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42.
43.
康永水  耿志  刘泉声  刘滨  朱元广 《岩土力学》2022,43(8):2035-2059
我国软岩工程涉及能源开采、水利、交通、国防等重要工程领域。随着我国能源开采逐渐向深部延伸以及交通、水利、隧洞等工程的发展,大量隧道、巷道需穿越软岩地层,高地应力、围岩破碎软弱等问题突出,软岩大变形灾害频频发生,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对我国现阶段软岩支护的研究进展做了系统的总结,从4个方面概括分析了软岩大变形灾害控制技术与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1)以改进型刚性或可缩性支架、复合型衬砌为代表的被动支护方法;(2)以高强预应力锚杆、锚索为代表的增强型主动支护技术;(3)以注浆改性为主导思想的软岩改性技术;(4)让压技术;(5)多重改进方法联合支护技术。阐述了不同支护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不同支护手段的适用条件、技术优势与不足。采用单一支护手段的改进通常难以满足软岩大变形控制的需求,如何实现不同支护措施之间的高效协同控制,以及实现对围岩变形应力场的实时精准监测等问题是目前我国软岩大变形灾害防控亟待解决的难题。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软岩大变形灾害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4.
基于高应力下花岗岩卸荷试验的力学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吕颖慧  刘泉声  江浩 《岩土力学》2010,31(2):337-344
进行了高应力条件下卸围压并增大轴压的花岗岩卸荷试验,描述了卸荷过程中岩石渐进破坏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力学参数损伤劣化规律;分析了能较好反映岩石卸荷强度破坏特征的Mogi-Coulomb准则和强度参数变化规律;建立了岩石由压剪破裂逐渐过渡到张剪破坏的渐进演化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岩石卸荷破坏起主要作用的横向变形将压剪Mogi-Coulomb准则和拉剪Mogi-Coulomb准则联系起来,建立了描述岩石卸荷渐进破坏的新强度准则。基于上述的卸荷试验成果,结合描述岩石卸荷渐进破坏的应力-应变曲线,在应变空间中推导了考虑岩石力学变形参数损伤劣化效应、横向变形作用、卸荷渐进破裂演化机制的力学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45.
为了通过场的动态监视和源的过程追踪以实现地震预报,以唐山7.8级地震为例,研究了震前各种前兆方法观测到的短临异常的场兆和源兆的特征。通过研究得出:场兆数量多,密度小,异常台项比低,源兆数量少,密度大、异常台项比高,台点多的地下水位和流动重力较易区发场兆和源兆的差异性,源兆主要分布在一些断裂构造形成的闭锁区内,场兆主要分布在闭锁区附近一些活动断裂及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46.
Freit.  U 晓声 《地图》1993,(2):18-21
1992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出版了著名教授U.Freitag的论文集《Cartographic Conceptions》。我们认为其中有些论文应介绍给我国地图学界的同仁,故而与作者进行了联系,U.Freitag教授函复说:“……当然,你们可以选择并译出任何对中国读者适用的文章。”为此本刊组织翻译了其中几篇,今后将陆续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7.
48.
本文通过山东省三个地电台的资料,分析了地电阻率年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变观测条件、提高观测精度、捕捉地震前兆信息的“测深井电阻率法”,可能是地电在今后地震预报中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9.
前言流凌和封冻在我国北方河流上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一現象的发生和变化,对沿河的經济建設和安全有很大影响,因此摸清流凌和封冻的变化規律,并准确地預报出其出現日期,目前日益感到迫切需要。为此,我們共同試作了“黄河內蒙段流凌封冻預报方法”。这一工作主要是为有关建設部門直接服务,但对冰情預报方法的研究以及开展羣众性的預报服务工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黃勘資 《地质论评》1957,17(2):180-182
东北目前所發現的硼礦物,只是纖維硼酸鎂石及硼酸鎂鉄礦等兩种無水硼酸鹽類礦物。此兩种礦物無論于國內及國外,產出均很稀少。在國外,苏联的西哈薩克英迭爾、甸牙利及羅馬尼亞的萊茨巴尼亞、美國的果加里(內華達州)、日本及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