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多源观测资料对2019年7月3日辽宁省开原市一次EF4级超强龙卷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龙卷过程发生在高空东北冷涡西南侧的天气背景之下,低层次天气尺度横槽抬升作用是减小对流抑制的关键机制,起源于干线的地面辐合线与雷暴下沉出流所产生的中尺度伪冷锋相遇是龙卷风暴的触发机制.(2)超低空急流、高空干...  相似文献   
92.
煤层气勘探开发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解决煤矿灾害与生态环境问题意义重大。结合我国区域构造与演化过程及煤层气地质条件,将煤层气富集产气模式划分为4种主要类型:构造简单裂隙系统、褶皱系统(较浅向斜轴部、褶皱翼部、次级构造高部位)、冲断构造系统(褶皱冲断带、高陡冲断构造)和构造叠加系统模式。其中,(1)构造简单裂隙系统模式发育在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区,煤层气以深成热成因为主,也可受岩浆热接触作用影响,在裂隙中等发育区形成高产富集区。(2)褶皱系统模式中,较浅向斜轴部挤压应力利于煤层气保存从而富集产气;褶皱翼部压力分布均匀,封闭性较好,其含气量与渗透率匹配适中形成富集高产带;次级构造高部位模式主要是在构造作用下形成的伴生构造(背斜、鼻隆构造、断块等)高部位形成构造圈闭,生成“气顶”。(3)冲断构造系统模式中,褶皱冲断带模式中逆冲断层阻止了煤层气的逸散,在靠近逆冲断层的相对构造高点富集产气;高陡冲断构造模式发育在复杂断裂区,深部煤层气在一定温压作用下,解吸游离至上部地层,重新被吸附或部分仍呈游离状态而富集产气。(4)构造叠加系统模式形成于受多期构造活动共同作用的煤储层中,不同的应力方向和机制引起的构造...  相似文献   
93.
94.
辽宁杨木杆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杨木杆硼矿位于辽宁省宽甸县,产出于古元古代南辽河群下部里尔峪岩组中,为一中型硼镁石型硼矿。矿体走向SE,倾向NE,倾角70°~80°,直接赋矿岩石为蛇纹岩、蛇纹石化大理岩,矿体顶板出现有热水沉积的电英岩。硼矿石主要由纤维硼镁石、板状硼镁石及蛇纹石、白云石等组成。常见的变余沉积及变质、交代等组构。硼矿石品位B2O3随MgO含量增长先是稳步增长,然后在B2O3含量大于7%时,MgO含量稳定在45%~48%范围内。矿石中富含Cs、Nd、Ta、Sn、Cd等微量元素及F、CH4等挥发分,稀土总量从5.73×10-6~70.98×10-6,具Eu负异常。δ13C在-2.6‰~-10.4‰,δ11B在9.6‰~11.1‰。杨木杆硼矿为受变质的与深源火山活动有关的热水沉积矿床,同时存在的蒸发气候条件提高了硼富集成矿的效率。  相似文献   
95.
张云宜  李耕 《铀矿地质》1998,14(4):234-240
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已有航放及航磁资料,从成矿地质背景条件分析出发,对中新生代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航测资料整理和结果解释方法进行了探索,对测区成矿有利部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6.
《2312空间历险》(后称《2312》)于2011年1月20日开始在北京天文馆刚刚完成数字化升级改造的3D动感剧场上映。  相似文献   
97.
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孔隙特征与煤层气可采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储层孔隙是煤层气的主要聚集场所和运移通道,煤储层孔隙结构不仅制约着煤层气的含气量,而且对其可采性也有重要影响。文中选取淮北煤田和沁水盆地不同矿区有代表性的煤样,通过对研究区不同变质与变形煤样的宏微观构造观测、镜质组反射率与孔隙度测试以及压汞实验分析,研究了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煤层气可采性的制约。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不同的变质变形特征将研究区煤储层主要划分为5类,即:高变质较强至强变形程度煤储层(Ⅰ类)、高变质较弱变形程度煤储层(Ⅱ类)、中变质较强变形程度煤储层(Ⅲ类)、中变质较弱变形程度煤储层(Ⅳ类)及低变质强变形程度煤储层(Ⅴ类)。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的孔隙结构具有以下特征:Ⅰ类和Ⅱ类煤储层吸附孔占主导,Ⅰ类煤储层孔隙连通性差,Ⅱ类煤储层因后期叠加了构造裂隙,孔隙连通性变好;Ⅲ类煤储层中孔、大孔增多,但有效孔隙少,孔隙连通性变差;Ⅳ类煤储层吸附孔较多,中孔、大孔中等,且煤储层内生裂隙发育,孔隙具有较好的连通性,渗透性明显变好;Ⅴ类煤储层吸附孔含量较低,中孔较发育,大孔不太发育,有效孔隙少,孔隙连通性差。由此,变质程度高且叠加了一定构造变形的煤储层(Ⅱ类)以及中等变质程度变形较弱且内生裂隙发育的煤储层(Ⅳ类),其煤层气有较好的渗透性,可采性较好。  相似文献   
98.
碳酸盐岩中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倪善芹  侯泉林  王安建  琚宜文 《地质学报》2010,84(10):1510-1516
应用锶指示古环境的方法很多,其中以锶的含量和与Sr配对的相应的元素比值作为指示剂,具有典型代表性。本文以北京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采用ICP-MS分析技术测试了49件样品中Sr、Ba、Cu的含量。以锶的含量、Sr/Ba、Sr/Cu比值作为地化指标,深入探讨了锶的地球化学特征。系统的分析了Sr含量,Sr/Ba、Sr/Cu比值对不同的沉积环境的地质响应。指出从浅海环境到深海环境Sr含量及其相应的元素比值增加趋势明显,对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并且,Sr的分布还受到不同沉积旋回的影响,研究沉积作用对Sr分布的影响时,应在同一沉积旋回中进行。此外还深入研究了不同岩性、不同沉积旋回中Sr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影响Sr分布的不同因素。归纳了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作用。就成岩作用对碳酸盐岩中锶分布的影响,结合前人的工作,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
余坤  万志军  琚宜文  王朱亭  赵帅  乔鹏 《地质学报》2023,97(8):2690-2701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大力发展以页岩气为代表的低碳清洁能源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华北南部淮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系页岩气资源,但受复杂构造热演化影响,区域内页岩气生成与保存机理尚不清晰。因此,本文采用镜质组反射率、岩石热解、裂变径迹和盆地模拟技术研究了华北南部淮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热演化与生烃过程,讨论了复杂构造热作用下煤系页岩气的生成和保存机理。结果表明,淮北地区煤系页岩气生成过程受到燕山期构造热事件的显著控制,晚侏罗世基性岩浆侵入煤系使得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页岩经历最高古温度达~172℃,对应热流峰值124 mW/m2。煤系页岩Ro值在0. 87%~1. 74%,最高热解温度(Tmax)在437~563 ℃,表明有机质进入轻质油—湿气生成阶段。研究区二叠系山西组砂岩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60~42 Ma)明显小于所在地层年龄(298~272 Ma),部分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略低于地层年龄,证实了研究区发生了强烈的岩浆热活动,导致地温梯度达到峰值~65 ℃/km。燕山期岩浆热效应促使区域煤系页岩高效生烃成藏,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引起的伸展断裂使得强构造变形区页岩气藏破坏逸散。因此,在淮北地区,弱构造变形区并伴有适度岩浆活动的区域具备页岩气保存的良好条件,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