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1.
高扬 《测绘科技》1996,(3):33-35
本文详细讨论了在Windows环境下,微机与GPS接收机通信的实现和通讯程序的设计方法,以完成初始化设置GPS接收机和读取实时定位信息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92.
黑龙江省东部变质岩与变质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3.
石久恒  樊家骏 《江苏地质》1991,15(3):148-151
本文研究了江苏省东海县安峰山和平明山两地的新生代火山岩,认为原确定的“霞石云玄武岩”应为“橄榄霞石岩”。并且还发现了一种特殊岩石—呈包体产出的纯霞岩,几乎全由霞石组成,属碱性超基性岩。  相似文献   
94.
高扬 《物探与化探》1979,3(6):33-39
已经证明,在某些类型的金属矿床的壤中气和大气里,有汞的高含量带,汞量测量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找矿手段。  相似文献   
95.
本文对目前常见的几种定位报告系统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已开发的基于双星系统的定位报告系统的总体构成、系统功能,特别指出了利用双星系统导航通信的优势,并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97.
湖北武当地区耀岭河群火山-冰川沉积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覆盖于武当山群之上的耀岭河群,为一套海相基性火山-碎屑岩,特别是耀岭河群下部含砾层,系大陆冰盖运移向海洋并在海面上浮的冰筏携带的冰碛物成为落石与海底火山喷发物及其它海水沉积物混生而成的冰海相沉积。其岩石成分既非全是火山岩,又非单纯冰碛岩,而是一套火山沉积外加异源冰碛物的混合沉积岩。前人将本群自上而下分  相似文献   
98.
高扬  宋晓军 《物探与化探》1989,13(2):149-152
红透山铜锌矿床自然电场的空间分布模式矿床产于角闪斜长片麻岩的薄互层带中。矿体出露地表长550m,宽20-22m,倾斜延深大于1200m,矿体受层位控制,以似层状、脉状产出。矿石成分较简单稳定,主要有黄铁矿(50%)、磁黄铁矿(20~30%)、黄铜矿(1~10%)、闪锌矿(1~15%)、偶见极微量方铅矿、辉铜矿。矿体电阻率  相似文献   
99.
机载高光谱成像是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技术,具有光谱分辨率高、波段窄而多和图谱合一的特点。国内小型化的机载高光谱成像仪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高性能的高光谱设备进口困难,限制了高光谱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和普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在国家重大仪器开发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成功研制出以推扫式小型化成像光谱仪HMS400/1000为核心的轻型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SSMap,建立了机载高光谱遥感综合调查技术方法和作业流程,形成了一套可靠的地物分类方法和水土污染光谱定量反演模型。本文在介绍机载高光谱成像技术基本原理和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自主研发的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SSMap为例,结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需求,详细探讨了总面积4500余km2的航空高光谱遥感作业方法、信息提取与调查应用。通过长江经济带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区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应用示范,取得了高质量的机载遥感数据,获得了一批重要调查成果。研究表明,机载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生态环境调查、水体监测、土地利用和土地质量评价等方面具广阔应用前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机载高光谱成像仪降低了采购成本,推动了机载高光谱技术普及,服务了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0.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S 6.9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断块内部,仪器震中位于海原活动断裂系西段的冷龙岭断裂带上,是该断裂系自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后再次发生M>6.5的强震。考察结果的初步总结表明,此次门源地震产生了呈左阶斜列分布、总长度近23 km的南北两条破裂,在两者之间存在长约3.2 km、宽近2 km的地表破裂空区。南支破裂(F1)出现在托来山断裂的东段,走向91°,长约2.4 km,以兼具向南逆冲的左旋走滑变形为主,最大走滑位移近0.4 m。北支主破裂(F2)出现在冷龙岭断裂的西段,总长度近20 km,以左旋走滑变形为主,呈整体微凸向北东的弧形展布,包含了走向分别为102°、109°和118°的西、中、东三段,最大走滑位移出现在中段,为3.0±0.2 m。此外,在北支主破裂中—东段的北侧新发现一条累计长度约7.6 km、以右旋正断为主的北支次级破裂(F3),累计最大走滑量约0.8 m,最大正断位移约1.5 m。综合分析认为,整个同震破裂以左旋走滑变形为主,具有双侧破裂特点,宏观震中位于北支主破裂的中段,其地表走滑位移很大可能与震源破裂深度浅有关,其中的右旋正断次级破裂可能是南侧主动盘向东运移过程中拖曳北侧块体发生差异运动所引起的特殊变形现象。印度与欧亚板块近南北向强烈碰撞挤压导致南祁连断块沿海原左旋走滑断裂系向东挤出,从而引发该断裂系中的托来山断裂与冷龙岭断裂同时发生破裂,成为导致此次强震的主要动力机制。在此大陆动力学背景下,以海原左旋走滑断裂系为主边界的祁连山断块及其周边的未来强震危险性需得到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