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3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大菱鲆幼鱼饲育密度对其生长、白化鱼色素改善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设计了5组不同养殖密度,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0.28、0.87、1.12、1.16、2.75kg/m^2,研究结束时养殖密度分别为1.91、6.31、8.86、11.97、17.67kg/m^2。结果表明,在同等实验条件下,低密度养殖范围内,大菱鲆幼鱼生长与密度呈正相关,而当种群达到一定密度(即高密度)时,生长与密度呈负相关。各实验组的SGR值分别为3.189、3.304、3.447、3.341、3.087。各实验组体重分布的均匀性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不同实验组饲料转化率不同,饲料转化率与密度呈负相关,高密度影响大菱鲆的生长,也降低饲料的转化率。实验组1,饲料转化率最高,饲料系数为0.95;实验组5,饲料系数为1.25。高养殖密度抑制了大菱鲆的生长,也增加了饲料系数。在白化鱼色素改善方面,不同饲育密度对色素的改善也略有不同,改善程度与密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2.
三疣梭子蟹线粒体DNA 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本文采用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等技术 ,对三疣梭子蟹 (Portunustrituberculatus)线粒体DNA1 6Sr RNA和 COI基因片段进行了初步研究。经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分别得到 1 6Sr RNA和 COI2个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 ,其中 1 6Sr RNA基因片段的大小为 566bp,碱基 A,T,G,C的含量分别为 35.1 6% ,34.45% ,1 2 .37%和 1 8.0 2 % ;COI基因片段的大小为 658bp,碱基 A,T,G,C的含量分别为 36.63% ,2 6.44% ,2 0 .52 %和 1 6.41 %。在 2种基因片段中 ,AT含量均明显高于 GC含量 ,这与果蝇、虾类、蟹类等无脊椎动物的 1 6Sr RNA和 COI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似。通过对三疣梭子蟹 1 6S r RNA和 COI2个基因片段遗传特征的研究 ,发现其种内变异较低 ,在 3个样本中 1 6Sr RNA基因片段序列完全一样 ,COI基因片段中也只有 2个 T/ C位点转换。另外 ,比较本研究所得序列与 Gen Bank中梭子蟹科 5个属的 1 6Sr RNA基因片段序列后 ,发现其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相一致。  相似文献   
43.
海蜇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海蜇(RhopilemaesculentaKishinouye)苗种培育技术的操作要求 ,海蜇的繁殖经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个阶段 ,海蜇苗种培育时间长达9~11个月 ,着重强调了螅状幼体的越冬保存、大规格苗种培育的技术要求 ,阐述了碟状幼体变态发育到幼蜇的特征。在3年研究过程中 ,共成功越冬保存螅状幼体3×106 万个 ,培育伞径10mm幼体3300万尾 ,20mm幼体1000万尾 ,30~50mm大规格海蜇幼体200万尾。  相似文献   
44.
中国小孔蛸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是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的头足类品种.本研究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检测相关标准,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采集自宁德海域的中国小孔蛸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对其肌肉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小孔蛸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和总糖的含量分别占鲜样质量的比例为83.8%、13.5%、...  相似文献   
45.
维生素D对中国对虾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1990年7-9月用不同维生素D水平的饵料饲喂中国对虾,研究饵料中维生素D的适宜添加量及对对虾的营养作用。结果表明,每百克饵料中添加6000U维生素D,其体长增长率和增重率最大,蛋白质消化吸收率最好,饵料系数最低;VD对对虾存活率无明显影响;投喂适量的维生素D时,有助于钙,磷在虾体中的吸收,虾壳中的沉积,虾壳的硬化。  相似文献   
46.
信息时代地图技术美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现代地图表现形式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信息时代地图制图技术美的含义和地图技术美的表现形式.并在技术美创新理念指导下,对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来改进地图符号设计,提高地图表现力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和技术尝试,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7.
数字地图出版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信息时代数字地图出版的工艺流程及其支撑技术;通过对现阶段数字地图出版支撑技术应用于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的比较,分析了数字地图出版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数字地图出版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8.
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生活史,作者应用显微观察和对比分析方法,对其各阶段的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继而对已报道的海蜇生活史进行了资料补充。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浮浪幼虫纵轴长度及活力将其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浮浪幼虫;在海蜇浮浪幼虫变态附着和足囊萌发过程中,补充了杯状体发育阶段;根据伞部中胶层变化、中央口发育状况及棒状附着器的出现与否,对碟状体至幼蜇的发育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将海蜇浮游幼体划分为碟状体、稚蜇和幼蜇3个阶段。实验结果完善了海蜇早期生活史,为深入开展海蜇基础生物学和基础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影像导航是新一代用户导航设备的重要特征,是对地图导航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文中阐述了影像导航的基本概念;简要介绍了国外典型影像导航系统的基本情况;重点讨论了影像导航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客观分析了影像导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对影像导航的发展趋势(即实景导航或视觉导航)也进行简要介绍。最后针对影像导航研究和配套建设问题,给出了作者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0.
温度、盐度对半滑舌鳎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度及盐度是鱼类苗种生产当中2个重要的因子。研究了在不同水温、盐度条件下,半滑舌鳎胚胎发育的情况。通过对孵化时间、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活力的比较,发现温度对受精卵的孵化影响显著。受精卵在18℃以下及28℃以上均不能孵化出仔鱼,在18~28℃水温条件下,受精卵可以孵化,其适宜的孵化水温为22~23℃,且随着温度升高受精卵孵化时间逐渐缩短。在水温23℃下,受精卵在盐度16以下及48以上均不能孵化出仔鱼,在盐度18~46的范围内,受精卵均可以孵化出仔鱼,盐度38以上均为畸形,且孵化时间不受盐度的影响,其适宜孵化盐度为28~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