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4篇
  免费   619篇
  国内免费   1033篇
测绘学   457篇
大气科学   343篇
地球物理   477篇
地质学   1682篇
海洋学   513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239篇
自然地理   45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One of largest eruptions in the Tianchi volcano during the Holocene occurred in about 1000 years ago[1―3]. The volcanic ash erupted had been found in Japan, which is more than 1000 km from the Tianchi volcanic vent[4,5]. Moreover, this erup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in the study of Greenland ice core (GISP2)[6,7]. There have been many studies about eruption products of the Tianchi volcano, which dominantly focused on petr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volcanic eruptive dynamic aspects[8―10]. On…  相似文献   
992.
根据数字电路的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多阶段的仿真算法。实验表明,本算法能较好地满足演化硬件系统平台对个体电路进行适应度评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3.
青藏高原东缘下地壳流动的地震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0年完成的穿过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深地震测深剖面揭示了川西高原的地壳结构具有地壳增厚(主要是下地壳增厚)、地壳平均速度低等特点,显示地壳的缩短与增厚的碰撞变形特征。根据川西高原上设置各爆炸点的记录截面图共同呈现PmP(莫霍界面反射波)弱能量的特点,推断在川西高原的下地壳介质具有强衰减(Qp=100~300)的性质。利用我国西部地区的宽频带地震台站的面波资料反演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地壳上地幔S波三维速度结构,在周期T=29.2s和T=42.9s的Rayleigh波群速度分布图上,显示了青藏高原东部(包括川西高原)呈现大范围的低速异常。多方面的结果表明,地震学方法为当前流行的下地壳流动模型提供了深部证据。  相似文献   
994.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等理论,通过对地震、录井、测井资料的分析,对鲁北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对比,总结出各层序地层单元及其界面在录井和地震资料中的判识标志,把研究区基准面旋回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3个级别的旋回层序。整个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由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组成,并划分出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首次建立了研究区内该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有利于东营凹陷南坡该亚段沉积微相和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995.
起伏地形下重庆降水精细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重庆地区34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30 a平均月降水总量资料,以及重庆地区100 m×100 m DEM(D igital E levation Model)数据,对重庆地区降水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根据山地气候学原理,利用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软件,分析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建立平均月降水量空间估算模型,计算了平均月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量逐渐增加;各月降水量的最大值出现在东北山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996.
董光国  戴永久 《铀矿地质》2006,22(2):104-109,128
文章论述了长城堡岩体西段放射性水文地质特征、水化学异常特征和铀矿化特征,探讨了三者之问的相关关系;指出该区铀矿化受水化学异常区和水文地球化学垂直分带的控制,铀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过渡带;根据该区铀易浸出的特点,认为适合于用溶浸和地浸法开采。  相似文献   
997.
河北东北部兴隆煤田区逆冲构造的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隆煤田及邻区的逆冲构造系基底卷入变形的厚皮逆冲构造,并具有典型的断坪-断坡式几何学结构.断层上盘逆冲方向指向NNW,沿着主干逆冲断层发生的倾向位移量约为13.1 km,逆冲断层及相关褶皱变形所造成的局部表层地壳缩短率约32.3%.对兴隆逆冲构造的几何学结构、运动学性质及其地层效应的分析表明,在申家胡同到黄土梁近东西向一线以南的区域,寻找到因逆冲断层作用导致的隐伏煤田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主干逆冲断层上、下盘地层大面积陡立乃至倒转的特征,更容易用断展褶皱,尤其是三角形剪切断展褶皱模型做出合理解释.该逆冲构造主要逆冲断层的上、下盘盖层岩系不整合于基底结晶变质岩系之上,地层序列发育完整而且可以一一对应,不存在沿着相对软弱层发育的大规模逆冲断层之断坪,因此,将该逆冲构造作为区域上承德逆冲构造的根带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998.
新疆北山地区中坡山北镁铁质岩体岩石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总被引:12,自引:13,他引:12  
中坡山北镁铁质岩体位于新疆北山裂谷带的中带,岩体形态为相互联通的岩盆状,出露面积约180km~2。由角闪辉长岩、橄榄辉石岩、橄榄辉长岩、苏长辉长岩和斜长岩组成,岩相带呈同心环状展布,相互间呈渐变过渡关系。锆石U-Pb法同位素年龄为274+4Ma。岩相学、岩石化学、造岩矿物晶体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了非常发育的分离结晶作用。橄榄辉石岩和橄榄辉长岩主要由早期结晶相聚集而成,橄榄石是最初的液相线相,单斜辉石是数量最多的分离结晶相。斜长岩由残余岩浆结晶而成。母岩浆应该是高镁的拉斑玄武岩浆。Nd、Sr、Pb同位素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充分证明了岩浆与围岩之间的物质交换。同化混染作用明显地改变了侵入岩的同位素组成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除斜长岩外,各种岩石的TiO_2、Na:O、K_2O、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稀土元素丰度均很低,受同化混染作用影响较小的样品的ε_Nd(t)=+6.80,这些特征证明其岩浆源区属亏损型地幔。FeO~*和SiO_2含量证明,熔融作用开始时,源岩为二辉橄榄岩;当熔融作用持续到一定程度时,源岩物质转化为方辉橄榄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证明,熔融作用发生于尖晶石稳定域内。综合各方面要素可以证明,中坡山北岩体是塔里木板块二叠纪期间第四种类型地幔源区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9.
非线性地球化学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非线性地球化学动力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地球化学非线性反应动力学;②矿物沉淀、结晶与生长的非线性动力学;③流体流动-反应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④力学-化学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⑤地球化学循环的非线性动力学或非线性全球动力学。分别总结了上述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地球化学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云南省"倒春寒"灾害性天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倒春寒灾害性天气的标准,对1960~2004年的倒春寒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描述了倒春寒过程的天气特征和造成的严重灾害,发现其中的最严重的倒春寒过程的特征,对倒春寒过程进行了分类,并且提出建立较为统一的倒春寒标准的建议。对云南冷空气过程进行了路径分析,发现云南冷空气路径有4条,它们是:西北路径、北方路径、东北路径和偏东路径,而倒春寒过程的冷空气路径主要是北方路径和东北路径,东北路径是云南省最多的一条冷空气路径,而北方路径却造成云南省最强的一次倒春寒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