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148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利用引文分析方法,对代表中、美、日地震学研究水平的《地震学报》、《美国地震学会通报》和《地震》三个核心期刊1988-1990年期间的410篇论文所附的7095篇引文的引文量、引用学科、引文来源和语种、自引、互引及引文年代进行了统计分析;此外,还探讨了中外地震学文献交流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期对掌握地震学文献交流的规律和特征、文献的利用和管理及促进中外地震学文献的交流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22.
The effect of the overlapping band of atmospheric gases and its treatment on the calculation of flux and cooling rate due to the long wave radiation i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by a new transmission model for overlapping bands, taking the 15 μm band of CO2 as an example. It is found that the presence of band overlapping has a quit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radiative fluxes and cooling rates in the upper stratosphere and the troposphere, in particular, at the earth's surface. However, in the middle-lower stratosphere, the overlapping effect appears to be insignificant.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usual wide-band transmission model treating the overlapping effect overestimates the net longwave fluxes in the lower stratosphere and, in particular, in the troposphere including the surface. But, in the middle-upper stratosphere, the contrary is the case.  相似文献   
23.
张文阁  迟恭财等 《地震》1995,(2):157-160
兴1井是辽宁省内最早建成的静水位观测井,已有近20年的观测历史。系统分析预测以来的资料,发现该井水位有很强的映震能力并有一定的映震规律,可进行单井水位异常预报地震震级与发震时间的科学试验。  相似文献   
24.
北京地区春末-秋初气溶胶理化特性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1997年5~9月和1998年4~9月北京整层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近地面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还分析了 1997年5月16日、7月21日和8月2日收集的北京单个气溶胶粒子样品的形态、大小和化学元素组成.结果显示,北京地区春末-秋初整层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在0.1~1.6之间变化;气溶胶数浓度(D>0.3μm)为几~几百个/cm3;整层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日变化型式与近地面气溶胶数浓度呈现相反的走向;气溶胶光学厚度和数浓度的日、季节变化显示了整层大气和近地面大气气溶胶与该地区气象、气候条件的关系.气溶胶数浓度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风向的关系是偏东风数浓度大,西、西南风数浓度小.电子显微镜分析的结果表明:颗粒物的形态以不规则形、丸形、液态滴形和方形为主;颗粒物化学元素组成有Si、K、S、Al、Mg、Ca、Fe等元素;人类活动排放的Zn、P、Ti、pb、Ba等元素也探测到;北京近地面粒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富含Ca和K元素,它们可能分别来自建筑粉尘和有机物的燃烧;给出了一个典型的碳黑粒子和一个粒子经过凝结过程的"卫星"滴环绕的矿物粒子的照片和元素谱图.  相似文献   
25.
水阳江洪峰与强降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1964-1999年水阳江水位和雨量资料,分析水阳江水位、面雨量变化规律和洪峰出现特征。结果表明,6月平均面雨量为241.5mm,7、8月平均面雨量分别为186.5mm、155.7mm。宣城出现13次超警戒水位过程;新河庄出现25次超警戒水位过程,且连续超警戒水位日数长。洪峰出现前一周为连阴雨天气,一周平均面雨量为164.5mm。季内日面雨量存在60天周期变化现象,新河庄日平均水位存在60-120天周期变化;1999年宣城日平均水位的小波分析结果为60天周期变化,与新河庄日平均水位功率谱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6.
新疆小石头泉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小石头泉矿区主含矿层为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第二亚组,火山穹隆及伴生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矿区含矿火山岩组合属岛弧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不具备形成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条件。小石头泉铜多金属矿床可归属为与次火山热液有关的脉状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田矿化带规模宏大,具备形成大型矿床的地质条件,矿区外围中酸性侵入岩体具有形成斑岩铜矿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7.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地质旅游因以地质考察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而达到追求返璞归真与休闲猎奇的目的。本文重点介绍了西昌锦屏地区的几处自然景点和地质旅游路线。该地区的自然、地质景观极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8.
With the data of complex refractive index of sulfate aerosol,the radiative properties of theaerosol under 8 relative humidity conditions are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By using the concentrationdistribution from two CTM models and LASG GOALS/AGCM,the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hygroscopic sulfate aerosol is simul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1)With the increase of relativehumidity,the mass extinction coefficiency factor decreases in the shortwave spectrum;singlescattering albedo keeps unchanged except for a little increase in longwave spectrum,andasymmetry factor increases in whole spectrum.(2)Larger differences occur in radiative forcingsimulated by using two CTM data,and the global mean forcing is—0.268 and—0.816 W/m~2,respectively.(3)When the impact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radiative property is taken into account,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the wet particles is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drysulfate,but the forcing value decreases by 60%.  相似文献   
29.
中国西北大陆碰撞带的深部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大陆西北地区地震层析成像的结果为基础,通过分析大陆块体内部岩石层和软流层的深部形态,提出西部造山带与相邻块体之间几种可能的碰撞类型:天山与塔里木之间存在地块的嵌入拼合、俯冲、岩石层拆离下沉以及层间插入等多种构造样式;青藏高原与北部地质单元之间存在十分清晰的深部边界,反映出上地幔物质向北扩展的痕迹;推测青藏高原的岩石层在向北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塔里木刚性块体的阻滞发生弯曲甚至折断,但是祁连山以北较浅的软流层相当于一个开放边界,使高原的上地幔物质得以进一步向北迁移.大陆碰撞不仅造成中国西部造山带岩石层结构的变动,而且导致软流层中一部分熔融的岩浆体沿着碰撞边界上涌到岩石层底部,它们对青藏高原以及西部造山带的形成演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中层大气中重力波饱和机制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向上传播的重力波波包在中层大气中的非线性传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中层大气中重力波的饱和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向上传播的重力波波包的扰动振幅在接近波包的本征水平相速度之前随高度单调增长,而当波振幅接近本征水平相速度时,在对流不稳定区域出现等位温面的翻转,同时波振幅的增长达到饱和(波振幅随高度不发生变化).小尺度对流在等位温面的翻转和波饱和发生后产生,随后波包开始破碎,这些非线性过程的最终结果产生湍流.表明导致重力波饱和的关键因素是等位温面的翻转而不是诸如波破碎、湍流、波-流相互作用等其他的一些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