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介绍张勤修教授运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经验。本文阐述了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及治疗情况。从4个证型论述了变应性鼻炎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张教授提出气血失调是其主要病机,临床以川芎茶调散加减治之,获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镰形棒矛虫在东海西部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形棒矛虫(Sticholonche zanclea Hertwig)为独特的一种放射虫,在分类位置上尚未十分确定,在生态习性方面也有别于其他的放射虫;过去,对它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则是根据1959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部分海区采集的标本资料(调查区及所用标本资料与“东海放射虫的研究”一文相同)进行整理,初步叙述了它在东海西部的数量分布。根据1959年全年的调查统计,镰形棒矛虫在调查区数量分布的季节性变化是十分显著的,从12个月的分布图(图1)看来,1月份分布在31°N 以南,稀疏分散,寥寥无几,各调查站出现数量均在500个/米~3以下,总个数平均值不到2个/米~3;2月份出现的范围更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早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课题,世界范围内的灾害研究机构数量众多,但在减灾机构综合信息表达方面存在不易搜索和难以查询的问题。利用可视化技术在信息表达方面的巨大优势,针对国际减灾机构信息的特点,从研究范围与研究灾种类型2个角度,进行了机构对象的符号设计研究,并结合C#与ArcGIS Engine构建了国际减灾机构信息可视化系统,将有关国际减灾机构的非直观的文本信息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图像形式,以提高国际减灾机构信息的易读性和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4.
高洪 《河南气象》2002,(4):46-46
冬季在降雪或有积雪的日子 ,若不注意 ,会产生地面最高温度失真的情况。本站曾出现过 1月份 1 4时 0cm温度比该日地面最高温度高 2 .7℃的现象 ,致使该日地面最高温度失真。分析原因 ,由于降雪 ,表身完全被大雪埋住 ,此时的温度示值不是雪面与空气的交界面温度 ,当积雪逐渐融化 ,表身下陷雪中 ,或积雪融化后 ,没有及时安置好温度表 ,其感应部分与土壤没有密贴 ,这时地温表测得的温度也不真实。因此遇到特殊天气 ,要增加巡视仪器的次数。积雪天巡视仪器时 ,均应将表小心从雪中取出 ,放置在雪面上 ,使表身紧贴雪面。雪面开始融化 ,应注意重…  相似文献   
15.
冬季在降雪或有积雪的日子,若不注意,会产生地面最高温度失真的情况.本站曾出现过1月份14时0 cm温度比该日地面最高温度高2.7℃的现象,致使该日地面最高温度失真.  相似文献   
16.
中子土壤水分仪必须在观测现场重新标定方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1988年在张掖曾作过一次标定,由于当时观测场地受蒸散器施工影响,标定是在观测场周围邻近田块进行的,目的主要在于检验仪器性能。结果表明国产LNW-50A型中子土壤水分仪性能良好,它的最大缺陷是不能准确测量0-30cm土壤表层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中高纬度地区积雪覆盖和降雪格局变化,造成该区域土壤冻融交替强度和频次变化,是土壤氮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冻融温差和冻融循环次数影响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大伙房水库实验林场小流域的河岸缓冲带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冻融交替对河岸缓冲带土壤无机氮和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阐明冻融交替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为评估小流域氮素流失风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温差的冻融循环处理对土壤无机氮影响不同,冻融条件为-5/+5℃和-20/+5℃时土壤无机氮含量在冻融循环10次之后分别为34.9±0.9 mg/kg和37.2±0.8 mg/kg,是处理前的1.21和1.41倍;冻融温差和冻融循环次数对土壤NH4+–N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土壤冻融10次后土壤NH4+–N含量是对照处理的4-10倍;冻融循环次数对土壤NO3–N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冻融温差对NO3–N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对冻融循环的响应显著(P<0.01)。可见,冻融交替显著增加了土壤无机氮含量,由于早春季节植被对无机氮吸收较少,可能增大土壤氮素随冰雪融化的淋溶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8.
渗水对龙门石窟的影响及治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严绍军  方云  孙兵  高洪 《现代地质》2005,19(3):475-478
根据龙门石窟的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结合3个试验洞窟(潜溪寺、皇甫公窟和路洞)的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分析了石窟内渗水的形成机理和破坏作用,并重点论述了治理措施。将龙门石窟的破坏作用系统地分为力学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3类,认为化学作用对文物的损害最为直接和明显;提出了“堵”与“疏”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并进一步将治理方法细分为堵来源、堵出口、外部疏导和内部疏导4种。根据调查结果,指出对于渗水严重的洞窟不宜仅采取堵出口的方法,宜先采取外部封堵、外部疏导和内部疏导等措施,待渗水量明显降低之后再采取内部封堵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2001年8月14日22:30左右,新县西南郊的箭河乡遭受龙卷袭击.笔者现场调查看到,龙卷中心所经之处,墙倒屋塌,房顶被卷起,十几米高的大树连根拔起,输电线杆拦腰折断,水稻倒伏或稻粒捋光,给当地群众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20.
高连国  高洪娇  唐德东 《气象》2001,27(1):56-57
引 言  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相比,抗旱能力较强。人们将这种抗旱能力解释为是由各自遗传性决定的,而未说明具体原因;另外,也有人认为某些禾本科作物叶片表面具有蜡质,可以防止水分散失,因而抗旱能力较强。但我们观测发现这并不是抗旱的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叶片没有蜡质的玉米抗旱能力也明显高于大豆。为了揭示禾本科作物具有较强抗旱能力的特点,我们以玉米为例,在干旱的条件下进行了观测分析。发现玉米叶片具有集纳降水的功能,即使在降雨很小的情况下,也能将其集纳起来,沿着叶鞘流淌到根部土壤之中,甚至对雾露也有这种集纳作用。继而使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