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5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374篇
测绘学   199篇
大气科学   351篇
地球物理   356篇
地质学   787篇
海洋学   241篇
天文学   69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3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4篇
  196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81.
近年来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作逐渐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是提升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以及提高滨海湿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文章综述了滨海湿地保护区建设、红线划定及滨海湿地开发管理等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滨海湿地生境和生物修复主要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并根据目前滨海湿地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讨论,提出以下4个管理意见:推进滨海湿地保护区及红线划定标准和技术指南的制定;严格管理自然岸线的开发利用,优化利用岸线;拓宽修复资金的来源;加强对滨海湿地修复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82.
李静怡  武艳  席琳  薛丹  张庆池 《气象科技》2023,51(6):835-847
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在7月28日衰减为热带低压后,台风外围螺旋雨带致使江苏中部接连出现降水突增现象。本研究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CMWF FINE数值模式产品对于形势场预报较为准确,但中尺度CMA模式更能体现极端降水的量级和落区。分析降水增强原因可知,“烟花”移动时受到高空引导气流作用较小,其在安徽境内打转时,西风槽携带弱冷空气南下降低了大气稳定度并强迫暖湿空气抬升。高低空散度场与涡度场集中在较窄区域内,构成了垂直互耦的优势配置,有利于形成强烈且深厚的上升运动,是暴雨产生和持续的重要动力机制。强降水区位于湿位涡(MPV)负中心的暖湿气流中,MPV负值区可反映暴雨落区。MPV1和MPV2分布体现了冷空气入侵所引发的对流降水特征。此外,江苏中部位于螺旋云带右侧高湿高能区,东北气流与西南气流汇合形成了旺盛的线状对流云团,配合地面辐合线对中尺度系统的触发和维持,从而产生极端强降水。  相似文献   
983.
王金成  王丹  王瑞文  谭娟  容娜 《气象》2024,50(2):159-169
往返平飘式探空通过一次探空气球施放实现“上升段-平飘段-下降段”三段观测,其下降段能实现在06时(世界时,下同)和18时自动垂直加密观测大气,具备提升区域高分辨率快速同化循环预报系统在06时和18时的预报技巧潜力。为了实现往返平飘式探空在区域高分辨率模式中的同化,分析其对预报的影响,初步提出了“选取模式层最接近观测”的垂直稀疏化方法来预处理资料,深入分析了稀疏化对同化效果的影响,论证了资料垂直稀疏化对于同化应用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批量同化影响试验,着重分析了往返平飘式探空在长江中下游区域的组网观测对CMA-MESO模式预报技巧的影响。稀疏化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同化不稀疏化的往返平飘式探空相比同化传统业务探空,分析和预报误差显著增加,降水预报评分也显著降低,相反,“选取最接近模式层”数据的垂直稀疏化方案能提高模式的分析和预报技巧,表明往返平飘式探空同化前必须进行垂直稀疏化。批量同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冷启动时刻(00时和12时,为常规探空释放时刻),同化往返平飘式探空(上升段)相对同化传统业务探空,分析误差和预报误差变化较小。但在暖启动时刻(03、06、09、15、18、...  相似文献   
984.
李丹  庄义琳  吴秀芹 《地球学报》2021,42(3):435-443
岩溶断陷盆地作为我国西南部重要生态脆弱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区,生态价值不可估量.其独特的植被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探讨在未来全球变暖的必然趋势下断陷盆地植被变化趋势,能为进一步了解岩溶断陷盆地植被变化的气候驱动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本研究基于2001—2016年间气象数据集和NDVI时间序列数据,利用TS非参数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985.
随着共享经济蓬勃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共享住宿业态也逐渐成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都市和乡村共享住宿市场分异背景下,已有研究集中探讨了乡村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但对都市地区共享住宿分布特征的探讨有所忽视.都市地区共享住宿与以观光、购物、文化体验等为特征的都市旅游活动关联密切.论文基于途家网的上海共享住...  相似文献   
986.
峨眉山玄武岩的输送通道:云南元谋朱布岩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布镁铁-超镁铁侵入岩赋存有中型硫化物铂族元素矿床。根据岩体大小和矿床储量的简单质量平衡计算,矿床的形成需要至少3000倍现存岩体体积的岩浆参与成矿,因此朱布岩体应该是峨眉山玄武岩的输送通道。岩体的年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都支持这个结论。岩体的原始岩浆应该属于峨眉山高钛玄武岩。  相似文献   
987.
张欢  童祥  武俊德  罗泰义  陶琰  朱丹 《矿物学报》2007,27(3):335-341
“层间氧化矿”是个旧锡矿的主要矿石类型,大部分具有特征的层控性,传统的观点认为“层间氧化矿”是原生硫化矿石在后期被雨水氧化而形成,已有部分地质研究者注意到了“层间氧化矿”的特殊性并提出它们是沉积成因或热水沉积成因。根据个旧锡矿的矿床特征与红海型热水沉积的对比,结合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本文认为个旧锡矿存在的“层间氧化矿”的原生矿化类型是特殊的红海型热水沉积,以大量铁锰氧化物为主要成矿标志。个旧锡矿可能是目前红海型热水沉积作用登陆的唯一实例,其成矿模式可概括为三叠纪拉张形成多层原生红海型热水沉积矿化,燕山期花岗岩侵入改造;进而提出通过系统岩相古地理研究以确定古扩张中心和古卤水盆地中心的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988.
989.
A quantitative procedure for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distortion in mental maps is presented. Using a microcomputer and digitizer, and by developing a distortion index, comparisons are made by direct analysis of mental maps. A case study of the mental maps of Israel of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showed a tendency to generalize shape to simple geometric forms, with foreshortening of north-south lines and exaggeration of east-west distances.  相似文献   
990.
At present the Nordic Seas are a key region of North Atlantic Deep Water (NADW) formation. Two alternative scenarios have been suggested by some authors for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i) the Nordic Seas were permanently covered by sea ice, 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NADW, or (ii) that they were seasonally free of ice and that deep water formation did occur. A modified scenario is presented here based on paralle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ling results from the GFDL primitive equation model and a planetary geostrophic model.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lacial Nordic Seas were at least seasonally ice free, but it is observed that there was never deep water formation from the surface; rather it occurred only in the North Atlantic south of 40°–50°N. North of 40°N, the weaker LGM northward flowing thermohaline conveyor is subducted below a reverse conveyor which occurred to a depth of over 1000 m. Various modelling experiments presented here indicate that the reversed conveyor was primarily caused by the colder conditions of the glacial North Atlantic that led to far stronger zonality of glacial analogue of the North Atlantic Curr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