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7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文根据米兰柯维奇理论,从天文地球动力学的角度,用37000年的资料来推算未来1000年的海平面变化趋势,而且认为未来的海平面变化比较不应以现在的海平面为基准,还要将未来的自然因素加以考虑,从而得出结论,认为未来海平面高程会向下降趋势发展,否定了由于温室效应等人为因素将会导致20世纪海平面上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高建国  秦德先 《云南地质》1995,14(2):119-130
滇中地区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往往成群、成带分布于碳酸盐岩层中,矿体(矿石)与围岩在成矿元素组合方面具有继承性,硫和金属来自矿源层。矿体与围岩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39.1‰-20.6‰,以“重硫型”为主;矿石铅同位素以单阶段演化的正常铅为主,常含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铅,成矿模式为:同生沉积作用形成矿源层,后期改造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13.
第三届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12—1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讨论会是由14个学会联合发起的,约有200名专家和科技人员参加,提交的论文为107篇。会上就全球变化、地球表层学、重大灾害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周易和现代自然科学关系等方面作了交流。本文主要就地震研究和灾害研究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40年以来,我国政府对沿海地区减灾投入很多,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已积累了许多资料,采取了大量的工程措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不少研究成果,也有一些教训。为了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充分发挥现有减灾工程效益,进一步提出合理的减灾措施,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处决定集中研讨我国沿海地区减灾对策: 1、1990年10月23—26日在北京召开“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与减灾”研讨会,邀请中央有关部委、科研教学单位、沿海省区市的防灾职能部门领导和专家交流、介绍沿海地区灾害特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0月22—25日,在北京召开了两个减灾会议,一个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持的“全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减灾研讨会”,另一个是中国科协委托中国水利学会牵头,由15个学会共同发起召开的“全国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两个会议同时同地召开,目的都是为了减轻灾害。一个会议侧重于沿海地区,一个会议侧重于灾害预测。两个会议均未以学科分类。为了突出地震灾害,现将部分涉及地震灾害的论文加以分述。马宗晋、李闵峰在灾度应用于地震减灾对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死亡千人以上的地震,以公元前70年中国山东诸城昌乐地震为最早,震级7,死亡6000人。到1985年底为止,全世界共发生死亡千人以上地震335次,共死亡6807896人。具体资料见《国际地震动态》1981年6期、1982年2期和1985年《地学基本数据手册》(海洋出版社),本文不再重复。我国发生死亡千人以上地震83次,占全世界同类地震的24.77%;死亡2693460人,占全世界的39.56%。这两个比例极高,从灾害学角度,我国才是名符其实的“地震之国”。多少年发生一次死亡一万人以上的地震,或者死亡十万  相似文献   
17.
高建国 《矿产与地质》1995,9(3):185-190
热水塘铅锌矿床赋存于4个不同时代的地层中,矿体受含矿层位和构造的控制,呈脉状和似层状,矿体中金属元素和矿物组合单一,在研究矿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硫,铅同位素及金属源,含矿溶液和地下溶液等特征,认为该矿床成因属“后成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8.
化探样中的痕量银和镉(0.0xppm)不经分离直接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银和镉是困难的。宫本益夫曾用dowex 1×8阴离子树脂分离和富集电解铜中的银;辽宁地质局中心实验室曾用717阴离子树脂分离和富集化探样中的镉,F.Bea.Barredo和c.Polo polo曾用dowex1×8阴离子树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个旧南部地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调研和大量样品采集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数学地质中对应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方法对样品和变量进行分类划分和成因解释。首先,将样品和元素进行综合计算,按第一、二因子轴作出样品-元素因子平面图,在图上划分四个象限,按象限进行分类,探讨其样品-元素分类规律。其次,按象限计算因子载荷矩阵,分析各因子轴所代表的元素共生组成规律和成矿期次。根据上述研究认为第一因子轴(F1)所代表的Sn、Cu、Pb、Cu、Zn、Au、Ag等元素为主成矿元素组合和主成矿期次,而其它因子轴所代表的Mo、W、Bi、Be等元素为次成矿元素组合和次成矿期次。成矿作用是在区域构造应力驱动力的作用下,与花岗岩侵入有关。成矿溶液除来自深源以外,还与周围基性岩体(脉)和围岩密切相关,矿液实质是一种混合矿浆,在上升运移过程中,充填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和有利 的地层层位中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各国地震最早记载及其背景性证据的分析;用时间差分序列的双对数法,进行了地震记载资料丰富程度的探讨;研究了3700年前的全球地震活跃期;给出了公元前2221年至公元1900年105个国家(地区)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