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全球电离层VLF电场功率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DEMETER卫星VLF电场功率谱数据发现,卫星高度上全球电离层电场功率谱有以下特征:高纬度区域电场辐射强度平均高于低纬度区域,几个地磁场异常区相应的电场辐射增强;全球电场功率谱,向阳侧强于夜侧,大陆强于海洋,夏季强于分点季,冬季最弱;不同频段的电场功率谱特征有显著差异,某些频段的功率...  相似文献   
72.
文章使用搭载在DEMETER卫星上的电场探测仪器(Instrument Champ Electrique,ICE)在太阳活动低年(2007年2月4日到2008年2月3日)所探测的数据,研究频率从10 kHz到3.33 MHz宽频段的高频(HF)电场波功率谱的空间分布特征.地磁宁静期间,从2.08 MHz到3.33 MH...  相似文献   
73.
玉树Ms7.1地震前地电场异常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树地震周围台站电场资料,在消除来自空间的各种辐射和各种高频突变干扰后,利用电场矢量方位角和振幅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动态演化特征,讨论了玉树地震前电场异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前4-35天成都、天水、拉萨、汉王、都兰、甘孜6个台站都出现了异常,而且异常出现的时间同步性较好,震前的7±3天之内有5个台站同步出现突...  相似文献   
74.
获取COSMIC掩星2级数据, 基于球谐函数使用最小二乘拟合法计算模型值, 为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提供背景依据. 同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最大电子密度, 得到各主成分所占能量百分比随时间的变化. 研究结果发现, 震前在震中邻近区域出现电离层扰动增强现象, 且随高度不同存在一定差异, 主要集中在F2层300—450 km. 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 4月15日—29日19:00—24:00(地方时)第三主成分能量百分比显著增加. 上述结果表明, 震前电离层存在异常扰动现象. 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加强地震电离层耦合机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磁层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多时空尺度响应的观测结果以及物理模型。另外报道TC-1卫星在近地磁尾等离子片区观测的激波直接驱动磁尾等离子体片等离子体振动增强的新现象,并利用GOES飞船、LANL系列飞船,以及地磁数据,分析了该现象发生时地球同步轨道和地面对动压脉冲结构的响应。  相似文献   
76.
中国地磁基本场模式建立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70年代的地磁资料,讨论了测点和密度和测点坐标变换对建立中国地磁基本场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只选用分布较为均匀的200个左右的测点建立基本场模式是可行的,对测点的球面坐标进行Mercator投影变换是必要的,可以显著减小模式的场值分布在边界附近出现的畸变现象;3阶到5阶模式均主要反映正常的基本磁场分布,而5阶模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7.
应用Sompi谱分析方法,对1989年1月至1990年7月发生在唐山地区的20个地震和1988年7月至1989年10月发生在大同周围地区10个地震波资料,及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自1959年以来ML≥2.0地震目录资料的频谱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几次大地震前地震波和地震活动性波频谱异常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8.
应用Sompi谱分析方法,对1989年1月至1990年7月发生在唐山地区的20个地震和1988年7月至1989年10月发生在大同周围地区10个地震波(体波和面波)资料,及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自1959年以来ML≥2.0地震目录资料的频谱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几次大地震前地震波和地震活动性波频谱异常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表明:较大地震前,地震波(体波和面波)及地震活动性的fd,均可能呈现出较明显的下降异常变化;地震波及地震活动性的fd变化可能成为地震预报的有用指标;Sompi谱方法在处理地震波及地震活动性资料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9.
对华北地区1970年以来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逐个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每次地震震前的异常地震活动特点,进而寻找强震前三个月共性的地震活动异常特征。最后用物元分析方法,对地震强度预测综合评判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建立了初步的综合物元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0.
天津市地震局震情值班室以五位电报码报文格式向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报送模拟前兆数据,并与河北省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交换数据。《模拟前兆数据报文自动处理程序》从局域网FTP服务器中自动下载台站(地办)模拟前兆文件到本地计算机,从中读取数据,按照五位电报码的编码要求生成3个报文文件,确认无误后向相关单位报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