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301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71.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建立及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是世界石油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的一次理论飞跃。紧密结合中国特殊地质背景和油气工业条件,经过10年不懈攻关,通过构建细粒沉积学、非常规油气储层地质学、非常规油气成藏地质学、非常规油气开发地质学、常规—非常规油气"共生盆地"发展战略等学科内容,基本形成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体系框架。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是世界页岩油和气、致密油和气等典型非常规油气工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引领推动了石油地质学科发展、行业标准制定、国家实验室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有效推进了我国致密油和气、页岩油和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工业勘探开发。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科在未来油气资源综合利用、能源结构科学预判、复杂问题创新解决等方面,仍有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72.
“进源找油”:论四川盆地非常规陆相大型页岩油气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源岩油气规模快速发展,是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选项;陆相页岩油和气是中国源岩油气最具潜力的组成类型,是中国陆上未来"进源找油"最重要的突破对象。本文首次研判提出四川盆地侏罗系油和气发展,应尽快由常规构造-裂缝石油、致密灰岩与砂岩油向孔隙型页岩油气转变,重点阐述了大安寨段页岩油气4项新进展:①评价侏罗系4套富有机质页岩总生油量245×10~8t,石油总资源量172×10~8t,还有相当规模的天然气资源,既富油又富气,其中67%的油气资源集中在大安寨段;②大安寨段二亚段是侏罗系页岩油和气的"甜点段",黑色页岩厚度一般20~80m,TOC平均值大于2%,Ⅱ_1~Ⅱ_2型干酪根,R_o主体1.1%~1.4%,处于轻质油—凝析油气窗口,页岩储层孔隙度4%~6%,页理裂缝发育,脆性矿物含量一般在50%以上,压力系数1.2~1.8,滞留烃量多为100~200mg/g·TOC,油质较轻,地层埋深较浅,具备与北美页岩油气媲美的地质工程条件;③优选出页岩油气"甜点区"评价的3项核心参数(R_o、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埋藏深度),评价出大安寨段二亚段页岩油"甜点区"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北部地区,页岩厚度20~50m,面积约2×10~4km~2;④提出了加快页岩油和气以水平井体积压裂为核心的风险勘探和开发试验、加强全层系资源评价、加速准备先导试验技术方案等建议,力争推动侏罗系孔隙型页岩油和气突破发现。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页岩油和气新认识,可能为真正开启侏罗系源岩油气"进源找油"、规模开发新征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3.
中国铍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23,自引:10,他引:13  
中国是世界铍资源大国,本次工作统计到中国铍资源产地241处。铍矿床可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根据岩浆系统的碱铝属性,内生铍矿床可分属于过铝性、偏铝性、过碱性成矿系统;根据流体演化阶段,再分为岩浆型、伟晶岩型、岩浆热液型等3个类型;然后根据赋矿环境进一步分为伟晶岩型、花岗岩型、石英脉型、矽卡岩型、云英岩型等多个矿化形式。过铝性系统的矿石矿物主要为绿柱石;偏铝性系统的矿石矿物主要为硅铍石、羟硅铍石、日光榴石等;碱性系统的矿石矿物主要为硅铍钠石、斜方板晶石、硅钡铍矿、硅铍石、羟硅铍石、硅铍钇矿等。不同赋矿环境产生不同类型的铍矿床,对应不同的矿物组合、矿化分带、矿石结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铍矿床主要产于过铝性的成矿系统,偏铝性、碱性成矿系统的铍矿床较少。多数铍矿床形成于中生代,主要产于新疆阿尔泰、川西、南岭等成矿带。碱性成矿系统的铍矿床多分布在板块边缘的深断裂或裂谷,过铝性成矿系统的铍矿床主要形成于褶皱造山带,具有一定的定向分布特征。过铝性-偏铝性成矿系统的铍成矿作用可用表示不同岩浆演化阶段和成矿环境的成矿模型描述。笔者建议:在阿尔泰和川西成矿带,重点考虑花岗伟晶岩型锂铍铌钽资源的综合找矿工作;在华南地区,注意与钨锡共(伴)生的铍资源的综合利用;着重在地质找矿和科研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包括在东南沿海、大兴安岭地区寻找火山岩型和岩浆热液型铍矿床;加大西部铍资源空白区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574.
