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119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489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针对渤海油田L井存在异常高压、三压力窗口窄、在高压区域存在断层等作业难点,通过应用精细控压地面设备,控制合理的钻井参数,形成精细控压钻井技术,降低了在L井钻井过程中发生喷漏同层的风险,实现了溢流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结合控压钻进、接立柱、起下钻等安全作业措施,成功实施L井侧钻井眼作业,为渤海油田异常高压地层的勘探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42.
为探讨胶东水旺庄金矿床成因,对载金黄铁矿和石英进行了S-H-O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的测试分析,研究表明:黄铁矿δ34S介于7.0‰~8.5‰,流体的δD介于-91.7‰~-82.6‰,δ18O介于2.6‰~5.6‰,发育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含CO2流体包裹体和含子矿物流体包裹体等3类,流体盐度介于1.2%~13.8%(NaCleq),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290~350 ℃,成矿期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的H2O-CO2-NaCl±CH4体系,具有深部岩浆来源特征.流体的不混溶或沸腾作用导致了金的沉淀富集.受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及后撤影响,胶东地区发生了大规模岩浆活动和强烈的地壳隆升,所产生的热隆-伸展构造为该区大规模金矿集中爆发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主拆离断层中主要形成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在主拆离断层下盘主要形成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43.
胡鹏 《地质与勘探》2018,54(6):1202-1214
唐塞斑岩铜钼矿床位于苏门答腊岛北部,是岛上规模最大的矿床。本文在系统的野外观察及室内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及H、O、S、Pb同位素测试分析,查明该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分析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主成矿阶段流体为中高温(280~386℃)、中等盐度(11.46~15.27)wt%NaCleqv、中等密度(0.73~1.11g/cm3)的流体,成矿深度为7.17~9.59km,矿床形成于中等深度环境;矿石石英脉中石英的δ18OH2O值范围为4.6‰~6.3‰,含矿石英脉中石英的δ18DV-SMOW值范围为-64.9‰~-73.5‰,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有一定量的大气降水混入。矿石中硫化物组成变化范围窄,为1.32‰~2.23‰,多数集中在1‰左右,且具有呈塔式分布特点,表明主要为岩浆硫源;矿石硫化物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767~19.032、15.689~15.899和38.683~39.159,具有显著的上地壳和地幔混合性质,表明成矿物质可能与大洋沉积物和洋壳的部分熔融有关。以上研究证明,唐塞矿床属于中-高温中等深度斑岩型铜钼矿床。  相似文献   
944.
本文利用二维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地幔柱与大陆岩石圈相互作用,着重探讨上覆大陆岩石圈结构、地幔柱规模及二者间的相对位置等参数对上覆大陆漂移速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地幔柱作用下,大陆是否含厚的岩石圈根对其自身的漂移速率有一定影响;在相同规模地幔柱作用下,大陆的漂移速率随着岩石圈根的增厚而减小。另外,大陆岩石圈越长其漂移速率越小,最终漂移距离越短。且随着地幔柱直径的增加,上覆大陆漂移速率和持续漂移时间都会随之增加。对于含岩石圈根模型而言,岩石圈根位置越靠近地幔柱上涌中心,上覆大陆的漂移速率越大,最终漂移距离越长。而对于不含岩石圈根模型,上覆大陆与地幔柱的相对位置同样影响较大。地幔柱越靠近上覆大陆岩石圈的边缘,其对于大陆漂移的影响越显著。上涌地幔柱对于上覆大陆漂移普遍起到10 cm/a以上的增速作用。模型结果对认识印度大陆在晚白垩世的快速向北漂移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学约束和地质启示。  相似文献   
945.
通过地球化学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分布规律,对研究区地层、岩浆岩及构造等进行合理解释推断以指导研究区的地质填图、找矿靶区优选工作;对黑龙江座虎滩-大卜场地区1:5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数据进行剩余异常分量R型因子分析并计算其因子得分,结合单元素异常特征,对各矿化因子所代表的信息进行整合,初步确定了本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等地质体及构造断裂带位置,优选Au-Cu-Mo、Au-Cu、Cu综合找矿靶区五处。  相似文献   
946.
基于大砬子地区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统计计算了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分析研究了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元素异常特征,认为研究区Au、As、Sb、Hg异常规模较大,相对离散程度大,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优选出王福店金矿成矿远景区和余庆老沟金矿成矿远景区2个远景区为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47.
西昆仑苏巴什东部的侏罗系杨叶组地层,位于康西瓦-木孜塔格构造混杂岩带北侧的昆南增生杂岩带之上对。对该地层研究对探讨西昆仑地区侏罗系沉积环境和构造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其孢粉的研究,表明了该套地层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并且指示出其古气候为温暖潮湿环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地层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且为一套浅湖-滨湖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48.
甲乌拉铅锌银矿床是大兴安岭西坡得尔布干铜(钼)-银铅锌成矿带内大型铅锌银矿床之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与火山-次火山热液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对含矿岩体石英二长斑岩开展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石英二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2.2±1.5 Ma (MSWD=4.7,n=31).结合前人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认为甲乌拉矿床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成矿,与区域上同类矿床产于同一时代,形成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碰撞造山后的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49.
辛文彩  夏宁  徐磊 《地质与资源》2018,27(3):293-297
为满足近海地球化学调查及资源勘探的需要,研制了3个珠江三角洲沉积物标准物质.样品经干燥、球磨至200目,采用XRF法进行均匀性检验,结果显示方差检验的F实测值均小于列表临界值,证明样品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在2年时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元素进行了4次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稳定性良好.共12家实验室参加了合作定值,采用了16种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最终定值元素70项.该标准物质的研制将为河口三角洲地区地质调查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950.
文化对世界格局的塑造是无形却深远的。当前研究中鲜有基于地理空间视角、应用计量方法探索国家文化差异并刻画全球文化空间格局规律。为此,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欧氏几何距离的文化亲疏程度测算方法,利用Hofstede国别文化属性数据测度了国家间文化亲疏程度分值;继而以此分值构建网络矩阵,分别应用社区探索算法和基于“子群内外关系”的凝聚子群分析方法识别出各国因文化亲疏差异而结成的若干文化集团,综合2种结果,命名全球文化圈类型并分析其空间格局。结果显示:① 全球存在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北欧文化圈、大陆欧洲文化圈、拉丁文化圈、东正教文化圈、西非-加勒比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泛亚文化圈8个文化圈,其中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北欧文化圈、大陆欧洲文化圈、拉丁文化圈关联较为紧密,组成泛欧美大文化圈;② 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亲疏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由近及远分布特征:周边亚洲国家与中国最为亲密,少数高加索、巴尔干半岛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也与中国较为亲密;亲疏不明显的国家广泛分布在中间地带,包括西亚、北非、中东欧,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美洲少数国家;较为疏远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北欧、西欧、北美、大洋洲地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南美洲亦有分布,最为疏远的区域是北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