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2篇
  免费   588篇
  国内免费   841篇
测绘学   362篇
大气科学   664篇
地球物理   721篇
地质学   1527篇
海洋学   326篇
天文学   119篇
综合类   342篇
自然地理   3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991.
A number of marine microalgae are known to produce toxins that can accumulate in shellfish and when eaten, lead to toxic and potentially fatal reactions in humans.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occurrence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algal toxins in the waters, phytoplankton and shellfish of Southeast Queensland, Australia. These algal toxins include okadaic acid (OA), domoic acid (DA), gymnodimine (GD), pectenotoxin-2 (PTX-2) and pectenotoxin-2-seco acid (PTX-2-SA), which were detected in the sampled shellfish and phytoplankton, via HPLC-MS/MS. Dissolved OA, PTX-2 and GD were also detected in th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water column. This was the first occasion that DA and GD have been reported in shellfish, phytoplankton and the water column in Queensland waters. Phytoplankton tows contained both the toxic Dinophysis and Pseudo-nitzschia algae species, and are suspected of being the most likely producers of the OA, PTX-2s and DA found in shellfish of this area. The number of cells, however, did not correlate with the amount of toxins present in either shellfish or phytoplankton. This indicates that toxin production by algae varies with time and the species present and that number of cells alone cannot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for the presence of toxins. The presence of OA and PTX-2s were more frequently seen in the summer, while DA and GD were detected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without any obvious seasonal patterns.  相似文献   
992.
范东浩  秦凯  杜娟  何秦  辛世纪  刘鼎医 《遥感学报》2022,26(5):1015-1026
许多城市建立的相对稠密的网格化监测站点,为精细化监管城市空气质量奠定了基础。本文选用徐州市网格化监测数据、地球静止卫星Himawari-8/AHI及COMS/GOCI的表观反射率和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气象和其他辅助数据,开展了徐州地区0.005°空间分辨率网格的PM2.5浓度精细化制图研究。本文使用了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随机森林(RF)及时空加权回归(GTWR)等3种方法,并选用多种特征参数组合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分析模型精度和过拟合程度,结果表明XGBoost模型表现最好,其R2为0.90,RMSE为11.65 μg/m3。进一步将本文结果与国控站点、清华大学的TAP数据集和马里兰大学的CHAP数据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网格化站点的PM2.5制图结果能更好地反映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PM2.5浓度分布差异性,弥补因国控站点稀疏带来的缺陷,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空气质量精准管控。  相似文献   
993.
新疆阿舍勒盆地泥盆纪火成岩与构造-岩浆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舍勒泥盆纪火山盆地是阿尔泰西南缘重要的矿集区,产出我国著名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VMS)矿床——阿舍勒铜矿.其内部发育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阿舍勒盆地的构造岩浆演化和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但其形成构造背景和成岩成矿机制一直存在争论.本文报道了阿舍勒矿集区萨尔朔克铜金多金属矿区深部英云闪长岩的LA-MC-I...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观测数据质量检测在C级GPS大地控制网施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观测数据质量检测的各种不同指标参数的作用,并讨论了相互关系;利用TEQC软件对广西某地区48个测点实测数据进行了质量检测,结合软件Pinnacle基线解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95.
近15年来中国古村镇旅游商业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村镇旅游商业化成为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近15年来中国古村镇旅游商业化研究进展,按研究内容将已有研究主要归纳为古村镇旅游商业化的概念、特征、影响与评价、成因、对策和建议等几个方面,研究方法以描述性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逐渐增多。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中国古村镇旅游商业化研究趋势:完善概念等相关理论知识;扩宽研究视角;加强古村镇旅游商业化的定量测评,同时应与质性研究相结合;拓展案例地的研究范围;重视古村镇旅游商业化演化过程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996.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空间分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空间分异研究,国内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已有相关的研究。由于研究的尺度、资源类型以及研究方法和目的不同,旅游影响区域会有不同的划分类型。归纳了4类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空间分异的相关理论:旅游罩和飞地旅游、RBD理论和旅游绅士化、旅行和旅游流模式、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罩、RBD理论、旅行模式比较适合解释小尺度的空间分异,而飞地旅游、旅游绅士化和旅游流模式比较适合解释大尺度的空间分异。最后,提出在旅游的规划和管理中,必须要考虑不同区域居民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7.
耕地的弹性变形理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为背景,引入弹性力学理论,探究了耕地的系统特征及其弹性变化理论,并以中国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表明:(1)耕地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决定了其弹性特征,并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弹性变化具阶段性;(2)应用耕地弹性变形判别系数和判断规则对各省份分析后认为,浙江、福建、云南、贵州、陕西、北京、广东、广西等地维持长期耕地系统稳定性难度大,而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后备资源丰富省区则可保持较高的系统稳定性;(3)2010年、2056年为我国耕地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非稳定态变形阶段划分的时间节点。研究有助于警示我国应强化耕地资源量质保护和空间管制,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8.
在将整个经济体分为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新疆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有外商直接投资介入的贸易和非贸易两部门中,劳动报酬对两部门产业竞争力都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演进仅对贸易部门产业竞争力有显著影响。建议在新疆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劳动力工资待遇问题,而且要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并提高其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9.
阐明了产业有序转移、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了产业有序转移对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根据这个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广东产业转移经验两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了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产业有序转移是在政府有效干预下所形成的有利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一种产业转移形式。产业有序转移通过诱致或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区际产业合理分工、区际产业关联互动,以及提高区域产业发展总体效率等路径,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物质流分析指标和数据,采用脱钩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理论,分析了1990—2007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基本实现相对脱钩,但经济增长仍然依靠高物质投入和高污染排放;近年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呈现扩张性复钩现象,说明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环境压力未见下降,反而物质利用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增加;EKC分析进一步揭示,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实现绝对脱钩仍需较长时间和较多物质投入。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生产力,使EKC顶点左移的同时实现穿山式发展,是实现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绝对脱钩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