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云和阴影是影响遥感图像判读精度和可用性的主要因素,传统的辐射校正方法很难去除其影响,因此各种去云和阴影的方法应运而生,但在去除效果和实用性方面存在问题。去除云和阴影需以定量检测云和阴影为前提,因此通过分析TM影像中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差异,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端元选择的LSMA(线性光谱分解)算法,选择了云、绿色植被、阴影和不透水表面等4种端元,定量检测了云和阴影的分布,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对云和阴影的去除,通过处理前后影像的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的符号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是解读传统聚落景观蕴含的深层次地学特征的重要切入点。然而该理论目前尚未从符号学的视角探索文化景观基因的符号机制。对此,本文首先从符号哲学的视角系统地分析了文化景观基因的特征:① 文化景观基因是宏观的聚落意象与微观的细节特征、物质外观表征与内在文化寓意、整体性特征与局部自我更新、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优势性与内涵丰富性的辩证统一;② 文化景观基因有着多样的形态特征和复杂的空间结构,具有非线性、自组织和自迭代的重要特征。其次,论文探索了文化景观基因符号机制的概念,论述了文化景观基因的符号特征、分类和相应的表达方法,明确了构建文化景观基因符号的理论依据。最后,运用VC#.net程序语言开发了文化景观基因符号库原型程序,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本文研究工作表明,开展文化景观基因符号机制的探索,对于完善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理论,促进文化景观基因资源的数字化等深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GML和SVG的电子导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移动计算设备以及WebGIS的发展为电子导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WebGIS在数据组织、数据共享和矢量图形显示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在WebGIS中应用SVG和GML技术和规范在一定程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基于GML和SVG的电子导游系统采用包含终端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服务层的B/S结构,另外,为了使系统具备良好交互性,实现中采用了多通道交互模式。通过实例研究发现系统具有运行效率高、交互性强、开发定制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湘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秩序的表征、测度与归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运员  付翔翔  郑文武  张海波 《地理研究》2021,40(10):2722-2742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受自然和文化双重影响,表现出复杂的空间差异性,通过识别空间差异来判断人地关系及其系统内部的空间机理和文化形成机制,是人文地理学当前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从空间秩序视角出发,选取湘南地区10个典型的传统村落,将方向性序量、紧凑度、分形维数以及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中心性、中心势等指标引入到区域单元下传统村落的空间秩序研究中,通过比较村落内部及村落之间的各项指数变化,并利用TOPSIS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探究传统村落空间秩序的共性与个性,最终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机理。研究表明:① 方向性序量是传统村落空间秩序最直接的表征,湘南地区传统村落方向性秩序均值都在0.7以上,属于上游水平。② 紧凑度和分形维数分别表征村落整体形态的紧凑性和复杂性,从正反两方面反映了传统村落的外向空间秩序,湘南地区传统村落紧凑度较好、边界轮廓复杂性较低。③ 点度中心性代表村落的向心性,接近中心性代表村落的集聚性,中介中心性代表村落的破碎性,湘南地区传统村落接近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的中心均在村落几何中心附近。④ 村落空间秩序实际上代表着社会秩序的自组织性,湘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秩序感整体都较强,其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山水、宗族血缘、经济基础和文化教育4个方面。研究对于识别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并判断其文化形成机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方广大地域范围内分布着为数众多的传统聚落,它们历经沧桑而幸存至今,成为聚落文化景观的“活化石”,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它们面临着被损毁的厄运,因此加强对这些传统聚落的保护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引进G IS技术来进行传统聚落景观管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以南方地区208个经典古镇作为研究样本,初步建立我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这种探索的有益尝试。通过对该系统的目标与意义、结构与功能、技术路线的选择、后续功能的构想等方面的阐述,证实了应用G IS技术可以实现传统聚落景观的多源数据集成与管理;指出了民居建筑数据库作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一个方向,对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延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先进的社会经济文化孕育了为数众多的古村落。本文分析了近些年我国古村落研究的基本特点,并以"文化景观基因学说"分析了古村落景观基因信息图谱平台构建的内容与意义,以及其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同时,讨论了该程序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功能、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与实现思路。最后,以湖南江永女书为例,对古村落景观基因信息进行了提取实验。  相似文献   
17.
人类活动强度是地理学、生态学和自然资源学等多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定量化和空间化是当前人类活动强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现有的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和空间化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以统计学和空间分析方法的空间模拟方法,对典型的南方丘陵区衡阳盆地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衡阳盆地工业活动高强度区呈现一极一带分布,衡阳市市区为极强区,祁东县、常宁市和耒阳市形成了一条南北走向的较强带,工业活动低强度区呈以衡阳市市区为中心的环状分布;农业活动强度分布呈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弱的趋势;交通活动整体分布较为均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国道和省道沿线;总的人类活动强度整体表现不强,但区域差异明显,衡阳市市区及其周边区域人类活动强度最大,低强度区位于衡东县内。根据研究结果,应采取发展北部工业、加强市区对周边区域工业带动和控制西北部农业等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8.
胡最  朱飞  邓运员  郑文武 《热带地理》2013,33(6):681-688
水土流失是当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衡阳盆地地处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在湖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对该地区的水土流失专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收集了衡阳盆地2000、2008年的Landsat影像数据、1959―2008年的降水数据、1﹕250 000 DEM数据和衡阳土壤分类图等研究资料,以RUSLE方程(通用土壤侵蚀方程)为基本方法,参考近年来国内关于该方程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ArcGIS 9.2软件计算了衡阳盆地2000、2008年的土壤侵蚀量。在此基础上,将衡阳盆地的水土流失划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和极强度侵蚀5个等级。结果表明:城镇与大型工程建设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是造成本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衡阳盆地的土壤侵蚀状况总体好转,但仍然需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19.
目前,针对利用无人机技术在山地起伏大、山体植被密集区域,难以获取地面点及DEM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布料模拟算法和改进的局部最大值算法,利用树顶点、树高等植被信息,提取地面点,进而生成整个区域的DEM的方法。以中国传统村落德夯村为例,利用植被系数和高程信息将点云分割为植被密集区和非植被密集区两个部分。在非植被密集区,通过布料模拟算法和改进的局部最大值算法分别提取地面点和树顶点,计算平均树高;在植被密集区,通过该区域的树顶点推算得到植被密集区的近似地面点,最终将两部分的地面点云进行TIN插值得到该地区的DEM。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生成的DEM均方根误差,在非植被密集区达0.037 m,植被密集区可达1.606 m,整体平均误差达1.492 m,总体精度较好,基本可以满足村落尺度空间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基于地物光谱统计特征的建筑物提取方法由于存在较大的同物异谱现象导致提取结果不满足要求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建筑物指数并顾及纹理特征的遥感提取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传统民居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光谱、形态和纹理特征,首先利用形态学建筑物指数法提取建筑,并使用最小矩形长宽比和像元个数区分道路和零星地物,而后利用Contourlet变换和谱直方图相似性计算进行纹理甄别,实现传统民居的遥感识别和提取。为了验证该方法,选取湖南省常宁市庙前镇中田村QuickBird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精度的提取结果,整体精度为71.54%,影响提取精度的关键原因为损毁严重的建筑物光谱特征与目标图像纹理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