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279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61.
?????????????????????????????????????????????г?????????????????SRTM??????????е?????????????????????????????TIN?????????????6.3 m????????????????????????ε?????仯?????????Χ???ε??????ν????TIN?????á?  相似文献   
462.
随着煤炭生产、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对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所提供的地质资料的要求也在变化。今就选煤厂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谈谈可选性煤样的采制和试验问题。一、可选性评价对地质资料的要求由于煤炭工业机械化的发展,人工手选方法逐渐被机械洗选代替,因此,地质资料应满足说明机械化采煤所生产的原煤及洗选的结果。   相似文献   
463.
沈阳市城区地下水位的变化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阳是一个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自上世纪60年代初形成,至1989年漏斗面积达225.79 km2.由于采取限制开采措施,90年代初开始,沈阳市降落漏斗逐步得到恢复.地下水位的升高带来地下建筑被淹等新的环境地质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将地下水位控制在适当的高度,在保护地质环境的同时,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464.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储能重要性日渐突出,成为能源资源研究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山东大汶口盆地石膏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开采形成了大范围地下采空区,因此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是安全生产的保障。利用实验测试、资料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综合评价了大汶口盆地石膏矿区工程地质特征。研究得出盆地内石膏矿层主要位于盆地南部边缘,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主要层位为古近系官庄群大汶口组二段和三段,开采深度多在400m以浅。新生代构造不均衡活动不仅控制着盆地的形成和发展,也控制着盆地内岩盐、石膏矿床的形成。矿带包括三套以泥岩为主的隔水层,和三套以砂砾石或灰岩为主的含水层,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均较高,水体总硬度大。矿带顶板以泥岩、泥灰岩为主,矿带底板主要为泥岩夹石膏、含膏泥岩,围岩单轴抗压强度较低,顶底板工程地质稳固性较差。  相似文献   
465.
466.
鼎湖山森林土壤14C表观年龄及δ13C分布特征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本文给出鼎湖山五棵松、庆云寺和坑口3个森林土壤剖面有机碳14C表观年龄,该地区成壤过程持续时间约为500~1000a最大  相似文献   
467.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查显节  邢立新 《世界地质》2000,19(4):402-407
土地资源管理缺少现势性的实时动态信息,故对“3S”技术迫切需求,详细地阐述了:“3S”技术优势和“3S”技术在土地资源中应用原理及应用现状,最后对“3S”技术在土地资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8.
基于蚀变信息场的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遥感色调异常是遥感矿化信息识别和遥感找矿的重要标志.用于蚀变信息提取的图像处理方法主要有比值增强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方法.然而,如何识别和划分多光谱数据中的异常色调没有统一的标准.文章从图像增强、特征变量选择、特征变量组合分析、特征色调空间展布规律,建立研究区的模式识别字典,提出蚀变信息场理论,从蚀变信息场场强的角度对预测区的异常色调进行定量反演.在吉林东部小西南岔铜金床找矿预测中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69.
在季节性冻土区,冻融作用诱发黄土滑坡的本质是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劣化,探明冻融作用下温度以及水分迁移对黄土强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是必要的。以山西省柳林县某黄土边坡为例,采用一种新的冻融循环方式即按照土体每年历经的温度路径进行冻融循环,研究在温度动态变化的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以及反复冻融循环作用对土体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轮冻融循环过程中,土体强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低温对土体强度影响较大。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土体黏聚力呈指数函数下降,内摩擦角几乎没有明显变化。微观试验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土体内大颗粒破碎化,孔隙增多,表现为颗粒趋于均一化,中等大小(5~10 μm)孔隙占比最大。本次研究模拟了土体经历的温度变化过程,为该地区季节性冻融型黄土滑坡防治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70.
通过系统地梳理以往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陕西省恐龙足迹化石的分布特征和科学价值.陕西省目前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分布在11处地点,地层分布主要为中侏罗世延安组和早白垩世洛河组,已命名的恐龙足迹共有5属9种,造迹恐龙以兽脚类占绝对优势,个体普遍较小.陕西省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弥补了恐龙骨骼化石的匮乏,丰富了中国恐龙足迹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