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0篇
  免费   559篇
  国内免费   860篇
测绘学   422篇
大气科学   306篇
地球物理   389篇
地质学   1466篇
海洋学   543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95篇
自然地理   33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81.
文中简要介绍了雷达水位计的测量原理、分类和技术特点,并将其中的导波式雷达水位计和非接触式雷达水位计与传统的浮子式水位计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导波式雷达水位计应用于一些特定条件下潮位观测的优势。基于导波式雷达水位计设计了一套水位观测系统。简要介绍了该水位观测系统的系统组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针对该水位观测系统进行了计量检定,并进行了现场安装试验。在现场实验中将导波式雷达水位计数据与浮子式水位计数据进行比较,说明了采用该设计方案进行潮位观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2.
无论是对于各种涉海水工建筑物的设计还是对于它们的防护而言,最大波高的预测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常用的海浪预报模式多以相位平均模型为主,其能直接给出的计算结果是海浪谱,因此基于海浪谱给出合理的最大波高估算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人对波陡、谱宽等参数对最大波高公式的影响都有了较为清楚的认知,然而相关研究大多围绕单峰谱开展,尚没有考虑包括双峰谱在内的海浪谱型最大波高公式的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海浪谱对最大波高的影响特性,进而提出了海浪谱谱型的参数化定义,最后给出了考虑谱型因子的最大波高公式。  相似文献   
983.
采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水深为4.5~22.5m的海阳核电站6个测站3个周日潮流观测获得的表、中、底层的潮流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基本以半日潮为主,且半日分潮中M2振幅大于S2,全日潮仅存在个别站位的个别水层中;测区的潮流属于正规半日潮,但其分潮比WM_4/WM_2大于0.04,表明测区中浅海分潮流具有较大的比重,故测区的潮流性质应为不正规半日浅海潮流的类型;各站位各层表现出不同的潮流运动形式,往复流和旋转流同时存在,不同站位、层次之间的明显差异还需要结合详细的地形调查展开研究;大部分站位的余流流速呈现表层>中层>底层,大致呈现自东北向西南流。  相似文献   
984.
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依法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和违反伏休规定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全面开展渔船"船证不符"整治、禁用渔具整治和污染海洋环境行为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基于调研所获资料,综合分析涉渔"三无"船舶回潮、部分伏休政策实施困难以及渔船"船证不符"、禁用渔具和海洋环境污染整治不彻底等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整治力度和建立省内外联动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浙江省海洋生态修复、渔业资源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5.
对碳酸盐岩(台地与生物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和科学价值。渐新世以来, 礼乐盆地及周缘开始了大规模的碳酸盐建造, 至今还有一定规模生物礁持续发育。文章通过拖网约束、井震对比和地震相类比方法对礼乐盆地周缘碳酸盐岩的发育特征、构造背景和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礼乐盆地主要发育孤立、前隆、掀斜断块型台地及生物礁。碳酸盐岩时空发育特征为: 1) 渐新世—早中新世以构造前隆和掀斜断块控制的开阔台地为主, 生物礁零星发育; 2) 早中新世—中中新世表现为大量孤立台地和生物礁; 3) 中中新世之后, 发生台地和礁的淹没, 盆地内主要发育点礁。结合构造背景和重磁特征分析表明, 古隆起、掀斜断块、前隆迁移和岩浆活动为控制礼乐盆地不同时期碳酸盐岩发育的主要构造要素。现今礼乐盆地及周缘大量生长的珊瑚礁, 主要发育在上新世—更新世岩浆活动形成的海山之上。  相似文献   
986.
为调查长乐—南澳断裂带和滨海断裂带的展布、形态和深部构造背景, 福建省地震局使用大容量气枪震源和海底地震仪将深地震探测拓展到台湾海峡西南部, 配合陆上的水库气枪震源、吨级爆破点和流动地震仪实现了海陆双向激发接收。文章详细介绍了2013—2015年间在台湾海峡西南部采集的6条二维广角地震剖面的观测系统、采集参数和数据预处理方法。对资料的整理分析表明: 震源激发参数和仪器接收点位选择合理, 大部分共接收点道集记录能清晰地识别出Pg、PmP、Pn、Sg、SmS等震相; 通过气枪固定点多次激发进行叠加的方法, 获得了信噪比相当于吨级爆破的共炮点道集记录。陆上台站数据品质较佳, 而海底地震仪数据信噪比较低, 可能是由于海底吸收衰减较为严重。数据处理中针对台湾海峡西南部沉积层速度较低且基底面起伏剧烈的问题, 将共接收点域拾取的走时分选到炮域, 避免了表层改正残差造成深部构造假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7.
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是"十二五"时期一项重要任务。山东省历时3年建立了重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将山东省内不同时代、不同单位、不同专业的各类地质钻孔资料进行统一的规范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该数据库包含49107个地质钻孔的基本信息,通过"三图一表"的形式表达,其中工程布置图5510张,勘探线剖面图20686张,钻孔柱状图75711张,样品分析结果表116323张。部分钻孔数据在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面向公众开放。该文在已经取得的钻孔数据库成果的基础上,按照行业部门、工作程度、矿种、钻孔类型和钻孔深度5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及在数据库的资料汇交、信息化建设、资源共享和城市地质工作方面的应用性进行了浅析。以期通过扩大汇交范围、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补充属性数据等方法,实现数据库二次开发利用,提高山东省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和服务功能,也为城市地质调查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88.
区域矿山环境治理修复是国土空间修复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技术是获取生态修复治理信息和效果的主要途径之一。该文以泰山区域矿山环境治理修复工程为研究区域,提出一种利用遥感技术方法为主,结合往年资料提取矿山地质环境变化信息,对修复过程进行监测,对修复效果进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9.
WebGIS课程是GIS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分支,其教学实践对GIS本科人才培养与就业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WebGIS课程的特点,指出开源GIS技术能有效促进高校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然后对现有的开源GIS软件与技术进行了总结,并以山东建筑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网络GIS设计与实现》教学课程与课程设计为例,...  相似文献   
990.
以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七尖峰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其岩石成因和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早白垩世构造背景与钼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七尖峰花岗岩形成年龄为(140±1) Ma,说明其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七尖峰花岗岩具有高SiO2(72.88%~73.60%)、低MgO(0.33%~0.36%),高Sr(620×10-6~642×10-6)、Sr/Y(107~111)比值,低Y(5.65×10-6~5.95×10-6)、Yb(0.52×10-6~0.59×10-6)、无Eu负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典型的埃达克岩。岩体富K2O、贫Cr和Ni,具有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ISr=0.7075~0.7078,εNd(t)=-15.5~-15.1),锆石εHf(t)值在-19.9~-13.2变化,对应的两阶段Nd和Hf模式年龄分别介于2.15~2.19 Ga和2.00~2.43 Ga,暗示七尖峰花岗岩是由古老的加厚下地壳含石榴石角闪岩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桐柏—大别造山带白垩纪存在两期与钼成矿密切相关的岩浆事件,早期(130 Ma)与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有关,晚期(130 Ma)则形成于非加厚地壳部分熔融,证明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早白垩世(约130 Ma)经历了从碰撞挤压地壳加厚到碰撞后伸展地壳减薄的构造垮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