磷矿石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曾美云  刘金  邵鑫  邹棣华 《岩矿测试》2017,36(6):633-640
磷矿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不仅需要分析磷等主要元素,也需要准确地测定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测试过程需要含量适中、定值组分全的磷矿石标准物质进行质量监控,国内外现有的磷矿石标准物质无论是从定值指标还是含量梯度范围等方面均无法满足此需求。本文研制了4个不同类型磷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样品采集自河北张家口钒山磷矿、贵州织金新华磷矿、云南昆阳磷矿、湖北神农架火炼坡磷矿4个典型矿区,其中张家口钒山磷矿和织金新华磷矿为含稀土的磷矿。检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均匀性、稳定性良好;通过11家实验室协作定值,定值元素包括造岩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痕量元素共37项,其中3个组分为参考值,其余均给出标准值和不确定度。4个磷矿石标准物质形成了一个从边界品位、工业品位到磷精矿较为完整的含量系列,P_2O_5的含量分别为10.57%、18.91%、27.78%、39.40%,稀土元素总量分别为0.16%、0.11%、0.032%、0.0083%,可满足磷矿勘查、评价和综合利用开发中对标准物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575.
饱和砂砾料振动孔压与轴向应变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自行研制、开发的高精度中型动三轴仪,对文选定的砂砾料液化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增长和轴向应变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剔除粒径大于5 mm后的模拟料,采用相似级配法,运用DS-2T型动三轴仪进行了一组平行试验。着重比较了砂砾料和模拟料在振动荷载作用下孔压、应变发展模式的区别。结果表明:在均压固结条件下,砂砾料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其孔压的发展模式与模拟料不同,可以用修正的反正弦进行拟合,而模拟料振动孔压的发展模式可用反正弦拟合;二者振动孔压均达不到初始有效固结围压,约为初始围压的90 %左右。模拟料与砂砾料在振动荷载作用下,应变发展模式不同。前者在初始液化前应变幅值较小且无明显增长,临近初始液化时应变大幅度增加导致试样突然破坏;后者在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应变幅值一直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576.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城市化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即所谓的“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在分析城市化现象带来的问题之后,讨论了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实施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77.
话说孙悟空在火焰山城里吃海鲜,火眼金睛观察到海鱼中含有强碱和甲醛等有毒物质,呼来执法人员查封酒楼才笑着腾云驾雾而去。一个跟斗翻到雷州半岛的海安,城里不少宾馆热情为游客办理去海南岛游天涯海角的船票。  相似文献   
578.
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多数矿物原料需求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非金属矿物原料中的建筑材料,其矿产产值的增长速度和产量都是急剧上升的。作为建筑材料的白水泥(矿产原料为灰岩)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在加入各种颜料后可配制成装饰高级建筑物的彩色灰浆或各种彩色混凝土。白水泥与普通水泥,均以灰岩为主要原料,但价格上白水泥要高于普通水泥的2-3倍。目前需求量大于产量,故找寻白水泥灰岩原科基地,是提高白水泥生产的关键。焙烧白水泥的灰岩,要求钙高、铁低,主要质量指标CaO 为52-54%、Fe_2O_3为0. 1-0. 45%。  相似文献   
579.
基于粗集理论的地下水水质指标属性约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粗集理论是一种处理不确定和不精确问题的新型数学工具。将粗集理论用于地下水水质指标属性约简,采用区分矩阵属性约简算法对原有的4个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仅需要其中的3个就可以表达相同的地下水水质级别区分能力,还得出了各水质指标相对于地下水水质级别的属性重要性。理论分析和应用实践表明了粗集理论用于地下水水质指标属性约简具有简便、准确和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580.
东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述东北地区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供需矛盾、地下水超采及其环境效应、地下水污染等方面阐述了影响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并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开采历史、水资源管理、立法与执法等5个层面进行了分析。针对东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目前存在的影响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不同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节约用水、地下水理论研究等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对区域宏观水资源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