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5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12.
浙江省绍兴市平水铜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浙江平水铜矿(原名西裘铜矿)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探明的中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结合带(即钦杭结合带)北东段的典型的块状硫化物矿床。本文系统研究了平水铜矿与条带状矿石伴生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发现流体包裹体类型比较简单,主要是富液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分为2类:一类IIa原生的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从192~245℃(平均217℃),盐度从2.75%~5.7% NaCleqv,另一类IIb次生的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从158~189℃(平均173℃),盐度从2.75%~4.6% NaCleqv拉曼测试也表明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基本为水蒸气,未鉴定出其它气体成分。这种流体包裹体数据符合典型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流体特征,进一步证实了平水铜矿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模式。这一认识对深入了解平水铜矿的成因、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3.
Using the latest version of Mesoscale Modeling System (MM5v3), we assimilated wind data from the scatterometer and built a model to assimilate the wind field over eastern China seas and adjacent waters and applied the wave model WAVEWATCH-Ⅲ to test the sea area with assimilative wind and blended wind of QSCAT and NCEP as driving forces. High precision and resolution numerical wave results were obtained.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f we replace the model wind result with the blended wind, better sea surface wind results and wave results could b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4.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of nonlinear random water wave surface elev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atistical modeling for water wave surface elevation by using a method that combines a dynamic solution with random process statistics. Ocean wave data taken from four NOA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buoys moored in the northeast Pacific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onlinear probability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ocean wave surface elevation derived from the model described the measurements much better than Gaussian distribution and Longuet-Higgins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5.
华南陆缘晚中生代造山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长乐—南澳带位于华南大陆的东南缘,是揭示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相互作用和华南陆缘地质演化的一条关键性构造带。该构造带的T3-J含煤地层不整合下伏于下白垩统南园组之下,或以角闪岩相包体形式赋存于晚侏罗—早白垩世片麻状花岗岩体内。这些具有透入性混合岩化特征的副变质岩包体(T3-J)与围岩(片麻状花岗岩)发生过同变形,并且被未变形的白垩纪岩体/脉侵入。这些晚三叠—早侏罗世地层的变质和变形具有朝陆内(NW)方向减弱的特征。下白垩统南园组普遍发生褶皱和绿片岩相变质,并且被未变质的上白垩统石帽山群不整合覆盖。长乐—南澳带的主要岩石单元与构造特征表明华南陆缘在晚中生代经历过两期挤压(造山)。在第一期挤压(造山)过程中,T3-J陆相地层发生褶皱和变质。随后,这些经历了变形和变质的T3-J沉积地层与中-上地壳的其他岩石在早白垩世早期发生构造折返,其间伴随着大规模同构造岩浆作用(147~135 Ma)和区域性混合岩化。在第二期挤压过程中,早白垩世南园组发生褶皱和变质。华南陆缘110~100 Ma的岩浆杂岩、100~90 Ma的A型花岗岩和90~80 Ma的双峰式火成岩可能分别与这次挤压事件及其后的地壳伸展、减薄过程有关。因此,华南晚中生代两大岩浆旋回(165~120 Ma和110~80 Ma)可能受控于同期的两大构造旋回(165~120 Ma和115~80 Ma)。每个构造旋回包括一个地壳受挤压增厚过程和一个随后发生的地壳伸展减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华南沿海地区的晚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与陆内同期构造-岩浆作用似乎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6.
广西大厂锡矿田磁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矿化类型及产状的磁黄铁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试图对其某些标型特征及所显示的地质信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广西大厂铜坑—长坡矿区闪锌矿的标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矿物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物理性质等标型特征,探讨了闪锌矿与锡石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床的成因关系和成矿条件。对开展成因矿物学研究,从而探讨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以1974-2014年间的10期Landsat 5/8影像和DEM数据,对抚仙湖流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行政区划界资料、行业部门专题资料等,分析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分异及其与坡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1974-2014年,抚仙湖流域裸地(Ⅰ级)面积波动极小,低植被覆盖(Ⅱ级)、中低植被覆盖(Ⅲ级)、中高植被覆盖(Ⅳ级)面积变化波动大,变化趋势线数次出现谷值和峰值,高植被覆盖(Ⅴ级)面积则呈增加趋势.(2)坡度较小、地势较平缓的区域(0°~15°)以裸地和低植被覆盖为主;中低植被覆盖度、中高植被覆盖和高植被覆盖度主要分布在地势比较陡峭的区域(>15°).(3)抚仙湖流域各年份植被覆盖度Ⅰ级面积最大,1974,1977,1989,1996年Ⅱ,Ⅲ级面积较大,而Ⅳ,Ⅴ级面积较小;2000年后的Ⅱ,Ⅲ,Ⅳ级面积变化较小;2006,2009,2012,2014年Ⅳ,Ⅴ级的面积较大,Ⅱ,Ⅲ级的面积较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修订的1:5万地形图更新技术方案对缩小编绘1:5万印刷原图出现的技术问题作了说明,并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法,供生产和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应用不断向各行业扩展.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方面出现了信息资源供需矛盾,一方面,测绘专业部门拥有丰富的空间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各行业的特定需求难以满足.如何提高地球空间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已有的测绘成果在各行业应用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借助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研究并分析了地球空间信息服务的特征和分类,对目前在各行业广泛应用的规则引擎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规则引擎技术应用到空间信息服务的方式和关键技术,并设计了基于分布式计算的空间规则引擎,将其应用到地理空间信息向特定行业应用提供空间数据分发服务的应用系统中.以空间规则引擎为核心,构建了面向行业应用的空间数据服务模型,并进行了原型系统设计,通过空间规则引擎,提高了测绘专业部门向其他特定行业提供空间数据分发服务的时效性,满足了特定行业对空间信息特殊、多变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