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吕德锐  车德福  贾庆仁  李佳徐  修春华 《测绘科学》2016,41(12):288-291,301
针对煤矿地质信息获取耗时且二、三维应用较少的问题,该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钻孔图像得到煤矿地下空间信息的方法;首先采用深度匹配算法实现全景环形孔壁图像的快速裁切;其次通过种子填充法实现多幅孔壁图像的自动无缝拼接得到完整钻孔图像;然后以此图像为底图进行地层素描以提取地下空间地质信息;最后利用提取后的信息生成二维钻孔柱状图和真实三维钻孔模型。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矿山地质信息快速准确提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比较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和半月节射频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揭示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7例没有明显血管压迫的且行颅内段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梳理术组)和37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射频术组)进行3年随访,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和颜面部麻木发生率。结果 梳理术组和射频术组术后3年有效率分别为78.4%(29/37)和73.0%(27/37),术后3年复发率分别是21.6%(8/37)和27.0%(10/37),术后颜面部麻木发生率分别为91.9%(34/37)和100%(37/37),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和半月节射频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为理想的手段,考虑到开颅手术的风险,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术可能更合适于治疗没有明显血管压迫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43.
文章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首次确定了伊春火成岩带内的二股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伊春火成岩带早中生代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限,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金云母40Ar_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二股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81.0±4.2)Ma。伊春火成岩带内早中生代金属成矿作用分为:早期(200~181 Ma)与二长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_热液脉型铁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晚期(178~175 Ma)与花岗斑岩有关的斑岩型钼矿床成矿作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类侵入岩(如二长花岗岩)与铅山组碳酸盐岩接触部位是伊春火成岩带内矽卡岩型_热液脉型铁多金属矿床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44.
基于集合平方根滤波方法(En SRF)同化方法和NOAH陆面模式的WRF-En SRF陆面同化系统,同化了江苏省70个自动站资料进行试验,研究加入不同的同化资料(地表温度、10 cm土壤温度、20 cm土壤温度)及初始扰动强度的大小对陆面数据同化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区域(降水大值区和降水小值区)的分析场进行效果对比,并且检验了同化系统在一次典型的梅雨锋暴雨的同化效果,证明了这个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于资料选取试验,比较全场平均的同化时刻分析场模拟观测相对真实观测的均方根误差可以得到:同化地表温度资料并且初始扰动强度1 K的时候同化效果最理想。对于选定的降水大值区和降水小值区来讲,降水大值区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分析场更加接近于真实场。运用于一次梅雨锋暴雨的同化实验,对于最后一个同化时次的分析场作为背景场做集合预报,最终证明预报结果是有效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地表温度和近地面风场的预报结果都较用NCEP再分析资料直接做预报作为控制试验的结果有不同程度的改进。这说明该系统应用于实际同化中的性能较为良好,可以应用于实际土壤湿度与温度的预报。  相似文献   
145.
对珠江三角洲西江河口附近PRD05孔(113°11′ 02″E,22°31′24″N)的岩性和介形类的高分辨率分析表明,受海平面变化和河流作用的影响,研究区晚第四纪经历了多次环境变化。26600\{a BP\}以前为河流环境,底部为河道沙砾沉积,随后水动力条件减弱,发育河漫滩沉积。26600—13400\{a BP\} 前期发育泛滥平原相沉积,后期受末次冰期的影响,本区暴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泛滥平原相沉积的上部风化成杂色黏土。珠江口地区冰后期海侵应开始于约13400\{a BP\}。13400—9000\{a BP\}为海侵初期,本区形成沼泽相沉积。9000—4850\{a BP\}为全新世大海侵时期,本区为持续的河口海湾环境,发育以海相—半咸水型为主的介形类动物群,发生了3次小规模的海平面波动,导致水体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介形类动物群的组成和丰度。最大海侵发生于7500—7140\{a BP\}之间,PRD05孔主要介形类属种的丰度在这一阶段达到全新世最大值。4850\{a BP\}以来为持续海退期,河流作用增强,本区逐渐转变为上三角洲平原环境。  相似文献   
146.
胶南市地处青岛西海岸,全市总面积1894km2,海岸线138km,管辖海域4000km2余,其中-20m以上浅海面积500km2、滩涂面积55km2,海湾5处,岛屿4个。近年来,胶南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把工作的着力点转到了“以项目兴办和园区基地建设促进海洋渔业跨越式发展,以优质服务促进管理水平提高”上来,着力实施了对外开放、项目推动、园区带动、科技兴渔和依法兴海策略,渔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进步,产业优势大幅度提升,资源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海洋渔业执法水平明显提高。2002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2.9万t,比上年增长3.5%;渔…  相似文献   
147.
供热管网泄漏是热力公司供热效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供热管网与其他管网的主要区别就是泄漏会造成周围产生高温温度场。据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城市供热管网漏损位置定位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红外设备探测供热管网因泄漏而造成的有规律的地面温度场并与管网的GIS空间数据相结合,分析反演定位管网的漏损位置。并且开发了手机端软件,实现了手机端即时显示供热管网由于管道泄漏造成的地表温度场变化情况和供热管网漏损位置计算分析结果,满足城市供热管网漏损位置快速定位、快速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8.
在200℃高温条件下,对MX-80膨润土粉末进行了不同时长(0、15、30、60、90、120d)的热老化预处理;通过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简称TGA)、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和电镜扫描(electron microscope scanning,简称SEM)等试验探讨了MX-80膨润土中结合水、矿物成分、微观形貌等随热老化时间t的变化规律;基于蒙脱石矿物晶体结构学理论揭示了MX-80膨润土高温老化时间效应的细微观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膨润土中自由水、弱结合水和强结合水随热老化时间t的递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脱附现象,0~15 d变化显著,15 d后趋于稳定,120 d后三者降幅分别为82.6%、68.8%和96.5%;(2)随着热老化时间t的增加,膨润土主要矿物成分蒙脱石部分转化为稳定性较好的钠云母,0~15d变化显著,15d后趋向稳定,120d后二者的变化量分别为–12.57%和+12.47%;(3)高温热老化过程中,蒙脱石矿物的晶层间距减小,引起片层状矿物之间收缩变形,导致膨润土的微观形貌随着热老化时间...  相似文献   
149.
于德福 《国土资源》2012,(10):34-38
为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河南省,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供应基地。近河日,记者随全国人大环资委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新闻采访组分别对河南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矿山企业进行了采访。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省在突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瓶颈制约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全方位突破。  相似文献   
150.
水泥混合上海黏土pH值和电导率与强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东日  罗春泳  沈水龙 《岩土力学》2012,33(12):3611-3615
针对目前钻芯取样、标准贯入试验、荷载试验等水泥搅拌桩的检测方法试验要求高、试验时间长、测试费用高等诸多缺点,提出联合测定水泥土初期pH值与电导率的方式来判断其后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混合土性状的方法。以上海地区第④层黏性土为研究对象、以水泥掺量为变量,对加固土体的化学性质与其强度增长特性做了试验研究;探讨了pH值和电导率与水泥掺量、养护时间、后期强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泥土初期的pH值和电导率大于分别为11.5和0.09 s/m的临界值时开始产生强度。在此之后强度随着pH值的增长而缓慢增加,但当pH达到11.8时,强度开始随着pH值的增长而迅速增加。电导率与强度变化关系的这些特征可以避免用水泥土初期pH值单一化学指标来判定其后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带来的误差与风险。为判定上海地区黏性土水泥搅拌桩的强度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