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0篇
测绘学   76篇
海洋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模拟与虚拟地图符号及地理虚拟空间的数学定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从制图区域到主体认知结构,从主体认知结构到二维平面之间存在映射的关系,给出了模拟地图符号和虚拟地图符号的定义,探讨了其演化规律,并给出了规划和预测地图的数学模型以及地理虚拟空间的数学定义。  相似文献   
42.
笔者在过去所研究地图模糊矩阵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建立地图模糊矩阵模型问题,通过矩阵运算来对地图学中有关制图综合、图象变换等概念给出了数学定义,从而使概念表述数学化。  相似文献   
43.
关于地图投影存在变形的数学分析和几何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业勋  冯可君 《地图》1993,(2):11-13
地球椭球或一般球体的表面,在数学上讲是一种不能展开的曲面。将曲面上的要素转换到平面上时,必然会产生变形。本文想就这一基本问题,应用数学分析与初等几何方法,进行通俗的论证。一、关于地球曲面与平面关系的数学分析文献[1]指出:广义地图投影定义是开口的地球椭球面或实际地球表面到平面上的拓扑变换。数学基础、居民地、道路、水系、地貌等地图要素,是以线划为主体的地图符号。图面被地图要素分割形成的各种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面状域是与地图要素对比而存在的。任何地图均为线和面的  相似文献   
44.
广西是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亚热带气候宜人,碧水、青山、以壮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风情等引人入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广西旅游业日趋繁荣,促进了旅游地图编制出版工作的开展。 1975年2月《南宁交通图》面世,同一时期《桂林游览图》出版,揭开了广西旅游地图编制出版的序幕。至  相似文献   
45.
三雏空间中的制图物体要投影到地球椭球面S上,故存在三维空间X到地球椭球面S的映射f:X→S;x及其投影f(x)的属性、尺寸、形状等特征,被制图者认识和了解是对x进行地图表示的前提,故存在椭球面S到主体认识结构Y的映射g:S→Y。x的观念模型gf(x)可以表示在二维平面Z上,故Y与Z间必然存在映射q:Y→Z。根据非退化区间为等势集合的定理,知f、g、q为双一一函数,从而使x、f(x)、gf(x)与qgf(z)一一对应。而f(x)与qgf(x)是否与地图比例尺1:M相关、无关或半相关,决定着地图符号qgf(x)为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或半依比例符号的归属。这三类地图符号相互转化及条件,证明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规律。  相似文献   
46.
制图区域内的地物状态是时间的函数,地物位置和属性的时空演化是地物状态的表征。根据地物位置和属性的时空变化,给出现势地物、消失地物和新生地物的定义。由于地图数据库是自动化制图的基础,维护数据库的现势性关系着地图的质量。论述地图数据的现势性检测,给出数据库的现势信息集、删除信息集和增补信息集的定义,对地图数据库更新给出数学表述。  相似文献   
47.
地图符号是构成地图的基本元素。从地图符号生成的拓扑学原理、地图符号的图论解释、地图网络的本质特征和以视觉变量的有限组合构成地图符号的规律等方面进行论述,揭示地图符号的内在联系和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48.
地图符号系统为布尔代数系的证明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布尔代数的定义和充要条件,结合地图符号示例,论证了地图符号系统是布尔代数系;阐述了地图符号系统的多层结构原理;通过在地图符号系统呆定义等价关系建立层次的方法,探讨了机助地图制图中通过多层次代构地图内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9.
地物质数特性与时空关系的数学表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物的质量和数量特征及其时空关系是地图表示的客观基础。本文对其相关概念给出了数学定义 ,并根据拓扑学原理 ,论证了从三维空间到地球椭球面 ,从地球椭球面到二维地图平面存在着同胚关系 ,从而为地图的空间认知提供了数学基础和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50.
引入地球向径积分平均值和地球平均曲率半径积分平均值的概念,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推导出了两者的符号表达式,并将它们表示为偏心率e的幂级数形式。将地球向径积分平均值和地球平均曲率半径积分平均值分别与平均球半径、等面积球半径、等距离球半径、等体积球半径这4种常用球体半径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地球向径积分平均值与4种常用球体半径间的差异更小。由于地球是一个旋转椭球体,向径与曲率半径是背离的,向径最大时,曲率半径最小, 向径最小时,曲率半径最大,传统思维所认为的曲率半径并不能准确地代表地球半径平均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地球向径的积分平均值更能代表地球半径平均值。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导航定位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