算法;相较Cari s计算结果,本文同号波束脚印的深度偏差分别为0.35‰水深和0.11‰水深,且计算效率分别提高了8% 和35%.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水域地形地貌研究对河道治理建设、水上交通运输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而建立高精度的无缝深度基准面及其与其他垂直基准间转换模型将直接影响到水陆交界区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的获取及统一综合管理与分析。为此着重研究了基于三维潮波运动数值模拟、海面地形和大地水准面3种手段联合的河口水域无缝深度基准面构建及其与其他垂直基准间转换模型,并在长江口南支这一典型河口水域进行了建模实验和模型精度评估分析。结果显示,垂直基准转换模型中误差为12.4 cm,与现场长期潮位站实际观测结果比对分析得垂直基准转换模型误差绝对值均值为24.2 cm,尽管大于模型中误差估值,但仍满足国际水道测量规范对测深中垂向最大不确定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潮位序列分段匹配方法。通过系统误差类型分析、分段段长确定、沉降发生具体时刻确定、系统误差类型探测和修复等算法研究,实现了临时潮位站潮位资料不同系统误差的准确探测和高精度修复。  相似文献   
10.
为加深对海洋测绘知识、技术体系的系统化认识,在分析海洋测绘概念形成与发展、学科专业体系构成与分类现状以及海洋测绘理论和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将海洋测量各分支技术按面向要素或目标的客体认知技术、面向应用方向的服务技术,以及通用型关键支撑技术进行体系化归类论证,依此建构了立足学科交叉理论、凝聚关键技术,适应多样化服务需求的专业教育模式。将海洋测绘技术进行体系化归类,厘清了相关科学与海洋测绘各分支的关系,突出了学科的认知与描述目标,彰显了技术驱动与需求牵引的海洋测量技术与应用发展状态,也适应人才能力指标设定和灵活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