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测绘学   195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708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51.
同号文  胡楠  韩非 《第四纪研究》2011,31(4):643-653
2006~2008年,在泥河湾盆地山神庙咀化石点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哺乳动物化石,已初步鉴定出如下种类:兔科(属、种未定)、鼠兔(未定种)、直隶狼、猫科(属种未定)、硕鬣狗(未定种)、草原猛犸象、披毛犀、板齿犀(未定种)、长鼻三趾马(未定种)、三门马、猪(未定种)、真枝角鹿(未定种)、转角羚羊(未定种)及中国羚羊等;尽管...  相似文献   
952.
针对以粗粒土为代表的软弱层带在水电、铁路等交通领域对边坡及洞室围岩稳定性的控制,结合某水电工程坝区,分别对岩块岩屑型和岩屑夹泥型两种软弱夹层,在考虑一定围压作用下进行了天然含水状态和饱水状态的现场直剪试验.结果显示,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饱水前、后均呈现出微弱的峰值,整体均表现为塑性破坏特征,饱水前、后发生屈服前的剪切位移分别为5 mm和10 mm以内.在强度参数上,两类夹层饱水前、后峰值强度内摩擦系数降低幅度一般在8%~10%,残余强度一般降低5%以内.表明以粗粒土为代表的软弱层带由于细粒(<0.075 mm)物质少,细粒起不到包裹粗颗粒而作为润滑作用,同时因围压效应,饱水对其强度参数的影响有限,因此不同含水状态对该类软弱层带内摩擦角和内聚力均无显著影响,其强度参数主要还是取决于夹层本身的颗粒成分.  相似文献   
953.
为对后续套管损坏力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提出一种运用孔隙变化作为细观损伤变量描述泥岩蠕变变形特征,确立宏观损伤变量与细观损伤变量本质关系,并建立基于细观损伤变量的泥岩蠕变损伤本构模型.选取长庆油田石盒子组泥岩岩样作为工程实例,得出泥岩蠕变损伤岩体理论应力与应变本构关系,理论计算应力和实验测定应力相比,最大误差为9.2...  相似文献   
954.
采用RT—PCR扩增TGEVSCH株S基因5’端主要抗原位点编码区和全长N基因,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l,构建单独与嵌合表达S、N基因的pVAX—S、pVAX—N、pVAX—S—N3种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将重组质粒体外转染COS-7细胞,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将6周龄NIH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腿部肌肉注射重组质粒pVAX、pVAX—S、pVAXS-N、pVAX—S+pVAX—N与pVAX—S+pVAX,共免疫3次,间隔2周。通过间接EI。IsA以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TGEVIgG抗体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正确且在COS-7细胞中得以表达;pVAX—S+pVAX—N质粒混合免疫组与pVAX—s+pVAx质粒混合免疫对照组相比,可有效提高免疫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增加,而pVAX—S-N免疫组与pVAX—S组比较,未能起到提高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作用。以上结果表明S、N基因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加强TGEV核酸疫苗的免疫效力,但这种增强作用与S、N基因联合应用的方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55.
受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动力体系的联合和复合作用,自中生代以来,华北能源盆地由周缘开始逐渐向盆内发育了复杂的盆-山耦合演化过程,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变形和耦合演化特征。自西向东构造变形依次为西部稳定弱变形亚区、中部过渡变形亚区以及东部伸展变形亚区。同时,由西向东,构造变形由弱挤压至伸展,构造活动性由微弱到显著,且华北陆块东西两侧构造演化特征各不相同。华北能源盆地盆-山展布、耦合演化及其盆-山演化的动力学过程直接控制着盆地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盆地类型及其演化,进而总体制约着能源矿产的赋存规律及成藏机制。  相似文献   
956.
湘东北幕阜山地区分布传梓源(锂矿、铌钽矿)、仁里(钽铌矿)和虎形山(钨矿、铍矿)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是湖南省重要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集区。通过对幕阜山地区花岗岩和伟晶岩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该区燕山期岩浆演化与稀有金属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区岩浆活动自侏罗纪(154 Ma)持续到白垩纪(92 Ma),形成了复式花岗岩体和伟晶岩脉,伟晶岩空间具有含矿分带性; 伟晶岩的成矿年龄(130~127 Ma)与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137~129 Ma)相近,成矿作用与岩浆高分异演化密切相关; 伟晶岩含矿分带性受成矿流体温度影响,矿流体温度由岩体向外成逐渐降低,形成了“岩体内伟晶岩型铍矿带—距岩体0~3 km伟晶岩型铌钽矿带—距岩体3~5 km伟晶岩型锂铌钽矿带—距岩体5~10 km石英脉型铍矿带”的环状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57.
云台山峰丛—峰林的成景岩石主要为白云岩和(含)灰质白云岩,灰岩仅在峰丛—峰林基坐部分见及。成景岩石结构主要为颗粒结构和晶粒结构,且颗粒结构(颗粒和填隙物)、晶粒结构(晶粒白云石和少量泥质、少量陆源碎屑)在空间上各自顺层偏集呈层分布。此外,白云岩孔隙发育,孔隙类型有孔洞和裂隙两种,区内构造运动改造了原来的孔隙,加宽、加深其横纵向展布,增强孔隙的连通性,使原来较细级孔隙相互贯通成较大一级孔隙网,在水的溶蚀及机械崩塌等地质作用下成景。  相似文献   
958.
河南嵩县下蒿坪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马超营深大断裂中段外方山多金属成矿带上。出露地层以熊耳群鸡蛋坪组安山岩为主。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好。电性参数测量表明,隐爆角砾岩与矿石的电阻率差异显著,具备找矿勘查的地球物理前提。在EH4连续电导率测深剖面上,清晰显示隐爆角砾岩体呈椭圆形,在其边部存在明显的低阻异常区,对比已有地质资料,推断这些低阻异常是由矿化的隐爆角砾岩引起的,是成矿有利地段或矿化体的电性反映。坑道内揭露的爆发角砾岩矿体表明,EH4方法在该区判别爆发角砾岩体与矿化角砾岩体(赋矿部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9.
大红山铜铁矿床因其构造环境复杂,矿产储量丰富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大红山铜铁矿床现有不同分段进行构造编录、化学样品采集分析,并结合前人资料,尝试研究断裂构造与铜铁矿床成矿关系。研究发现,在矿区A29―A40勘探线之间深部铁矿体受EW向和NE向断层控制赋存产出。  相似文献   
960.
针对小口径地质钻探对小型化、轻型化、易搬迁冲洗液离心机市场需求,自主研制了TGLW220×660新型冲洗液离心机。该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安装拆卸方便灵活、处理效果好、能耗低、易搬迁等特点。重点介绍了TGLW220×660型冲洗液离心机的整机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