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47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182篇
地球物理   690篇
地质学   673篇
海洋学   255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7篇
  1964年   14篇
  1943年   8篇
  1942年   9篇
  1937年   14篇
  1935年   9篇
  1934年   10篇
  192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含煤段中发育有油页岩、煤、碳质泥岩和泥岩等富有机质细粒沉积.为了研究其沉积有机相的类型及煤和油页岩形成的控制因素,本文通过岩心观察、工业分析结合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等方法将含煤段细粒沉积物划分为了类型A(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B(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环境)、C1(湖沼非油页岩亚相)及C2(湖沼油页岩亚相)四种类型,其中类型C1沉积物中发育煤,类型C2中发育油页岩,且煤较油页岩具有更高的含油率、水分、挥发分以及发热量值.有机质类型特征方面,沉积有机相类型A、B及C1沉积物有机质类型均为Ⅱ2-Ⅲ型、有机质来源均以陆源和混合来源两种有机质来源为主,而类型C2中主要为Ⅱ2型,以混合有机质来源为主;类型A及C2其沉积物有机质均处于未成熟阶段,而类型B和C1中有机质均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有机质保存条件方面,类型A沉积物主要形成于缺氧的淡水环境,类型B主要形成于贫氧-缺氧的淡水-半咸水环境,类型C1形成于贫氧-缺氧的淡水-半咸水环境,而类型C2则主要形成于缺氧的淡水-半咸水环境.其中类型B较类型A,类型C2较类型C1,其沉积物均形成于更为还原且盐度更高的水体环境中.石门沟组含煤段是煤和油页岩的形成层位,稳定的沉积环境、丰富的湖泊有机质来源、良好的保存条件及较少的陆源碎屑的稀释共同促进了类型C2中油页岩的形成,而丰富的陆源植物供给及良好的保存条件则促进了类型C1中煤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72.
We present new U-Pb zircon and monazite ages from the Sunsas belt granitic magmatism in Bolivia,SW Amazonian Craton.The geochronological results revealed four major magmatic events recorded along the Sunsas belt domains.The older igneous event formed a granitic basement coeval to the Rio Apa Terrane(1.95-1.85 Ga)in the southern domain.The second magmatic episode is represented by 1.68 Ga granites associated to the Paraguá Terrane(1.69-1.66 Ga)in the northern domain.The 1.37-1.34 Ga granites related to San Ignacio orogeny represent the third and more pervasive magmatic event,recorded throughout the Sunsas belt.Moreover,magmatic ages of~1.42 Ga revealed that the granitogenesis asso-ciated to the Santa Helena orogeny also affected the Sunsas belt,indicating that it was not restricted to the Jauru Terrane.Lastly,the 1.10-1.04 Ga youngest magmatism was developed during the Sunsas oro-geny and represents the final magmatic evolution related to Rodinia assembly.Likewise,the 1.95-1.85 and 1.68 Ga inherited zircon cores obtained in the~1.3 Ga and 1.0 Ga granite samples suggest strong par-tial melting of the Paleoproterozoic sources.The 1079±14 Ma and 1018±6 Ma monazite crystallization ages can be correlated to the collisional tectono-thermal event of the Sunsas orogeny,associated to reac-tions of medium-to high-grade metamorphism.Thus,the Sunsas belt was built by heterogeneous 1.95-1.85 Ga and 1.68 Ga crustal fragments that were reworked at 1.37-1.34 Ga and 1.10-1.04 Ga related to orogenic collages.Furthermore,the 1.01 Ga monazite age suggests that granites previously dated by zir-con can bear evidence of a younger thermal history.Therefore,the geochron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Sunsas belt may have been more complex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相似文献   
73.
74.
75.
两年前,在回转钻探设备的设计过程中,苏联人提出建立了一个全新的钻探标准,称作U标准——“U”代表通用”(Universal),即世界范围内通用的一种标准。该标准在一些基本设计中有着相当成功地应用。由于绳索取心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他们建议在可作套管用的一整套钻杆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常规岩心管、钻杆及套管等的标准。这正是Q系列钻杆的主要缺陷之一。因为这种钻杆不能用作全规格的整套钻具,AQ扩孔器不能通过BQ钻杆,大型号的钻杆则可使用。  相似文献   
76.
导论金矿出现在加拿大地盾的许多绿岩带中,具有多种地质环境并可被划分成许多矿床类型,包括最近在赫姆洛发现的类型。研究者对金矿的生成是受地层和构造控制已开展争论。赫姆洛的威廉斯矿区的帕格-威廉斯金矿包括A、B、C三带。三个地貌上各异的金矿,均赋存在独特的断层控制的地层层序中,其规模、岩石、构造、丰度、含金的  相似文献   
77.
引言雷德多姆(Red Dome)金矿床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北部的奇拉戈(Chillagoe)附近(图1),目前由Elders矿产有限公司以露天开采方式开拓中,其地质储量有含金2g/t的矿石1380万吨。估计其它有用元素还有银4.6g/t、铜0.46%和锌1.0%。贱金属和贵金属产于斑状流纹岩墙与以碳酸盐为主的沉积岩接触处形成的矽卡岩内。既有内  相似文献   
78.
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数据资料一般是从多种资料源中取得的,对多源数据进行综合数据处理时,所显示图象的几何相关性往往不很理想。为此,GIS系统用户首先应改善多源数据间的几何相关性。本文中,采用USEMAP Ⅳ软件包,以坦桑尼亚的蒙泽西城为例,进行这种改善多资料源数据间的几何相关性的试验,分析USEMAP Ⅳ软件包在改善其几何相关性方面的功能,并提出在改善过程中某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9.
在冈瓦纳大陆裂解的同时及其后,出现了岩浆作用过程,它影响到远离安第斯山链的南美地台的大部分。这个岩浆作用过程构成了几种类型的记录:(1)拉斑玄武质侵入岩和喷出岩,如沉积盆地中的熔岩流、岩床、岩墙和基底中的岩墙。最大活动强度出现于中侏罗世至前阿普第阶早白垩世。在大陆的北部,出现局部的二叠—三叠纪拉斑玄武质岩墙。(2)碱性和过碱性镁铁质至长英质岩浆活动和共生的碳酸盐岩,它们出现于巴西Serra do Mar、巴拉那盆地周边以及在亚马孙地盾周边和玻利维亚,呈孤立的小面积出现,时代上大部分属后阿尔必阶。由于此期岩浆作用发生于南美和非洲移开之时,所以一直延续至中新世。少量的侵入岩是与侏罗纪—始自垩纪火山活动同时的。(3)在前寒武纪末期结束造山作用的地区以及在时代为中元古代的巴西克拉通区,已找到了几个金伯利岩体,少量的同位素资料指出其年龄属中生代。 地质构造影响了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玄武质熔岩流和岩床在克拉通内盆地中下沉较大的内部更常见,厚度也较大。许多前寒武纪断裂受到辉绿岩墙的影响,这些岩墙可以构成岩墙群。其它岩墙明显与古老断裂无关,但是它们位于大陆分离过程中遭受张应力的地区。巴拉那盆地周边的碱性岩浆作用通常受穹窿和断开的单褶的控制。相似的机制——也发现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