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91篇
测绘学   154篇
大气科学   183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385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年代际气候变率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年代际气候变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结果作了综合评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62.
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   总被引:75,自引:21,他引:75  
施能  朱乾根  吴彬贵 《大气科学》1996,20(5):575-583
定义了一个反映东亚夏季大尺度季风强度的指数,计算了夏季逐月及季的东亚季风指数(1873~1989年)。用近40年资料研究了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的关系。指出,强夏季风时,我国夏季大范围高温。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则表现在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置上。强夏季风时,雨带偏北。夏季雨带位置偏南均与弱季风有关。长江中下游夏季的涝年与弱季风有关,而强夏季风时,长江中下游经常是旱年。最后,研究了强、弱夏季风年时的北半球500 hPa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度是造成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3.
In this study,the monthly and seasonal teleconnection intensity indices of the Pacific/North American(PNA),Western Atlantic(WA),Western Pacific(WP),Eastern Atlantic(EA) and Eurasian(EU) patterns for the period from 1951 through 1990 are calculated.On this basis,their climatic varia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ve teleconnection intensity indices and the El Nino events are examined.It is noted that when El Nino is at its mature stage(winter),the weak WP pattern is mainly characteristic of the circulation and the strong PNA pattern is the next.In summer when El Nino occurs and develops,the strong EU,weak WP and weak WA patterns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without the PNA circulation anomalies.Finally,by the nonlinear mapping method a nonlinear mapping diagram is established for diagnosing El Nino using three summer teleeonuection intensity indices and May and August Southern Oscillation Indices(SOIs).Thus,the El Nino phenomenon occurring in 1991 is diagnosed.Besides,the winter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of the 1991/1992 El Nino is found to be the weak WP pattern and the PNA pattern is also weak.  相似文献   
64.
本文用1951—1984年的资料对500百帕、65°N以北的高度场作自然正交展开,用模糊聚类对典型场归类。指出,极涡月平均场有三种形态,1月份平均场形态较特殊;大尺度距平场也有三种形态,4月份距平场形态较特殊。此外,研究了典型场的时间权重系数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关系。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4月、10月极地大尺度距平场有明显的异常特征。这种极地环流异常已明显影响到我国4月份、10月份的气温场。因而,可能是厄尔尼诺年我国气温4月偏低、10月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
气象场经验正交函数不同展开方案收敛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丁裕国  施能 《大气科学》1992,16(4):436-443
本文从理论上证明EOFs(经验正交函数)用于气象场时,三种不同计算方案特征值的相互关系.指出利用原始场积和矩阵展开的特征值λ_j等于用协方差阵展开的特征值λ_j~*加上平均场方差引起的特征值λ_j.进而论证了收敛速度差舁的原因.最后又以实例表明,不同展开方案的典型场意义及其与时间权重系数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6.
基于TM影像的南京市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南京市1988年和1998年两期TM影像,首先用辐射水准归一化法将1998年影像校正到1988年影像的辐射水平上,再经过几何校正、训练区纯化等预处理,对两期影像分别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分类,然后在Arc/Info的GRID模块中编写AML语言,对得到的两期土地利用分类图进行叠置运算,提取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分析结果表明,10a间南京市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林地面积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7.
我国东部4-9月大尺度南北旱涝的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我国东部4—9月逐月、逐季降水的跷跷板结构和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段跷跷板结构的位置和强度不同。当时间尺度加大时,南北旱涝特征更明显。定义并计算了1951—2003年我国的南北旱涝指数。对夏季和8月典型南北旱涝年进行差异的显著性t检验,表明南北旱涝年的划分是合理的。研究了1951—2003年我国南北旱涝特征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研究了南北旱涝指数与冷暖事件年的关系。结果表明,冷暖事件年对6月、6—7月以及夏季大尺度南北旱涝有影响,暖事件年有利于发生北旱南涝;而冷事件年则相反。结果还表明,冷暖事件仅是我国南北旱涝分布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8.
南海夏季风对华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华南夏季降水和南海夏季风都具有准两年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后,华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在准两年尺度平均方差的变化上,当准两年方差大时,相应的华南夏季降水多,反之亦然。但是在1976年以前南海夏季风对华南夏季降水的影响并不大,这似乎与两者准两年变化关系的年代际变化有关。南海夏季风和华南夏季降水的准两年变化在1953-1976年是弱的反位相变化关系,相反地,这一时段它们的非准两年变化成分有很强的正相关;在1977-2000年这一阶段,南海夏季风和华南夏季降水的准两年变化具有很强的正相关,但是它们的非准两年变化成分的相关性则很差。分析结果还表明,20世纪70年代大气环流的年代际变异使得华南夏季降水准两年变化在最近20多年成为其年际时间演变的主导成分。  相似文献   
69.
New generation superconducting gravimeters (SGs), which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better than the best seismometers STS-1 at frequencies below 1 mHz, can be accepted as the quietest vertical seismometers for observation of long-period earth free oscillations. Wavelet filtering with narrow band-pass frequency response as shown in this paper is very helpful in removing at- mospheric pressure effects from on gravity records in long-period seismic mode frequency bands. The processing of high quality SG records after the great Sumatra earthquake (Dec. 26, 2004) with wavelet filtering leads to clear observations of all coupled toroidal modes below 1.5 mHz except these for 0T5, 0T7 and 1T1; moreover 1T2 and 1T3 are, for the first time, unambiguously revealed in the vertical components of the free oscillations. The three well-resolved splitting singlets of overtones 2S1 are observed from a single SG record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70.
本文运用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将川西坳陷南部须家河组—蓬莱镇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A型)和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型(C型)两种基本结构类型;再根据可容纳空间大小和上下两个半旋回的厚度,进一步划分为5个亚类型: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A1型),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A2型),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C1型),近完全—完全对称型(C2型),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C3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