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334篇
海洋学   21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1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36年   6篇
  193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利用单站要素和 70 0hPa指标站高度、温度露点差和风向风速 ,建立了濮阳县 7月份 2 4h大~暴雨预报指标。1 起报条件①濮阳县 14时地面t升后降 ,e -t曲线连续升 3天以上 ,e≥t≥ 2 7。② 0 8时 70 0hPa图上关键区 (2 4~ 35°N、10 5~ 115°E)有≥ 8个站的t-td≤ 4℃。2 预报指标在满足上述起报条件之后 ,结合 0 8时地面图和 70 0hPa指标站位势高度及风向风速 ,确定如下预报指标 :① 0 8时地面有冷锋位于河套附近 ,呈东北西南走向。② 0 8时 70 0hPa图上郑州、西安、南阳、汉中西南风≥ 8m/s。③ 0 8时 70 0h…  相似文献   
202.
现被广泛应用的测定高演化碳酸盐岩成熟度指标的多项有机岩石学评价方法,各有其不同的局限性,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发现,可利用芳烃演化新参数来代替其它失效的分子参数来评价碳酸盐岩有机质。芳烃因其结构、组成的特殊性和稳定性,在高演化阶段与油气生成及煤源岩成熟度有着良好的相关性,具有成为高演化碳酸盐岩成熟度指标的基础。从生产实践的角度看,芳烃演化参数有特殊适用性及选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3.
204.
205.
本文对湖北省北部蓝片岩带的区域分布、产出层位,蓝片岩类型、矿物组合与沉积建造的关系,蓝片岩变质特征及形成地质构造环境等进行了详细讨论。本区蓝片岩带主要产于上震旦统(陡山沱组)、耀岭河群、武当群(上部双台组)三个层位,它赋存于富含Na_2O(2~7%)及较高的Fe_2O_2/FeO比值为共同特征的岩石中。蓝片岩带的形成始于中元古代,在早期由于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之间发生裂陷槽,沉积了巨厚的酸性火山岩,中期继续拉张沉陷,发育了硅、泥质岩及拉斑玄武岩,至晚元古代末期地槽闭合,南、北大陆重新拼合,伴随产生强大的挤压应力而发生变质作用,至此蓝片岩变质带即告完成。  相似文献   
206.
针对南海荔湾3-1气田管线穿过的海底峡谷区6个典型斜坡剖面,分别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开展斜坡稳定性分析,模型考虑了土层强度随深度的变化。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与极限平衡法分析结果一致,其中与Spencer法结果最接近,稳定系数相对误差小于3.5%。重力作用下各斜坡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峡谷中下部土强度较低且坡度较高的局部区域接近临界状态,峡谷头部因坡度相对较小且土体强度相对较大,其斜坡稳定系数相对较高。地震水平加速度能够明显降低该区斜坡的稳定系数,且随着加速度值的增大滑动深度逐渐变大。当水平加速度达到0.2g时峡谷中下部区域大部分会发生滑动。海底地形坡度和土层强度是影响峡谷区斜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且稳定系数与滑动面对局部坡度和强度分布较为敏感,合理的稳定性评价依赖于精确的地形数据与土层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07.
南极中山站夏季下降风数值模拟个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南极内陆地面辐射冷却产生的近表层冷空气,沿高原斜坡向下流动而形成下降风,其分布形态决定了南极大陆近表层风场的主要特征。我国南极中山站全年均受下降风的强烈影响。夏季晴天时,中山站的下降风一般在傍晚开始出现,风速在午夜达到极值,在次日中午之前逐渐减弱,风速有显著的日循环特征。本文选取南极中山站2010年1月的夏季下降风个例,使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Polar WRF极地大气数值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山站夏季夜间晴天出现偏东向的下降风时,近地面风速变化趋势与地面气温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数值模拟发现,中山站下降风在距地面高度约100~150 m之间时风速最大,约为15~21 m/s。在下降风发生时,近地层大气存在逆温现象。下降风较强时,近地层逆温也较强,逆温层厚度约为200~300 m,逆温强度约为4~6℃。在地面摩擦的作用下,中山站近地面下降风风向为东南,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逆时针偏转,最终趋于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没有太阳直接辐射时,南极大陆地区存在持续的逆温层,逆温层的出现加强了下降风气流,随着逆温的增强,大风区逐渐西移,且面积不断增加。在夏季太阳辐射造成的逆温消失的短暂时间内,逆温时产生的下降风尚不能完全消失,由此形成了较稳定的风向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8.
中新生代天山隆升及其南北盆地分异与沉积环境演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明确中生代以来天山隆升的时间顺序、隆升范围,及其与南北两侧盆地的沉积环境演化之间的关系,是天山两侧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与塔里木等盆地原型恢复研究的重要需求。通过分析天山南北主要盆地类型、沉积充填、古气候变化,物源属性、边缘相带迁移反映的物源区远近变化与古水流特征,以及大量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数据认为,中新生代天山主要存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始新世、中新世-第四纪的四期阶段隆升。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早侏罗世早期-第四纪的天山隆升范围及其南北盆地的沉积环境演化图,表明天山的四阶段隆升控制了北疆与南疆盆地由早、中侏罗世统一泛湖盆至晚侏罗-早白垩世盆地开始分异,再到新近纪以来彻底分割成独立盆地的沉积演化过程。同时,明确了天山南北两侧各盆地储层、烃源岩及盖层的重要形成期与天山隆升的关系,对有效拓展油气勘探范围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9.
研究采用移动道路测量技术与传统手段相结合,普查并建立完整的城市基础设施部件数据库。基于直观的城市实景影像成果,构建二、三维一体化的数字城管综合管理及展示平台,全面掌握城市部件设施的分布和运行状况,为广州市数字城管深化建设提供科学的数据及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210.
赤潮的研究和预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赤潮灾害对我国沿海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海洋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威胁了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赤潮灾害,防治赤潮灾害,本文对赤潮灾害的特点进行初步研究并总结了目前使用的赤潮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