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识别新技术:地质微生物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当前国内外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评价发展趋势要求有更多具有精细探测和评价功能的技术,这给地质微生物水合物探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需求和挑战。简要介绍了当前水合物成藏或沉积环境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微生物类别及其主要关系,它们绝大多数是适应海底深部低温高压环境的厌氧极端生物。其中重要类群是为天然气提供气源的产甲烷古生菌、参与甲烷厌氧氧化过程的甲烷氧化古生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介绍了国内外几个地质微生物探测技术的实例,包括历史悠久的"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微生物计数法、群落结构和标志类别法;另外,对新露头角的微生物生物标志物法等其他方法也给予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3.
南海西部表层沉积物碳酸盐分布特征及其溶解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学杰  陈芳  刘坚  黄雪华 《地球化学》2004,33(3):254-260
碳酸盐是海洋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海表层沉积物中含量最高可超过 70%,因此深入研究现代碳酸盐的分布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南海西部底质的大量取样分析表明,该区 CaCO3含量在上陆坡最高,其中在北部和中南部含量较高,中部和东南部含量较低,其分布特征主要受陆源物质供给量的控制,与陆架的宽度和陆坡的坡度密切相关.CaCO3最富集区出现在水深 400~600 m的上陆坡区,其中水深 500~600 m内的平均含量最高,达 44.37%,水深超过 1 300 m时含量开始明显下降,表明溶解作用增强.对 CaCO3含量与水深关系进行多项式拟合,结果表明,本区没有出现碳酸盐溶解作用突然增强的溶跃面;但在水深 3 500 m附近,拟合曲线出现转折点, CaCO3含量由随水深迅速下降变为相对稳定,因此该水深应为碳酸盐临界补偿深度.  相似文献   
94.
采集了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主断层(宰便一加榜断层)、次级矿化断层及含矿次断层上下盘样品和辉绿岩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进行了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地层中成矿元素cu、Pb含量低,而构造破碎带内和那哥辉绿岩体中成矿元素cu、Pb等含量高;地层、构造及岩体样品中成矿元素As、zn等含量基本相同。地层、构造及岩体微量元素对比结果显示,那哥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岩浆活动,但不排除青白口系浅变质沉积岩的贡献。  相似文献   
95.
汪峰  陈芳 《地下水》2011,(4):53-54
采用河流一维模型,选择COD、BOD5、NH3-N为预测因子,预测安庆市马窝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设置后,其下游污染物浓度沿程变化及水域纳污能力情况,从而论证排污口设置对第三者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6.
陈芳  庄畅  张光学  陆红锋  段虓  周洋  苏新  吴聪  刘广虎 《地球科学》2014,39(11):1517-1526
对南海东沙海域陆坡区973-3柱状样开展沉积学和年代学、有孔虫同位素和壳体B/Ca比值、碳酸钙和黄铁矿含量的分析, 发现该岩芯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和底栖有孔虫Uvigerina peregrina的δ13C在末次冰期同时在多个层位发生负偏, 最大负偏达-2.03‰; 有孔虫δ13C负偏层位环境[CO32-]浓度相对偏低; 负偏层位同时出现大量黄铁矿, 最高含量达17%.在负偏层位以下沉积的碳酸盐溶解作用强烈, CaCO3含量最低, 沉积物颜色偏深.究其成因与水合物分解关系较大.甲烷渗漏事件发生在末次冰期, 说明末次冰期的海平面下降是水合物分解的主要诱因.根据有孔虫δ13C负偏的次数和程度推断至少发生过4次甲烷渗漏, 渗漏的强度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97.
对南海东北部188个表层沉积样品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分析.结果表明,除2个样品外,其他样品均含有超微化石,但丰度相差悬殊,在(9~1 684)个/10视域范围内变化.钙质超微化石相对丰度在平面上的分布可划分为3个区.共鉴定出钙质超微化石17属27种,以Florishaera profunda,Gephyrocapsa oceanica,G.spp.(small)和Emiliania huxleyi为优势种.调查区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重点讨论了水深、陆源物质的输入、碳酸盐溶解作用等因素对超微化石丰度及优势种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采用小珠标准法统计研究了南海东北部海盆边缘RC26-16站孔的钙质超微化石含量和组分丰度的变化特点,结合再沉积化石含量变化、分异度和溶解指数以及测年和氧同位素分析资料,确认新仙女木期发生于11.44~10.49ka,其结束时间的再沉积化石丰度具有高峰值后突然下降的特点;全新世中期升温期或大暖期的出现时间为7.80~5.25ka,具有化石丰度低而波动,分异度小,溶解指数高的特点;沉积速率由冰期向冰后期逐渐下降,就超微化石而论,其最高丰度值出现在沉积速率骤减处,而最低丰度值则可出现在沉积速率最大或最小期间。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