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404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1996年 ̄1997年6月,在山东青岛、日照沿海采集日本鬼You,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其背鳍棘中毒腺的形态结构,研究其致毒机理,结果表明,日本鬼You背鳍的毒腺呈梭形,位于背鳍棘背外侧的两纵沟内,有结缔组织包绕。在毒腺内发现两种类型的细胞:Ⅰ型细胞的胞质为均质状,单核:Ⅱ型细胞胞质内充满颗粒,未见细胞核,两种毒腺细胞均呈多边棱柱体,呈辐射状排列。Ⅰ型细胞胞质电子密度中等,有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12.
凡口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凡口铅锌矿床是发育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海底热泉喷溢沉积矿床,以“一大二富三集中”的特点和典型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吸引着中外矿床地质工作者。常量元素和矿化元素的分布、矿物包裹体特征、稀土元素组成和硫同位素组成反映出该矿床与外生作用有关。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壳源和地下地壳来源铅的特征,矿物包裹体水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溶液可能与深层建造水有关,后期与大气降水有关。矿区主要矿层经历海底热泉喷溢沉积-成岩的演  相似文献   
113.
孙剑君  常军 《贵州气象》1999,23(5):10-11
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制作1997年12月-1998年2月商丘市逐日最低气温24h预报,其预报准确率比常用的MOS方法提高3%~4%。  相似文献   
114.
从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有机碎屑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养鱼对伊乐藻种植区(以下简称为有草区)和无草区水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区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有草区由于生长着茂密的水生植被,对环境压迫的缓冲能力增强,水生生物的群落结构较为稳定,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无草区,有机物的沉降速率也大大低于无草区。与此相比,无草区对环境压迫的缓冲能力较差,水体浮游植物数量增加,富营养化加剧。通过本项实验可以看出,人工种植伊乐藻对养鱼区水质有着明显地控制作用,是发展生态渔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5.
溶解氧对低洼盐碱地鱼塘物质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淮海平原低洼盐碱地鱼塘中溶解氧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及其它生物的耗氧作用扰动的方式时间可显著改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池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变动除与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含量等有关外与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密切相关. 尤其在底泥中这种变化更加明显. 池塘水体中的氨化作用强度磷的转化强度明显地呈现出受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影响. 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增加时导致细菌的现存量及活性的增加使得氨化作用强度磷的转化强度也显著增加这种情况在底泥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池塘水体中反硝化作用强度反硫化作用强度的变化则与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相反. 当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减少时水体中的反硝化作用强度反硫化作用强度反而大大增加. 这种作用在底泥中表现得也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两段式对比剂注射结合团注跟踪技术在肺动脉CTA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因怀疑肺栓塞行肺动脉CT增强检查的30例患者为试验组,使用两段式对比剂注射结合团注跟踪技术的方法。兴趣区(ROI)置于肺动脉主干,设定阈值为100 HU。对比剂和生理盐水注射顺序:(1)对比剂10 mL;(2)生理盐水30 mL;(3)对比剂20 mL;(4)生理盐水30 mL,注射流率均为5 mL/s。跟踪肺动脉主干CT值,达到设定阈值后延迟10 s开始扫描。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先注射对比剂10 mL+生理盐水30 mL测量肺动脉主干达峰时间,再注射对比剂20 mL+生理盐水30 mL,以达峰时间+1 s作为延迟时间扫描。测量两组图像肺动脉、肺静脉、锁骨下静脉、升主动脉的CT值,并对两组图像肺动脉图像质量和上腔静脉硬化伪影进行评分。两组图像血管CT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肺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上腔静脉硬化伪影评分的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试验组左肺动脉、右肺...  相似文献   
117.
博斯腾湖水质现状(2010-2011年)及近50年来演变趋势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博斯腾湖(简称博湖)6个采样点周年(2010年6月-2011年6月)水质调查分析表明,博湖水质空间差异明显,但不同样点水质月变化无一致趋势.大湖区西北角水域水质最差;开都河入湖处水质月变化幅度大,水质相对较好;中东部水域水质处于中间水平.小湖区喇嘛湖水质最好,介于Ⅰ-Ⅲ级之间;北闸附近的湖沼湿地,水质差,多为Ⅴ类和劣Ⅴ...  相似文献   
118.
为配合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四川省绵竹市天池乡和灌县—安县断裂附近分别架设了15套微震仪器和17个短周期地震台.基于WFSD-3附近的微震、短周期和区域台网的固定台站记录的近震数据,通过横波窗内S波分裂计算,得到其上地壳各向异性参数,即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的时间延迟,并分析了研究区的上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大部分区域的快波偏振方向为NE向,与龙门山断裂带走向一致,但在研究区微震台阵布设小区域内,快波偏振方向表现出东西分区特征,东部为NE向,西部为NW向.上地壳各向异性主要是受到岩层中随应力分布排列的微裂隙和岩石或矿物结构的影响,研究区内快波偏振方向主要表现为NE方向,与断裂走向一致,反映了研究区上地壳各向异性主要受控于结构控制的各向异性,局部区域的快波偏振方向为NW向,与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一致,说明区域应力场对研究区上地壳各向异性也有影响.通过分析微震台阵的归一化时间延迟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区域应力场的变化情况.微震台阵的慢S波时间延迟在2012、2013年较为离散,在2014年有收敛的趋势,反映了强震后区域应力场逐渐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9.
地面沉降是由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导致的缓变性地质灾害,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地面沉降在建模时需要地裂缝等不连续结构的位置、走向、深度等信息,在构建微分方程模拟时需假设模型连续,这对开展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一体化模拟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于2000年出现的近场动力学理论提出以积分形式描述材料受力过程,方法具有无需先验知识与连续性假设的优点,在材料的疲劳、损伤、断裂等模拟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其在岩石水力压裂、滑坡、饱水岩土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应用近场动力学进行区域地面沉降建模求解的一般方法;结合InSAR技术获取的沉降信息、三维地震频谱谐振勘探技术获取的地下结构与密度信息等,提出了模型的反演调参与优化方法。以北京东部梨园-台湖镇-张家湾镇区域为实验区,建立了其4 km×6 km范围、0.2 km深度的近场动力学地面沉降模型,以实验区地下水位月均下降速率为边界条件,对2007—2010年地面沉降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8 mm,表明近场动力学在地面沉降建模中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0.
太湖水体中悬浮物的静沉降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鋆  高光  李一平  王珂  逢勇 《湖泊科学》2006,18(5):528-534
本文分别采用斯托克斯沉降速率公式和重复深度吸管法计算了2005年4月、5月间在太湖进行的四次静沉降模拟实验中的沉降速度.结果表明:1)太湖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属于絮凝沉降.2)水体中悬浮物浓度与沉降时间均呈现出明显的指数衰减规律(R~2>0.80),悬浮物中无机物含量较高时这种规律更为明显(R~2≥0.99).3)悬浮物浓较低时,太湖悬浮物的沉降速率与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悬浮物浓度较高时,沉降速率随悬浮物浓度升高而增大.经拟合沉降速度(ω)与悬浮物浓度(C)之间符合Logistic曲线ω=0.021/(1 exp(-0.026(C-166.3))),R~2=0.98,n=54.4),斯托克斯公式可用来粗略估算太湖悬浮物的沉降速率,而重复深度吸管法则适合于较精确地计算太湖悬浮物的沉降速率.但在计算时须注意根据悬浮物的特性,选取其特征沉降速率.本文计算得到的太湖悬浮物的沉降速率范围为0.002 cm/s-0.005 c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