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7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924篇
测绘学   440篇
大气科学   373篇
地球物理   413篇
地质学   1512篇
海洋学   573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10篇
自然地理   36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南海西南海域曾母盆地新生界沉积充填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母盆地位于南海西南海域,是一个总面积约17×104km2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在综合研究该盆地新生界沉积特征和沉积体系发育状况以及模拟沉积层的沉降速率和沉降史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新生界沉积层的充填演化特征和充填序列。晚始新世—渐新世时该盆地基本上为东陆西海,位于西部的坳陷为海相沉积,其它地区多为陆相或海岸平原相沉积。中渐新世末至中新世末由于纳土纳等隆起没于水下,该区主物源方向发生改变,致使该盆地早期的沉积环境为南陆北海,而后因古巽他河的作用自南向北逐渐形成三角洲前积复合体。该三角洲沉积复合体随时间由南往北不断推进,形成大范围的三角洲沉积充填序列;与此同时,盆地东部和西部发育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围区深坳部位为巨厚的滨-浅海和半深海充填沉积。从晚始新世至中新世末,该区的沉降速率和沉降中心不断发生变化。上新世和第四纪主要为浅海陆架及半深海充填沉积。上述复杂的沉积充填演化过程构成该盆地独特的沉积充填序列  相似文献   
982.
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在语义分离的基础上,从微观几何要素的角度对三维矢量模型的构建及其操作进行了分析,提出并实现了具有四层结构的三维矢量构模及其数据集成组织框架。基于该框架,能够以参数配置的形式快速形成一系列语义无关且具备强大操作行为能力的三维矢量模型组件(库)。在应用中,以模型组件+语义特性的方式进行地学建模,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三维GIS以及VGE系统对各种地学对象及现象进行多样化表达模拟分析的需求。通过对某地区复合地质体的建模操作,验证了该集成框架及其所构建模型组件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3.
研究了手机节点的空间特性和移动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手机蓝牙病毒传播模型。结合人类运动的行为模式,给出了移动环境下手机节点平均度的计算方法。结合渗流理论分析了蓝牙病毒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讨论了节点分布密度、蓝牙连接概率等参数对手机蓝牙病毒传播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手机蓝牙病毒的传播过程,符合手机蓝牙病毒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984.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得的点云数据可构建建筑物的整体点云模型,同时可根据点云模型进一步生成三角网模型、实体模型。结合实际工程阐述构建模型的方法,同时对建筑物模型的作用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85.
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定轨是精密定轨领域的难点.依托我国区域范围地面跟踪网实际,提出了转发式测距数据支持下的GEO导航卫星精密定轨方案.从定轨精度、设备时延和伪距站对GEO轨道精度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试验结果证明:1 ns的时延误差引进的GEO轨道径向和位置误差分别为0.121 m和3.505 m.在多个转发式测距跟踪站约束的条件下伪距对定轨精度贡献非常有限,但通过星地钟差的估计可以实现时间同步,同步精度优于1 ns.这为时间同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当转发式测距跟踪站有限时伪距对GEO定轨的贡献非常明显,1CC(转发式跟踪站)+7L(伪距站)联合定轨条件下的轨道精度优于5 m.从而解决了GEO卫星精密定轨问题,同时实现了星地和站间时间同步以及卫星轨道与钟差参数的自洽.  相似文献   
986.
邱伟  赵军  丁雷  何增 《吉林地质》2012,(3):69-73
本文简要介绍了吉林省红旗岭镍矿区地质背景,较为详细地论述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方法在矿区继续找矿方面的应用。同时对取得的磁测数据成果进行了化极、上延等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矿区构造、基性-超基性岩体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矿区成矿系华力西早期基性-超基性岩浆伊始于F01断裂构造深部,最终贯入至其它断裂成岩、成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87.
城市集群化是当今世界范围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之一,也是确保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集群的概念和历史、及其网络化特征、网络效应等方面的分析和对网络式地区协调发展观的探讨,试图从网络化角度来解释城市集群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对城市化的作用.本文认为,城市集群的网络效应可以促使生产要素的充分流通,使得网络内各单元积极互动,从而加速城市集群的形成,并给集群内的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带来诸多益处,也给地区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88.
邱金桓 《大气科学》2006,30(5):767-777
引入了一个辐射加权平均的宽带气溶胶一次散射反照率(SSA)的定义,提出了一个从宽带的漫射信息反演该SSA的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Junge气溶胶谱分布情形下,对气溶胶光学厚度、(A)ngstr(o)m 指数与气溶胶虚部的通常变化范围,应用该SSA所计算的2160组宽带太阳辐射反射率、漫射透过率、总透过率和吸收率的相对标准误差都在1.107%以内; 绝对标准差在0.00287以内.对非Junge的大陆性和都市工业污染气溶胶模式(由水溶性、沙尘和碳粒子组成),在72组反射率、漫射透过率、总透过率和吸收率计算中,相对标准差都在2.047%以内,绝对标准差在0.0075以内.在Junge气溶胶假设下,作者提出了一个综合应用宽带太阳直射和漫射信息同时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与辐射加权平均SSA的方法,并通过模拟反演分析了SSA反演的3个主要误差因子.从反演结果可以看出:(1)如果(A)ngstr(o)m指数误差在±0.2以内,对0.55 μm气溶胶光学厚度大于0.312大陆性气溶胶,SSA误差在±0.0418以内;(2)波长无关的宽带地表反照率适用于SSA反演;(3)气溶胶光学厚度越大,辐射资料误差所引起的SSA解误差越小.当辐射误差在±2%以内以及0.55 μm气溶胶光学厚度大于0.312时,SSA解的误差在±0.0149以内; 辐射误差在±4%以内时,SSA解的误差在±0.0317以内.  相似文献   
989.
根据深圳市公安局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的实际经验,阐述了系统后台的数据组织和库体设计,并就数据库的安全与维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0.
扎龙湿地的形成背景及其生态环境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 为乌裕尔河下游尾闾湖形成的苇草湖沼。作者通过野外调 查、表土样品粒度对比和遥感影像分析, 探讨了湿地形成演化的地质环境背景, 分析了扎龙湿地 与嫩江、沙地的成因联系。研究认为齐齐哈尔- 大庆沙地由北西走向的纵向沙垄和低洼盐碱带组 成, 与科尔沁沙地一起构成了一个NE 向展布的沙带, 可能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期时期。其后嫩江 进入沙地, 对沙地进行改造, 在扎龙地区留下众多牛轭湖。后期由于构造抬升嫩江河道西迁, 乌裕 尔河成为内流河, 其尾闾湖最后演化成为现在的扎龙湿地。因此扎龙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为: 风 成沙地形成→嫩江改造、破坏沙地→嫩江西迁、乌裕尔河分流→扎龙尾闾湖形成→扎龙尾闾湖退 化、湿地形成。因此扎龙湿地与连环湖是在风成沙丘上形成的沼泽地, 是整个嫩江流域生态环境 最脆弱的一个关键区。一旦湿地消失, 将导致这个地区的盐碱化和沙漠化, 对附近的齐齐哈尔和 大庆两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