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飞地增长是指新增建设用地与原有建设用地相离的扩张方式,是快速城市化的中国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以多源地理大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在斑块尺度单元,测度中国三大城市群在1995—2015年间新增飞地斑块空间活力水平.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飞地斑块数量最多、总面积最大,而斑块空间活力最低;珠三角地区的飞地斑块数量...  相似文献   
22.
The origin of native Si-Fe alloy mineral is thought to be related with mantle and aerolite. The native Si-Fe alloy minerals from podiform chromites of the Luobusha ophiolite in the Yarlong Zangbo suture zone were examined by a new method for powder-like diffractograms of small single crystals, using an SMART APEX-CCD area-detector X-ray diffractometer. The powder diffraction pattern shows that the minerals are composed of FeSi, FeSi2, β-FeSi2 and native silicon. The association of these minerals suggests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order of the mineral may be from early to late FeSi→FeSi2→native silicon, accompanied by gradually increasing deoxidization. Translated from 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 2005, 24(5): 453–456 [译自: 岩石矿物学杂志]  相似文献   
23.
砼的裂缝对于砼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正确判定裂缝的成因是正确处理裂缝的前提。通常的砼裂缝成因判定存在着方法复杂、时间长、代价高等问题。通过对砼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的分析与研究,并从裂缝的根本特性出发,将常见的砼裂缝简化为应力裂缝和变形裂缝两类,两类裂缝具不同特性。虽然裂缝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同,但只要其本质特性相同,处理的方法是基本相同的,对于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可不必深究。因此对裂缝成因判定的主要工作就是判定裂缝属于应力裂缝还是变形裂缝,这大大地简化了对裂缝成因的判定过程,从而以各自适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4.
朱艳  颜青松  曲英杰  陈欣  邓非 《测绘学报》1957,49(11):1463-1472
在三维重建中,网格优化通常用于解决密集点云构建的三角网格含有较多噪声且缺少细节的问题。现有的变分优化方法利用完整的影像数据对初始网格进行影像一致性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影像信息的冗余以及视图的质量对网格优化的影响。对此,本文提出主视图选取与从视图选取策略,以提升网格优化的效率与质量。首先综合影像梯度幅值与轮廓检测,构建马尔科夫随机场,为每个三角面选取主视图;其次根据相应的观测条件为每个主视图选取从视图;然后计算主、从视图间归一化加权的影像一致性;最后利用梯度下降法最小化表面能量函数,实现网格优化。试验在定性和定量上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表明本文方法能恢复更多精细细节,且优化的时间更短、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5.
Developing an accurate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is always a key issue in paleoclimatic studies. Magneto- stratigraphy has been a routine tool for such purposes. However, complexities arise for inter-profile correla- tions of magnetostratigraphy due to effects of the lock-in process. One good example is the “mystery” of the mismatching of stratigraphic locations of the Matuyama/Brunhes boundary (MBB) (occurred at ~780 ka) recorded in Chinese loess and marine sedi- ments. Tauxe et al.[1] con…  相似文献   
26.
400年来北极巴罗角的温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国  张青松 《极地研究》1998,10(1):14-19
近400年湖泊岩芯温度记录揭示,巴罗地区总的变化趋势是升温,平均升温速率为每百年0.4℃,但近200年呈降温趋势。熵谱分析表明,近代巴罗地区温度波动存在33年、40年、29年周期和90年左右的世纪周期;1921~1994年巴罗气象台逐月温度资料统计分析和熵谱分析表明,现代巴罗温度变化有4个月、半年、14个月、16个月、3年、4年、7年和10年周期。  相似文献   
27.
阿拉斯加巴罗AB—67钻孔岩芯的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  张青松 《地理学报》1998,53(6):537-545
巴罗AB-67钻孔岩芯的48个样品被进行了25个项目的粒度分析和44个项目的地球化学分析。本文对这些数据进行了Q型因子分析,并得到了4个主因子。研究表明,这4个因子分别代表了沉积环境的四项指标,它们分别为沉积速率,降水,海平面和温度。从岩芯顶部5个样品与巴罗气象台观测记录研究了古温度和古降水的转换函数,从^210Pb测年和几个环境事件确定了沉积速率的转换函数。  相似文献   
28.
将因子克里格分析方法应用于海底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空间多尺度变化的研究中,分析了北部湾东北部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元素,Ni、Cu、Zn、Pb、Cr、As和Cd的空间多尺度结构特征,识别并分离了重金属元素不同尺度的空间变化,并探讨了各个尺度上重金属的物源及控制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重金属存在块金效应、变程为30km的球状结构(短变程尺度)和变程为140km的球状结构(长变程尺度)等三种尺度的空间结构,并拟合了研究区7种重金属元素的线性协同区域化模型。短变程尺度上,7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表现为"点状"或"条带状"的局部尺度的空间变化特征;长变程尺度上,7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反映出"片状"的区域尺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局部尺度上,Zn、Cr、Ni、Cu、Pb和Cd等元素主要源于海南岛、雷州半岛、广西大陆等陆地母岩物质,其空间分布特征受到了沉积物粒度的控制作用;而As主要受到海南岛、雷州半岛的人为污染成分的影响。区域尺度上,Zn、Cr、Ni和Cu主要来源于雷州半岛、海南岛的母岩物质,其次为广西大陆;As主要来源于海南岛的母岩物质,其次为雷州半岛、广西大陆。这些重金属元素在北部湾终年逆时针大环流的控制下,进行搬运、迁移并沉积在"汇聚中心",形成了研究区重金属元素区域尺度上NWW-NNW向的分布格局;而As不同于其他元素的亲陆的NNW向分布特征,主要源于其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29.
利用InSAR技术获取高寒高海拔地区高精度DEM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Sentinel-1A SLC数据为原始影像,利用InSAR技术获取新疆西天山中部高寒高海拔地区小区域DEM,将获得的DEM与常用的SRTM v4 DEM和GDEMDE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InSAR技术处理Sentlnel-1A SLC数据可以获得分辨率为15 m的高精度DEM,该DEM数据精度优于SRTM v4 DEM和GDEMDEM,能更好地描绘地表地形细节,可作为输入数据获取地面高精度形变信息,为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评价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此外,该方法对DEM数据的更新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0.
李鹏  颜青松  曲英杰  邓非 《测绘科学》2021,46(10):151-158,166
针对二次误差测度(QEM)网格简化算法难以保留局部细节特征的缺点,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纹理信息的网格简化算法.该算法通过高斯滤波和拉普拉斯运算对纹理贴图预处理来获取像素点的纹理高低值,并以此改变边折叠代价来优化简化效果,从而有效保留三维网格模型的细节特征,助于多层次细节特征等后续操作.该文依据倾斜摄影获取影像构网生成的三维网格数据为试验数据,采用该文算法进行试验,并与传统QEM算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文算法简化效率及简化精度均高于QEM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