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6篇
  免费   2351篇
  国内免费   3577篇
测绘学   1821篇
大气科学   1307篇
地球物理   1746篇
地质学   6482篇
海洋学   1541篇
天文学   176篇
综合类   776篇
自然地理   1255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591篇
  2021年   692篇
  2020年   577篇
  2019年   679篇
  2018年   609篇
  2017年   551篇
  2016年   566篇
  2015年   607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890篇
  2011年   818篇
  2010年   859篇
  2009年   855篇
  2008年   910篇
  2007年   781篇
  2006年   707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DEM的遥感数据复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遥感数据复原新方法。此方法将地形因子作为最主要的作用因子,不考虑卫星传感过程中的随机影响。首先,根据基础地理数据,按其等高线层生成DEM; 然后,利用DEM,通过实测样点、DEM和经过纠正的遥感数据的信息融合,进行遥感数据中像元样点的坡度、坡向分析,建立DEM与遥感信息的相关关系模型,以数学统计方法描述地形因子对遥感数据的作用机理; 最后,进行逐像元的遥感信息复原(归一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信息复原效果,可消除或减少地形对遥感数据的影响,增强遥感技术在山区复杂地形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2.
两种GPS水准综合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GPS水准拟合中的加权综合模型和混合拟合模型,通过某测区的GPS水准数据对该两种综合模型和几种单一模型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模型逼近高程异常的精度和可靠性均高于单一模型,并且混合拟合模型比加权综合模型理论上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93.
以传统地图中要素表达要求为依据,分析了GIS中要素表达所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提出了通过图层顺序控制、程序算法、符号分层绘制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了GIS可视化质量。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巴郎沟水电站GPS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基线处理及平差方法,分析了GPS施工控制网精度及基线粗差,实现了在隐蔽地区较高精度GPS施工测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胡方田 《探矿工程》2007,34(7):52-54
以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地铁十号线双井一劲松区间工程暗挖隧道为例,叙述了浅埋隧道穿越人行天桥的施工技术,并通过监控量测对该技术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996.
胡汉月  刘强 《探矿工程》2007,34(9):85-91
详细介绍了采用潜孔锤冲击回转方法在岩石地层中实施定向钻进非开挖铺管的施工工艺,包括设备配置、仪器选用、造斜机理、清理岩屑和孔内事故处理等。  相似文献   
997.
21世纪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胡宜昌  董文杰  何勇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0):1066-1075
由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严重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其变化情况。从观测分析到模拟研究,几乎都发现极端气温、降水事件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未来有些极端事件可能会发生频数更高或强度更强。当然,研究结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从模式模拟来看,目前模拟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不同模式的结果间常常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从观测分析来看,研究主要局限于20世纪后半叶,如果对更长时间作分析,结论或许会有所不同。文章从最基本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定义出发,结合观测事实和模拟研究两个主要方面来介绍近几年来极端事件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最后简单地总结了这些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  相似文献   
998.
云南毛坪铅锌(银、锗)矿床是川滇黔成矿域滇东北地区以碳酸盐岩为主岩的中-大型铅锌(银)矿床的典型代表。矿体空间分布严格受 NE 向层间断裂带和猫猫山倒转背斜的控制。主要脉石矿物(铁方解石、方解石及白云岩)中的流体包裹体发育,一般较小(3~15μm),主要为纯液相和液相包裹体,常沿矿物结晶面密集成群展布。成矿流体属 Na~ -K~ -Ca~(2 )-CI~- -F~- 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0~218(C,盐度为4.1 wt%~9.5 wt% NaCl,成矿压力为406×10~5~570×10~5Pa。在主要脉石矿物流体包裹体中,Na~ /K~ (1.54~4.53)与 Cl~-/F~-(0.72~156.33)较高,而重晶石流体包裹体中 Na~ /K~ (0.32~8.36)与 Cl~-/F~-(1.06~16.77)较低。成矿流体的(D 为-23‰~-64‰,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中流体包体(~(18)O_(v-SMOW)依次为0.3‰~6.2‰,-9.0‰~3.4‰和-6.8‰~-12.7‰。脉石矿物的(~(13)C_(v-PDB)为-1.1‰~-3.7‰。以上信息更好地揭示了成矿流体是变质水、岩浆水和建造水混合的产物,它们与沉积作用、昆阳群基底的变质作用及岩浆热液作用有关。该矿床本身可能是富含铅、锌、银等成矿流体对流循环沿构造"贯入"而成。该矿床不同于典型的 MVT 型铅锌矿床,是一碳酸盐岩为主岩的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999.
