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双连四胚雹块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绝大多数雹块只有一个胚胎,很少有多个胚胎同时包含在一个雹块中。徐家骝等人(1965)和L.N.Rogers(1971)曾分别收集到双胚雹块,并作过切片分析。他们都把 双胚雹块认为是由两个大小相当的冰球粘连 而形成的,但他们没有对此作肯定的解释。我  相似文献   
132.
李子华  施文全 《气象学报》1985,43(3):358-364
冰雹微结构的研究是冰雹微物理研究的基础,它对成雹机制的研究、冰雹数值模拟以及人工抑制冰雹等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利斯特(List)、麦克林(Macklin)、雷伊(Rye)、列维(Levi)等对冰雹的晶体和气泡结构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徐家骝、施文全、李子华等对我国雹块的微结构也作过许多分析。但以上工作多研究球形雹块,对圆锥形雹块的系统分析工作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133.
予西卢氏—灵宝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由河南地调一队和武汉地院共同完成。其主要目的,旨在通过用历史地球化学的观点对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探索区域地质、区域地球化学和区域化探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区域基础地质研究的深度、地球化学异常的解释评价水平和地质找矿工作的效果。本项研究于1979年开始,1982年结束。共完成区域性地球化学岩石测量约2200平方公里,同时开展了较大范围的地层、  相似文献   
134.
新疆昭苏六次雹暴的雹谱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2年7月新疆昭苏地区6次降雹过程雹谱的连续取样资科,对该地区降雹雹谱进行了分类,并就雹谱的空间和时间序列分布作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平均谱的数学表达式。这些工作对研究该地区雹暴的成雹机制、设计人工防雹方案和检验其效果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5.
介绍了一种基于地理定位原理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去平地效应处理。  相似文献   
136.
在收集、整理山西省历史地震黄土灾害资料的基础上,划分了黄土灾害的类型,总结了山西省历史地震所引起的崩塌、砂土液化、震陷和地裂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历史地震引起的黄土灾害与地震强度的关系,并对未来可能引起滑坡、崩塌、地裂和砂土液化等黄土灾害的地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7.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筛选与评价之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一直是矿产勘查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章回顾了近十几年来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筛选的方法与思路以及评价异常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的一些进展,并根据不同的覆盖条件和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应用条件,把它们分为厚覆盖区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技术、基岩区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和生物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加以评述,最后提出多种地学信息综合集成,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等互相协作较准确的筛选异常,多学科结合的立体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是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以预测隐伏矿床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38.
对川西雅江-道孚地区三叠系西康群含义及层序重新作了厘定;对杂谷脑组解体,重新定义认识的分歧,如年各组碳酸盐岩块砾混积层在西康群地层柱中的位置,进行了探讨命名地罗空松多组和新都桥组层位关系的新认识,双壳类(Pergamidia)在西康群中的分布及意义等若干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作了总结与评述.  相似文献   
139.
Xinjiang Line of New Eurasian Continental Bridge is the important lifeline project inwestern China. Various disasters, such as flood, strong wind, sandstorm, and roadbed disasters,have been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data collected since 1959 show that: serious floods often occurred when the rain intensity reached25 mm/h or 30 mm/d; the critical wind speed for turning over a train is between 35 m/s and 67 m/s,and such cases happened in draught places of mountain opening and trunk valley; the angle be-tween wind direction and railwa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ickness of accumulative sand along thelines; roadbed disasters taking the form of side-slope sliding, roadbed sinking and silt turning uptook place in spring when the temperature rapidly rose to 10-15℃ from zero and precipitationcame forth or when the thickness of snow cover on shade slope reached above 20 cm in winter;the disasters taking place in the 1990s were far stronger than those of the 1980s and the order ofhazard intensity along the Xinjiang Line is Urumqi>Shihezi>Kuitun>Liuyuan>Shanhan>Hami.  相似文献   
140.
为了准确评价碎石土古滑坡的稳定性,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现场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探和室内外的物理力学试验,采用三维大变形弹塑性接触有限元算法,结合复活碎石土古滑坡工程实例,提出利用三维计算结果计算二维剖面稳定性系数的方法,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三维大变形弹塑性接触有限元算法分析滑坡稳定性可以考虑滑坡体的空间效应,使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新方法可以更准确分析碎石土滑坡的稳定性和获得该类型滑坡所处的实际状态,为滑坡治理提供准确的科学信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