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对液核地球模型的一般理论进行了研究, 并计算了液核对章动振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2.
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大暴雨的数值模拟试验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利用MM5,对2006年7月中旬"碧利斯"登陆后进入赣南、湘南,江南南部到华南地区出现的异常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MM5模式比较成功地模拟了这次暴雨过程的落区,地形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迎风坡或喇叭口地形对暖湿空气的抬升作用有利于暴雨的出现。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碧利斯"大暴雨的成因,发现,大陆高压与海上副高对峙的形势,减缓了它登陆后西移的速度;异常强盛的西南季风使它登陆后减弱缓慢,为大暴雨的出现提供了抬升的动力和源源不断的水汽;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的大气层结,为对流的发展和暴雨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13.
<正>1川滇公共速度模型的背景和意义在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挤压作用下,青藏高原的物质向东南迁移,使川滇地区成为了中国大陆活动断裂带最多、地震活动性最高的区域之一(Zhang,2013).由于高精度的三维精细模型不仅能够了解地球内部成分和大陆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且能揭示地震与地质构造动力学的关系,可更准确地约束震源参数和破裂过程,更精确地计算强地面震动,  相似文献   
214.
2014年鲁甸M_S6.5地震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孕震机理和动力学成因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由于目前的反演主要采用单一的反演方法进行处理,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大,使得该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孕震机理等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基于近震波形求解震源机制解的gCAP(general Cut And Paste)方法和全波形拟合方法,分别反演了鲁甸地震主震及其9次余震的震源机制解,以此评价近震数据反演震源机制解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数据方位角覆盖对gCAP解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针对全波形拟合方法反演过程中,低频信号稳定、高频信号解析度高的特点,采用0.01~0.05Hz和0.01~0.2Hz分频段波形拟合思路:在低频段剔除拟合差的数据,进一步在高频段进行高解析度波形拟合,从而获得主震可靠稳定的震源机制解.研究结果表明鲁甸地震主震倾角为76°~83°、滑动角为-157°~-164°,为一次高倾角走滑型地震.两种方法获得的余震震源机制解比较一致,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鲁甸地震的高倾角破裂特征,会导致其能量释放快速且完整,这可能是导致鲁甸地震地面破坏加重及缺乏较大震级余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15.
鱼眼星图中水天线的检测是实现小型化舰载天文导航系统和海面目标侦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然而夜间拍摄的鱼眼星图背景复杂,整体灰度值较低,使用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无法准确提取水天线.本文提出一种鱼眼星图水天线自动提取算法,分为预处理和水天线自动提取两部分.预处理策略中,针对背景复杂问题,设计了四边框分块法,简化图像中水天线所在区域...  相似文献   
216.
基于室内人工降雨试验条件下获取的黄土坡面侵蚀的九期DEM数据,计算出不同演化时期黄土坡面的坡度、坡向及沟道网络,利用等分坡度直方图、等分坡向玫瑰花图和沟道分级网络对坡面侵蚀变异特征进行研究,并初步分析了该变异特征与黄土坡面侵蚀和演化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黄土坡面侵蚀过程中,该坡面的坡度离散程度在逐步增加后基本保持稳定;其主导坡向总体呈现逐步有序化的变化特征,由多个主导坡向逐步演化为与该坡面主干沟道总体走向基本一致的一个主导坡向;其沟道网络逐步发育成典型树状网络并基本保持稳定,且形成了完整和严密的沟道等级结构。上述侵蚀坡面变异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坡面在发育初期侵蚀较为强烈但在后期强度有所减弱。本研究是对黄土侵蚀坡面变异特征的初步探索,对未来进一步揭示黄土坡面的侵蚀机理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17.
小波分析技术在GPS动态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小波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图象处理、语音识别与合成、天体识别,机器视觉、故障诊断与监控等诸多科技领域。在GPS动态测量中,由于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偶然性的误差,这些误差会在一定程度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因此,怎样有效地剔除这些误差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动态测量平台用两台NovAtel DL-4 plus GPS接收机设计了双动态测量实验。利用GrafMov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的GPS数据进行了解算,对解算的结果利用小波分析技术进行了降噪处理,求得了其噪声信号分布和特性,并对该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218.
超大视场太阳敏感器图像质心提取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银虎  郑勇  张超  马高峰  骆亚波 《测绘学报》2015,44(10):1078-1084
太阳图像质心提取是利用太阳敏感器进行天文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决定了太阳敏感器的观测精度。针对超大视场太阳敏感器非圆形太阳图像质心提取问题,首先提出像面椭圆拟合算法,较好地解决了椭圆及近似椭圆形太阳图像的质心提取问题,然后进一步提出了球面圆拟合算法。该算法根据相机的投影和畸变模型,将太阳图像的边缘点映射到物方空间,对物方空间的边缘点进行球面圆拟合,从而确定太阳质心位置。在估计球面圆拟合算法的精度时,需要将太阳质心位置映射回像面。理论上,球面圆拟合算法不再需要顾及太阳图像的形状,算法更为严谨。将椭圆拟合算法和球面圆拟合算法应用到实测的太阳图像质心提取中。结果表明,椭圆拟合算法更适合处理半视场角70°~80.3°的太阳图像,平均精度约为0.075pixels;球面圆拟合算法更适合处理半视场角大于80.3°的太阳图像,平均精度约为0.082pixels。  相似文献   
219.
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辫状河相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分析了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下石盒子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处于早成岩B期至晚成岩A期。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是控制储层物性演化的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了储层原生孔隙的大量丧失。自生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以及石英次生加大是造成本区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溶解作用对于储集性能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晚成岩阶段的酸性流体以及高岭石伊利石化所产生的H+是下石盒子组储层溶解作用发生的主要动力和介质。  相似文献   
220.
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了一款井温测量仪,该仪器采用感温原理和数字技术实现工地现场的井温测量以及数据处理.并将温度测量仪与井温测量方法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比较可靠的井温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