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利用MATLAB实现UNB3m、GPT2w+Hopfield、GPT2w+Saastamoinen、GPT3+Hopfield、GPT3+Saastamoinen等5种模型,分析它们在陕西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5种模型结果普遍偏小。GPT2w+Saastamoinen和GPT3+Saastamoinen模型整体精度相当,且优于其他3种模型,bias为1.41 cm,RMS分别为4.68 cm和4.67 cm,且随着高程增加精度越来越高。5种策略精度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其中UNB3m变化最为明显,夏冬2季bias差达到7.92 cm,RMS差达到7.67 cm。更高精度计算时,秋季应使用GPT3,而春夏2季时使用GPT2w效果更好。选用同样的气象参数模型时,Saastamoinen模型比Hopfield模型更适用于陕西地区,并且陕北地区精度最好。对比最新的全球气压温度模型GPT3与GPT2w发现,2种模型算得的地面气压P、地面温度T、地面水汽压e、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等4种气象参数均相差细微,所以在陕西地区利用GPT2w或GPT3分别算得的对流层总延迟ZTD和对流层干延迟ZHD相差很小,通过对流层湿延迟ZWD算得的PWV也几乎相当。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3种基于不同间距的控制点定点方法 :伪距法单点定位、RTK测量技术、非差相位精密单点定位(PPP),其中PPP方法可以实现m级间隔的野外控制点确定,对控制网改造和野外找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线分量和边长的重复性检验是高精度GPS控制网基线质量分析的关键步骤。结合实际算例,编程实现基线重复性指标、最小二乘线性拟合、基线较差等计算,对高精度GPS控制网的基线解进行质量分析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基线解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坐标转换和坐标平差是GPS观测数据荻取参心坐标常用处理方法,但是衡量两者成果精度的指标不同,难以区分成果精度的高低.现利用CGCS2000坐标高精度特点,以CGCS2000与参心坐标系边长差和方位角差作为检验方法,通过边长差和方位角差的最大相差和振幅来反映参心坐标精度,解决成果精度指标不统一、不可比较的问题.通过实例对上述方法进行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少量稳定水准点无法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GNSS与水准融合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的方法。首先利用稳定水准点、GPS点初步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再根据各个水准点、GPS点的模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选取区域地壳垂直运动建模所用点;最后利用函数模型拟合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以山东及周边一等水准网以及CORS数据为例进行计算,证明该方法能够克服因水准点数量不足而无法建立模型的弊端,并提高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GPS测量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及完善、仪器性能相对稳定、卫星轨道精度的提高、数据处理模型和方法的完善、软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GPS数据处理技术方法已趋成熟,影响GPS数据处理结果的主要因素就是基准点的选择。现对GPS网数据处理几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区域GPS网数据处理合理选取基准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