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西部重点煤矿区自然地理与环境本底地图集》是一部关于西部八省煤炭开发的自然本底特征的区域专题地图集,是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部重点矿区土地退化因素调查"的阶段性成果。文章在介绍地图集编制的目的和流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地图集的具体内容、地理要素表达方法的选择、地图集编制主要特点,并具体分析了部分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旨在为相关专题地图集如自然地理专题地图集、经济地理专题地图集等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空间分析的徐州市居民点分布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居民点空间分布的研究是聚落地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研究居民点的分布能更准确地刻画出其空间分布的本质规律。本文根据2004年TM遥感图像和城市地图得到徐州市城乡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信息,继而运用样方分析(QA)法、最近邻距离指数(NNI)、K(d)函数、热点探测技术(NNH)研究了徐州市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与模式。结果显示:徐州市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总体上呈现出集聚分布的特点;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大,居民点空间分布的集聚性指数也增大;居民点空间分布的热点区域在微观尺度上具有空间随机性、在中观尺度上具有轴带延伸性、宏观尺度上具有面状集中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在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依据与原则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生态敏感性等级分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潜力等级分区的空间叠置与地域聚类分析,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方法。并以江苏省新沂市为案例,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社会统计数据空间化处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社会统计数据的空间化是当前地理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社会统计数据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和值(extensive)变量型统计数据和均值(intensive)变量型统计数据两种类型.分析了这两类社会统计数据在区域拆分与合并时的特点,并尝试将网格单元面积权重内插(GCAWI)法引入社会统计数据的空间化的工作中,提出了确定网格单元大小的原则和采用图像平滑技术改进空问化结果的方法.以徐州市人均GDP数据(均值变量型统计数据)空间化为研究实例,采用网格单元面积权重内插法实现了徐州市人均GDP数据的空间化,而且运用图像平滑技术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夜间灯光影像容易受到道路灯光、水面散射等影响而产生背景噪声,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建成区的精度。本文基于夜间灯光影像的DN(Digital Number)值与路网密度正相关、与EVI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增强型植被指数)呈负相关的规律,提出了2种可用于建成区提取的夜间灯光亮度修正指数:EVI夜间灯光亮度修正指数EANI (EVI Adjusted Nighttime Light(NTL) Index)和基于道路网密度与EVI指数的夜间灯光亮度修正指数REANI (Road Density & EVI Adjusted NTL Index),并利用珞珈1号卫星(LJ1-01,分辨率约130 m)影像和NPP-VIIRS影像(分辨率约 500 m) 2种不同空间分辨率夜间灯光遥感影像进行验证。以2018年徐州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分区域(主城区、外围区)利用阈值法对2种原始夜间灯光影像、经EANI指数和REANI指数处理后的影像进行建成区提取,得到6种建成区提取的结果。研究表明: ① EANI指数和REANI指数能够有效抑制夜间灯光影像的背景噪声,建成区提取的结果均优于直接利用原始影像的结果,特别是对于城市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建成区提取效果更佳;② 相较于NPP-VIIRS影像,利用LJ1-01影像提取建成区的效果提高6%左右,说明我国的LJ1-01夜间灯光影像在建成区提取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EANI和REANI为建成区提取提供了有效工具,并可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城市扩张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渭北矿区地处黄土高原,受到自然环境和煤炭开采等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该地区土壤侵蚀更为严重,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以渭北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RUSLE模型对渭北矿区土壤侵蚀进行了评估,并综合植被覆盖度、多年平均降水量、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和煤炭年产量等影响因子,应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渭北矿区土壤侵蚀进行定量归因。研究结果对矿区水土流失防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结果表明:(1)渭北矿区土壤侵蚀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土壤侵蚀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南部、中部和东南部。(2)植被覆盖度和多年平均降水量是造成研究区土壤侵蚀的主导因子,坡度介于20°~25°的地区、植被覆盖度小于0.3的区域和裸地是发生土壤侵蚀的高风险区。(3)渭北矿区各因子协同作用对土壤侵蚀的解释力均大于单因子解释力,因此多个因子共同作用会对土壤侵蚀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综合指数法构建生态脆弱性模型,借助质心迁移、趋势分析对锡林郭勒近20年生态脆弱性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生态脆弱性的驱动影响及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上,锡林郭勒生态脆弱性整体有所改善、分区特征显著。矿区、牧区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农业区生态脆弱性出现退化,需加强治理。(2)空间上,锡林郭勒生态脆弱性呈阶梯式分布,生态脆弱性质心逐渐向东偏移。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持续改善;中、东部地区生态脆弱性相对平稳,局部地区出现退化。(3)自然因素对空间尺度下的生态脆弱性主导特征显著,社会因素对时间尺度下的生态脆弱性主导特征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数据的空间化是现代地图制图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提出了区域统计指标的概念并将其分为区域平均指标与区域总量指标两种类型,成功地将网格单元面积权重内插(GCAW I)法引入到区域统计指标的空间化工作中,应用GCAW I法实现了新沂市耕地标准亩指标的空间化表达,结果表明:运用GCAW I法进行区域统计指标的空间化不仅可以很好地避免传统方法的同一区域均匀分布、不同区域突变分布的缺点,而且经kriging插值后的地图很好地符合区域统计指标空间分布的特点,生成的3维可视化地图更加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统计的徐州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依据徐州市2004年乡镇统计数据,以AreGIS为技术平台,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对其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首先借助直方图、半方差云图和Voronoi多边形等方法对人口密度数据作探索性数据分析,获取了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初步信息;然后,采用曲线拟合和交叉证实法确立了徐州市对数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模型(指数模型)及其相关参数;最后运用对数克里金法(LK)得到徐州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等值线地图和三维直观表达地图。  相似文献   
20.
人口密度空间化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人口密度空间化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传统方法直接生成的人口密度分布图具有不同区域间突变的缺点。该文中基于面积权重内插法与邻域平均法原理,以MapInfo为软件平台,在缺乏地形图、RS图片等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人口密度空间化的一种方法——网格单元面积权重内插法,并以丰县为研究区域进行例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缓和了传统方法直接生成的人口密度图中的突变线,制作的人口密度Grid专题地图能够很好地反映人口密度的平均性,生成的人口密度三维可视化地图符合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