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173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443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61.
准确预测波浪作用下沿岸输沙率是沙质海岸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根据数十年来国内外沿岸输沙率公式的研究进展,按研究方法对各项成果进行分类,并兼顾时间逻辑,回顾了各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性成果。对各项成果的理论基础、考虑因素、资料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采用现场原型沙、室内原型沙和室内轻质沙等实测资料,对国内外常用公式的预测准确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孙林云公式与各项实测资料的吻合程度最高,在众多沿岸输沙率公式中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可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2.
963.
为实现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减震设防目标,提出了一种新型分阶段屈服金属阻尼器,由2组三角形耗能钢板组成,通过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研究,揭示了其分阶段屈服工作原理,研究了其滞回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阻尼器能有效实现分阶段屈服耗能,小位移下,屈服耗能的同时附加给主体结构的刚度小;大位移时,滞回曲线饱满稳定,相比于2组耗能钢板串联,极限位移更大,变形能力强,抗疲劳性能好。在材性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阻尼器恢复力模型,与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较好,为下一步用于结构减震控制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64.
基于EOS-Terra/MODIS的沙尘暴遥感监测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通过分析沙尘暴的波谱响应特征及EOS-Terra/MODIS传感器通道的特点,阐述了利用EOS-Terra/MODIS进行沙尘暴监测的机理,提出了利用MODIS进行沙尘暴监测的热红外双通道差值法、三通道彩色合成直方图均衡增强法及基于双通道域值的叠加分析法,并进行了示范比较研究。研究指出基于MODIS采用双通道法进行沙尘暴遥感监测有其局限性,不能快速、有效地提取沙尘暴信息。三通道彩色合成直方图均衡增强法直观判读效果较好,但缺少定量化分析。基于双通道域值的叠加分析法是一种集定量、定性分析于一体的监测方法,有利于对沙尘暴信息的准确提取,为利用MODIS数据进行沙尘暴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65.
地质灾害诱发因素中降雨是主要的因子之一,通过建设中尺度自动站网络收集基础数据,建立地质灾害预报工具,提高地质灾害预报准确率,建立地质灾害工作平台,实现部门之间的资料共享和会商。  相似文献   
966.
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晚前寒武纪热水沉积作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晚前寒武纪在拨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发育厚度较大的层状硅质岩层,岩石化学成分较单一,硅质矿物含量90%以上,岩石富Fe、Mn,相对贫Al、Ti、Mg。岩石贫微量元素,但富Ba、As、Sb、Ag、U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低,Ce呈明显的负异常,轻稀土含量大于重稀土含量。δ^30Si值变化范围为0.0‰ ̄0.7‰,δ^18O值变化范围为20.1‰ ̄23.6‰。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67.
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生态系统研究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线路调查的方法,分析洪泽湖东部湿地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11科354属508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菊科、禾本科和蔷薇科植物为优势科;保护区以草本植物为主,有301种,乔木树种92种,灌木树种65种,藤本植物50种;植物区系有14个类型,以温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的48.56%,热带性质的属占34.48%,世界广布性质的属占15.52%。江苏洪泽湖东部湿地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丰富,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特性,应加强对重点植物的监测和保护。  相似文献   
968.
虎跳峡龙蟠右岸土石混合体粒度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分维理论对虎跳峡龙蟠右岸分布的土石混合体粒度分布的分维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了平均粒径与相应的分维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通过研究表明,土石混合体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由于其本身为级配不良土,在分维曲线上表现为双重分形分布,这种特殊的分维分布与土石混合体的成因及形成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69.
基于GRACE及GRACE-FO重力卫星数据,通过滑动T检验确定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突变的特征时间点,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合多变量趋势分析和贡献率量化法探究陆地水储量变化成因,讨论南水北调工程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南水北调前(2004-01~2015-01)后(2015-01~2020-10),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的衰减趋势分别为-17.19 mm/a和-13.49 mm/a,缓解约24%,缓解趋势由南到北逐渐增大;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的贡献率比为7∶3,人为耗水是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常年处于亏损状态的主要原因;调水量的贡献率和趋势呈现年际增大和升高态势,预示南水北调工程在改善区域陆地水储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70.
孔中测温作为一种原位测试方法,是地热资源勘察、开发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技术,能够弥补传统点式测温耗时与漏测的不足,同时传感光纤具有耐高温、高压和抗(钻井液)腐蚀性等特点,可实现钻孔恶劣环境下的分布式温度测量.本文利用拉曼散射和光时域反射技术,设计了深井分布式光纤温度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将后向拉曼散射光中的斯托克斯光与反斯托克斯光分离,利用反斯托克斯光的温度敏感特性感知环境温度,结合同源斯托克斯光,解调温度信息;根据光纤中光的传输速率和背向拉曼散射光的回波时间,可以对温度点进行定位,实现对光纤温度场的分布式测量.通过多点数字累加平均技术的微弱信号处理方法,并引入光纤突变损耗修正系数、光电采集影响系数等,借助光纤环基准参考,实现测温数据的解算.同时本文设计的深孔耐高温铠装测试光缆,可实现-65~350℃范围内的温度测试;结合GH_DR2号地热孔野外测试实验,完成测深800m,孔内最高温度54.8℃,证明此种测温方法的有效性和潜在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