江西银山热液多金属矿床矿体围岩发生了强烈的伊利石化,研究这些伊利石化是认识本矿床成矿作用的关键之一。通过伊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体围岩蚀变前后的化学成分比较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认识:银山矿矿体围岩千枚岩、英安质流纹岩和中酸性次火山岩都发生了强烈的伊利石化,矿石与蚀变千枚岩中伊利石的化学成分最为相近。银山矿矿体蚀变围岩的化学成分以K2O的含量较高、Na2O和CaO的含量都很低(平均值都在0.11%左右)为特征,矿体围岩在伊利石化过程中Ca和Na被大量带出。综合各方面的证据推测,引起强烈伊利石化的热液是以H2O+CO2为主要组份的氧化性火山-次火山热液。  相似文献   
1000.
彭阳  李岩  胡贵昂  陆刚  乔秀夫 《地质论评》2007,53(6):736-742
广西桂林庙头上泥盆统融县组台地边缘相具鸟眼或溶孔砂屑生屑藻粘结灰岩中发育了大量灰岩脉,灰岩脉呈岩墙状近直立地切过围岩,露头上可见连续垂直延伸长度达十余米,脉内仍是上泥盆统融县组灰岩组分,仅比围岩稍晚或同时代的:角砾状退白云石化藻粘结灰岩、角砾状藻粘结灰岩(快速堆积,角砾多数来自围岩)、细鲕粒颗粒灰岩、含钙球砂屑粒泥灰岩、藻砂屑腹足泥粒灰岩(正常沉积或液化变形软沉积流,均高于围岩层位)及大量栉壳状方解石脉(张性环境)等,灰岩脉内可见软沉积物变形痕迹及液化脉(地震液化),晚期灰岩脉可穿插早期灰岩脉;在其西侧同层位共生有一套楔状(地裂缝)、不规则状角砾灰岩体,角砾棱角状,大小不等,成分是灰色中厚层角砾状藻粘结灰岩、含钙球砂屑粒泥灰岩等。笔者等注意到灰岩脉均出露在北东向正断层的下盘(东侧),而角砾灰岩体则均出露在该断层的上盘(西侧),事实上,灰岩脉及角砾灰岩体分布走向与北东向断层走向一致,角砾灰岩体中的角砾成分显示其来自较灰岩脉围岩稍高层位,与灰岩脉内充填岩性相近,因此,是该断层控制了当时的沉积,此断层是晚泥盆世台地边缘同沉积正断层;灰岩脉是与断层伴生的张性裂隙被围岩角砾或稍晚时段的沉积物充填;角砾灰岩体是同沉积正断层形成的断层崖崩落角砾岩,指示一个消失殆尽的晚泥盆世碳酸盐岩同沉积正断层陡崖,因而,桂林台地,至少西段台地边缘,是与右江各孤立台地边缘一样——在地质图上应标示为同沉积正断层边界。其构造意义是:庙头地区的灰岩脉、角砾灰岩体及同沉积断层是桂林台地对晚泥盆世构造伸展作用的响应,从而说明广西晚古生代的板块拉张,不是从二叠纪才开始的,而是至少从晚泥盆世就开始了;晚古生代至早三叠世持续的孤立台地与深水盆地相间的古地理格局,是在晚泥盆世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