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59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热红外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表温度是表征地表过程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物理量,是地表—大气能量交换的直接驱动因子,广泛地用于地表能量平衡、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监测等研究领域。本文系统地评述了热红外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法,包括单通道算法、多通道算法、多角度算法、多时相算法和高光谱反演算法。回顾了地表温度反演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述了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的验证方法,以及地表温度的时间和角度归一化方法;最后对未来提高地表温度反演精度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32.
叶面积指数间接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面积指数是对地遥感的关键参数。间接测量法快速高效,已广泛应用于叶面积指数的地面测量和遥感验证中,服务于众多行业和领域,表现为论文被引数远远大于发文数。从理论基础、代表算法、测量仪器、影响因素几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叶面积指数间接测量方法的发展和现状,指出聚集/尺度效应、叶倾角分布、木质组分、地形效应是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3.
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初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阎伍玖  王心源 《地理科学》1998,18(3):263-267
巢肖是我国五大淡品湖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湖泊之一。对巢湖流域自然、经济、社会系统进行全面分析,运用对应分析技术剖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营养物地表径流输入之间的关系,为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4.
1引言旱涝灾害历来是辽宁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旱涝的发生与降水量的多少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和连续功率谱分析方法对全省部分地区近80年的降水序列和近200年的旱涝资料进行研究,探讨其发生周期规律。2逐步回归周期分析(’)2.1降水量资料分析年降水量是表征本年旱涝程度的重要标志。沈阳、大连、丹东、营口有近80年的无间断降水资料,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用上述4站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代表辽宁省的年降水序列,进行逐步回归周期分析,前3个主要降水周期依次为28、5、亚三年左右。对沈阳、大连、丹东、营口4个地区的单站年…  相似文献   
235.
明代至民国,江西编修了8版江西省志,志中记载了所辖各府的中药资源,并对中药性状、性能、功效、主治、上贡数量等附详细说明。对志中中药内容进行文献研究发现,古代江西的中药资源整体呈增加趋势,以植物药材居多,但矿物药的分布最广泛,南康府等6府药材较多,部分药材产地并不单一。挖掘江西中药文化资源,再现江西中药发展历史,厘清各地的中药资源及特色,可为发展地方特色药材或道地药材提供思路,助力江西中医药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236.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阴影体原理的3维矢量数据绘制算法,实现了矢量数据在虚拟地形场景中的实时高质量叠加绘制。算法由矢量多面体创建、模板缓存掩模图像生成和矢量数据绘制3部分组成。理论和实践表明,该方案是一种具有像素级精度的基于屏幕空间的算法。它不仅能够有效克服基于纹理的矢量绘制方法所产生的走样现象,而且与地形数据的复杂度无关,因而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237.
南海北部地球物理特征及地壳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南海地壳结构,中国和日本合作在南海北部首次进行了以炸药为震源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经初步分析其地壳结构主要特征为:南海北部地壳分为沉积层、上地壳层、中地壳层及下地壳层。大陆架及上陆坡地壳厚度大、稳定。下陆坡地壳厚度除中地壳外,其他壳层厚度减薄且不稳定。深海盆地壳分3层,厚度虽薄但相对稳定,其底部缺失7.3km·s-1的高速层。测区内地壳总厚度:陆壳26—30km,过渡壳13—22km,洋壳为8km。  相似文献   
238.
OBS记录的时间和定位误差校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地震波传播的时距关系,利用海底地震仪子母钟对时记录、测深数据和近炮点数据,使用数据处理软件OBSTOOL,对南海北部采集的海底地震记录进行高精度时钟校正处理。通过反演确定放炮延迟和海底地震仪的漂移参数,为准确反演速度奠定了基础。分析结果显示,南海北部OBS数据放炮延迟为1.278s,最大时钟校正量为2.394 s,OBS偏离测线最大距离为652m,这些将会导致浅层正、反演结果不准确,影响BSR的正确识别。  相似文献   
239.
东沙群岛海域的折射地震探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合近十多年以来在东沙群岛海域进行的反射地震资料,声纳浮标资料,双船扩长排列剖面地震测量资料及海底地震仪的折射地震资料,绘制了东沙群岛海域关于沉积层基底与地壳结构的地震地质剖面,揭示了陆架,陆坡至中央海盆之间的地壳从陆壳向洋壳的变化中,过渡睦壳具有断块构造及被拉薄的特点。  相似文献   
240.
黄海区太平洋鲱孵化腺及其分泌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淑珍 《海洋与湖沼》1991,22(4):300-303
于1979—1983年以扫描电镜并辅以光镜观察了黄海区太平洋鲱的孵化腺及孵化酶颗粒。观察结果表明,胚胎发育期有孵化腺发生。腺细胞的发生始自尾鳍期;初发生分布于头部背面、前额、眼与听囊背缘表皮中,腺细胞较稀疏,随着胚胎的发育,腺细胞逐渐扩展分布于6—7对肌节处的体背表面,以及胚体与卵黄囊交界处;至孵化前期腺细胞分布密集,腺细胞质中充满孵化酶颗粒,9—16颗不等,用硼砂洋红染色呈桃红色。孵化酶颗粒自腺细胞顶部分泌出,它来源于胚胎的外胚层;扫描电镜观察分泌颗粒有两种:早期分泌出的颗粒似花朵状,晚期分泌出的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桑椹状;孵化腺为胚胎期的一种单细胞腺体,孵化后2—3d便从表皮中消失。太平洋鲱的孵化,正是由于孵化腺分泌的孵化酶软化了卵膜,从而使胚胎较容易的破膜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