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吐哈盆地鄯善地区岩性油气藏的油层砂体以中薄层为主,沉积体系控制砂体的展布,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与沉积相带密切相关。在详细研究油气运聚规律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层位标定与解释、层序地层分析、储层预测和含油气性预测是本区有效的勘探方法。本文探讨了研究区的油气分布规律与储层预测问题,指出丘东生烃区是开辟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新的接替区,温吉桑构造带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鄯善地区中北部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潜在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段帚状生长断层系中“帚状分散系”和“主干断层”生长指数的计算,分析了研究区“帚状生长断层”中不同组系断层的发育特征,认为帚状生长断层中“主干断层”和“帚状分散系”具有“非等时性”特点,“帚状分散系”在中始新统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生长指数最大,“主干断层”在上始新统沙河街组二段沉积期生长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13.
依据延怀盆地深部的地温地压条件,用模拟实验方法测定了该区代表性岩石的纵波和横波速度以及石英、角闪石在一定深度相变引起的波速变化,提出在中地壳同时具备低速高导的物质可能不是含石英多的岩石而可能是含水矿物多的岩石;讨论了研究区的地壳组成,认为上地壳的上部可能是由泥质灰岩一类的岩石组成,下部可能是由花岗闪长岩一类的岩石组成,没有低速高导层的地区可能是由花岗闪长岩和石英岩等组成,有低速高导层的地区可能由角闪岩相的岩石组成,下地壳可能由角闪片麻岩、中长麻粒岩、辉石麻粒岩等组成  相似文献   
14.
江西之鸣山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平 《地质论评》1941,6(Z2):231-236
鸣山位于乐平之西十里,山麓为鄱乐煤矿公司矿井所在。民国十四年,刘季辰氏调查鄱乐煤矿,将鸣山所见岩层定名为鸣山层,其纪载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海底地质勘查现代技术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述了当今海底地质勘查现代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海底地形测深系统,海洋水声,声层析技术,海底取样技术,深潜器技术和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探测技术等,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海洋探查与资源开发技术”主题研究,研制和开发取得的一系列高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6.
高平 《地质论评》1946,11(Z3):401-402
中国东南部,侵入岩与喷出岩分布至广。前人调查研究之结果,对其时代不外三说:(一)火成岩侵入时代,在火山喷发岩堆积以后。(二)火成岩侵入时期系在火山岩喷发以前。(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华北地区壳内低速高导层(体)成因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平 《中国地震》1997,13(3):223-231
依据高温高压下华北地区地壳主要岩石的物理性质-波速,电性测定的结果,提出了华北地区低速高导层可能的成因模式以及不同模式的适应范围。认为;碳酸盐岩在深部一定温度,压力和氧逸度条件下碳的析出会导致高导层体的出现;深部韧性剪切带组成矿物的定向排列,可使岩石的波速,电生产生各向异性行为,导致低速高导层的产生;绿片岩相和角闪岩相石中含水矿物的脱水作用会导致上,中地壳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突变,这可能是该地区低速  相似文献   
18.
植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是利用植物体对环境(土壤、岩石、水等)中微量元素特殊的吸收积累特性,通过对植物样品灰分的分析来发现地球化学异常的一种找矿方法.由于影响植物地球化学异常形成的因素较复杂,给异常的发现和解释评价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致使该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很少应用于普查找矿实践  相似文献   
19.
田梦  林海  孙跃武  徐衍彬  高平 《世界地质》2003,22(3):279-283
头台油田是构造—岩性油藏。裂缝型、特低渗透是其显著特点,常规注水开发后经常出现严重的油井水淹,造成油田开发低效。本文以头台油田研究为例,认为对于裂缝型特低渗透油田,采用注水吞吐采油技术,通过套管直接向地层注水,利用储层毛管力作用,进行油水置换,实现单井自注自采吞吐采油,可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减缓产量递减。适合注水吞吐采油基本条件是岩石润湿性为弱亲水和岩石饱和非润湿相。影响注水吞吐采油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储层吸水状况、微缝发育状况、储层非均质性、注入体积和关井压力等。吞吐采油技术可作为改善裂缝型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一种新的模式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自从莱河矿作为一个富含Fe~(3+)的正硅酸盐新矿物被研究以来,已有可能将铁橄榄石-莱河矿,看成一个新的矿物系列。在这个系列中已报道的有铁橄榄石、变铁铁橄榄石,高铁铁橄榄石和莱河矿。 此组矿物除铁橄榄石外,热力学性质目前还没有实验资料。为此本文运用了一些近似计算的方法对该组矿物(重点是莱河矿)的热力学参数作了估算,对莱河矿的可能成因和生成条件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